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代女子新婚之夜,沒有「落紅」的話,會有什麼下場?

古代女子新婚之夜,沒有「落紅」的話,會有什麼下場?

先秦時代,社會對女子的貞節並沒有多少限制,雖然那時候儒家已經提出了「三從四德」的思想,但在那個百家爭鳴的大爭之世,儒家思想並不是主流思想,其影響有限,所以當時的人們對於女子的貞操,寡婦改嫁等等是沒有要求或者是非議的。

但是到了漢朝,隨著儒家思想統治地位的形成,「三從四德」的觀念開始成為主流觀念,人們開始注重女子的貞操,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整個社會的風氣依舊是比較開放的,人們不會刻意要求女子就一定要被所謂的貞節束縛住,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女子成為寡婦或者與原配離婚後可以隨意改嫁或再嫁,比如漢武帝的媽王太后就是改嫁,姐姐平陽公主就是原配死了之後再嫁衛青,再比如東漢著名女文學家蔡文姬,一生嫁了三次。

由此可見兩漢時期,雖然社會上的貞操觀念已經形成,但人們的這種思想意識依舊很淡薄,兩漢如此,魏晉南北朝更甚,受胡人文化的影響,那時候人們的貞操觀念更無從談起了,不能說那時候的女性已經完全放飛自我,但貞潔這一枷鎖實在不能禁錮女性的思想或者行為。

而隋唐時期則是一個承前啟後的特殊時期,這時候傳統的儒家思想和胡風相互碰撞,唐朝中前期非常開放,但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自中期以後,社會思想開始趨於保守,即便是皇帝也開始提倡女子守節,女子改嫁或再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唐朝之後的宋朝則是一個分水嶺,隨著理學的興起和發展,理學家們將儒家的貞節觀念發展到了極致,也將對女子的束縛發展到了極致,受理學家們思想的影響,社會對女子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什麼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統統背負在女子身上,著名理學家程頤更是說出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等影響千年的話!女子即便餓死也不能再嫁,這就是自唐宋之後整個社會對女子最大最殘忍的束縛!

所以自唐宋之後,女子出嫁之前守住貞操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新郎及其家人乃至娘家人還有整個社會對新婚妻子是否是「完人」都非常的看重,因此古代新婚之夜,婆家人會在新房的床上或炕上放一塊白娟,以便次日檢查,如果落紅,證明新娘是個「完人」,日後自當將她當作自己人看待,如果不見紅,那新娘的下場就會很慘。

也許會以浸豬籠等方式將其處死,也許會被丈夫和婆家人日日羞辱,虐待,最終不堪壓力而瘋掉或者自殺,當然了,如果遇上比較通情理的人家,那就會一紙休書將其休掉。但不管如何處理,沒有落紅的女子註定會被貼上「淫亂」的標籤,這一輩子都抬不起頭,如過街老鼠般,受到別人的唾罵和摒棄,甚至她的娘家人也會因此而與她劃清界限,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白鹿原》里冷先生的女兒鹿冷氏。

鹿冷氏就是一個被封建禮教毒害的典型人物,雖然她結婚前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但她自結婚起就守活寡,本來婚姻的不幸並不是她的錯,那種情況下,如果冷先生真的心疼自己的女兒完全可以要求鹿家休了她,然後再為自己的女兒另尋一戶好人家,但冷先生沒有這麼做,鹿冷氏更不敢這麼想,於是悲劇開始一點一點上演,之後她在鹿家與鹿子霖有了不清不楚的關係,最終得了失心瘋,而自己的親爹冷先生行醫治病這麼多年竟然也不願認這個女兒,還親手毒死了她。

鹿冷氏的悲劇是時代造成的,而這種女性的悲劇在以前又何止千千萬萬?在我看來,女子婚前失節不能完全歸罪於女子本人,那些奪走她們貞操的男人更是難辭其咎,但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大家都在向「金錢與權力」看齊,貞操觀念或許根本不重要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奶奶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英拉流亡海外後,泰國為什麼還要沒收她的資產?
蜂鳥手槍拍賣到4萬美元,威力究竟如何?

TAG:老奶奶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