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命運卻大相徑庭,一人被殺一人被重用
不論哪個時代,能言善辯的毒舌人物總是備受關注,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赤壁之戰前到東吳舌戰群儒,北伐中原時在兩軍陣前罵死王朗,當然,這些故事大多流傳在民間。其實,三國歷史上有不少「毒士」,其中就有兩人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可是命運卻截然不同,一人被重用,另一人卻被殺,他們就是陳琳和孔融。
陳琳生年不可考,如何進入仕途也不可知,他登上歷史舞台時,已經是大將軍何進的主薄,這是相當重要的職位。何進痛恨宦官,卻沒有好辦法,部將袁紹建議召集四方豪傑進入洛陽,何進是個沒主見的人,覺得還不錯,便採納了袁紹的建議。陳琳聽後連忙阻攔,可是何進不聽勸,結果被宦官設計誅殺。
何進死後,洛陽城一片混亂,董卓趁機進入洛陽奪取政權,陳琳為求自保,投靠了有交情的袁紹。袁紹非常欣賞陳琳的才學,讓他負責軍中文書,也就是說,陳琳是袁紹的宣傳幹事。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在戰前動員大會上,陳琳寫了篇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罵得狗血淋頭,這便是歷史閃著名的《為袁紹檄豫州文》。
數千年的歷史中,《為袁紹檄豫州文》是少有的檄文名作,歷來被文人稱讚,這裡摘抄一二: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丑,本無懿德,僄狡鋒協,好亂樂禍。
這篇檄文罵盡了曹家三代,那些曹家見不得光的醜事經過陳琳的藝術加工後,成為民間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當時曹操正患頭風,卧床不起,聽聞陳琳的檄文後,驚出了一身冷汗,從床上一躍而起,頭風居然好了。比較戲劇的是,官渡之戰袁紹失敗後,陳琳被曹操俘獲,可是曹操不計前嫌,還任命他為主簿、司空軍謀祭。
陳琳為了活命,兩易其主,相比而言,孔融不僅骨頭硬得多,而且背景更大。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當時儒學領袖,建安七子中的老大,陳琳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讓梨的故事被編入《三字經》,使其美名流傳數千年。可是長大後的孔融並不像小時候那樣謙虛,《後漢書》有記載,「時,年飢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
說的是某年鬧了饑荒,曹操下令禁酒,讓軍隊有更多的糧食,因此頒布了《禁酒令》。可是孔融是位「酒君子」,禁酒不等於要他的老命,於是寫了《難曹公表制禁酒書》。曹操禁酒的理由是「飲酒會亡國」,孔融說,施行仁義也會亡國,為什麼不斷絕仁義?提倡儒學也會亡國,為什麼不回絕文學?迷戀女人也會亡國?為什麼不禁女人。
這種頂風作案的行為,讓曹操異常憤怒,但是因為忌憚孔融的地位,此事不了了之。然而,孔融還是為他沒心沒肺的「毒舌」付出了代價,他在公開場合大談「父母無恩論」。這種離經叛道的言論,就算放在現在也不被理解,何況是以「孝」治天下的漢朝。於是,曹操抓住機會,以欲圖不軌、不遵超儀等罪名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
參考文獻:《後漢書》
※歷史上張姓沒有出過皇帝,人口為什麼還是那麼多?
※此人是漢初異姓王,與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晚年被迫投降匈奴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