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做人要懂得:這兩個字是一個家庭興盛的基礎,做到了,福氣自來

做人要懂得:這兩個字是一個家庭興盛的基礎,做到了,福氣自來

做人要懂得:這兩個字是一個家庭興盛的基礎,做到了,福氣自來!

「和睦」

我們要讓兄弟姐妹之間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關愛,要怎麼做呢?首先要有禮貌,越親近的人越要有禮貌,不能親密了反而失禮,這樣就不對了。

有個小朋友,他的小學老師到他們家訪問,他的爸爸媽媽就接待老師,剛好端出來一盤葡萄。 這個小朋友有個弟弟那時候只有兩歲,兩歲的孩子走路還有點兒晃。可是他這個弟弟很懂事,他小手先摘顆拿給老師,接著又拿給他的父母,再來拿給他哥哥。結果那個兩歲的小朋友,口水都在嘴巴里晃啊晃,終於在拿給他哥的時候,口水太多,滴到自己的手上了。他都沒有自己吃,他還是先給老師,給父母,給哥哥吃,最後他才自己吃。這就是「長者先,幼者後」,兩歲的孩子都做得到。

有一個讀書人叫陶季直,他爺爺有天拿了四包銀子放在桌上,然後就對他們幾個兄弟講:「來, 你們一個人分一包。」結果季直就不去拿,他爺爺就很好奇,「你怎麼不拿?」他說,伯父還沒有拿,爸爸還沒有拿,叔叔還沒有拿,還有我的哥哥還沒有拿,所以我不能拿。

我們小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們從冰箱裡面拿出東西來,第一個先給爺爺奶奶。我很幸運跟爺爺奶奶-起住,從小就懂得不要自私自利,什麼都要先想到老人。我去念大學,可能都要每隔兩個月才回來次。回來把行李一放下,一定是先去陪老人聊大,因為爺爺奶奶這麼久沒有看到我了,心裡會想念。我從小也是爺爺奶奶照顧長大的,有時候媽媽不在家,都是奶奶煮飯給我們吃;有時候我跌倒了,我爺爺用一些良方幫我塗傷口,爺爺奶奶是很照顧我的。所以都會先想到長輩,「長者先, 幼者後」。

禮讓就是不要去爭,「財物輕, 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不要爭錢財,言語也不要佔人家的上風。

在隋朝,有三個兄弟叫田真、田廣、田慶。這三個兄弟剛好商量要分財產,他們家門前有-棵很大的紫荊樹,三個兄弟說,那把它砍成三份吧。講完沒多久,那棵紫荊樹就枯死了。田真說,你看草木都有情,我們兄弟要分財產,要爭財產,連這個樹都枯死了,我們怎能不如樹木呢?所以這麼講了之後,他們兄弟都非常慚愧,說我們不要分了,我們還是住在一起吧。過沒多久,那棵紫荊樹又長得很好了。

所以,樹也是有感情的,你用愛心照顧它,它長得很好,你如果不關心它,它會長得很不好。萬物其實都是有感覺的。

兄弟之間難免有一些摩擦,要懂得忍下來,不要動不動就大發牌氣,傷了親情。

接下來要謙讓,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謙虛,不要傲慢。不要你的成績比其他的兄弟姐妹高了,就常常炫耀瞧不起人,那樣就傷了兄弟之間的親情了,要謙虛甚至要幫助他。除了兄弟姐妹之間,對長輩也要謙虛,「對尊長, 勿見能」,不可以去炫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愛久彌新,且行且珍惜!
做人要懂得:當你能做到這四個字的時候,煩惱會離你越來越遠!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