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微融資:參與主體資質和信息鴻溝待解
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未來或有廣闊發展空間的供應鏈金融,現階段發展情況如何?在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發揮哪些作用?在日前於福州舉辦的「2019中國供應鏈高峰論壇」期間,上述議題貫穿於兩天的會議議程中。
通常來講,供應鏈金融即依託供應鏈運營開展金融業務,加速整個供應鏈的資金流動,同時通過金融業務的開展推動供應鏈更好發展。目前,銀行、新金融、類金融、自金融等多主體可從事供應鏈金融相關業務。
「我前段時間關注到交易銀行方面,供應鏈金融事業部在這些銀行現在都已經做起來了。租賃公司的保理業務,特別是反向保理。還有新金融,它們做得更活,甚至包括票據都做。」談到金融主體從事供應鏈金融業務時,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供應鏈金融委員會主任、中國銀行原副行長張燕玲提到。
市場主體的活躍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弊端和風險,首先體現為金融資質牌照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提到,參與供應鏈金融的部分主體並沒有從事金融業務的資質跟牌照,由此出現部分亂象。
其次,市場主體活躍的同時,供應鏈金融數據私有化、單邊化、封閉化的情況時有發生。董希淼舉例談到,「比如金融機構,想打造自己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或者想自己把整個供應鏈全部『吃』下來,都做好,業務都在自己這裡做。對核心企業來說,掌握了很多數據,在整個供應鏈生態裡面談判能力很強,也想把整個鏈條主要鎖定、封閉在自己這裡。」
上述問題即供應鏈金融發展中的一大痛點:數據鴻溝,信息孤島,即核心企業數據單邊化、私有化、封閉化。
有金融機構人士對此有同感。「我們希望了解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數據。但是多層次的信息穿透很難,因為特別是涉及到供應鏈的時候,很多配套的上下游企業的生產過程又非常複雜。」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談到,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較難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且獲取的成本較高,對放貸和貸後管理帶來挑戰。
王軍認為,在技術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利用技術賦能供應鏈金融。通過採取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實現高效的數據採集、挖掘、傳輸是未來的方向。
除數據鴻溝的存在,供應鏈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還有哪些困難?
與會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從業者從實務角度談到,以往由於數據和服務模式,供應鏈金融多依靠強核心企業,由此形成強核心模式的供應鏈金融,其本質其實並不是依託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而是依託核心企業的信用切割。
但他認為,強核心模式的供應鏈金融並不能最大意義上解決國內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供應鏈金融最大的優勢和突破在於關注弱核心企業模式。」上海文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鍾勝九認為。
他進一步解釋,天然的弱核心企業的模式,即企業只是依託價值鏈的存在,想辦法獲取更廣泛的價值鏈多邊數據,回歸到中小微企業自己的主體評價。
在這種場景下,作為供給方的銀行主體會發生變化,從傳統的只是對公的交易銀行,變到普惠、小微,甚至零售銀行更多參與。上述主體需要三方面數據:核心企業的數據、小微企業自身的數據、環境數據(即來自工商、行政、司法、稅務等數據)。
※三大股指早盤低迷 氫能源板塊領跌
※樂視網被暫停上市,證監會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