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白手起家成為商業巨子,這個華人在巴西創造傳奇

白手起家成為商業巨子,這個華人在巴西創造傳奇

" 做生意是為了賺錢,但賺錢不但要替自己著想,也要替別人著想,只顧自己賺錢的人是生意場上的孤家寡人。"

近些年,中國一直是全球大豆市場的最大買家,購買了市場上超過 60% 的大豆。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 年以來中國進口最多的是巴西大豆,佔比已升至 57%。來自中國的需求使得巴西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最近幾個世紀的巴西,幾乎在每一個世紀都出現了一個鼎盛的產業:17 世紀的蔗糖業、18 世紀的棉花生產、19 世紀的咖啡出口、20 世紀中期後的大豆種植。而巴西大豆種植的鼎盛,與華人企業家林訓明有緊密聯繫。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林訓明隻身飄泊巴西謀生,憑藉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成為巴西的 " 黃豆大王 " 和 " 石化巨子 "。聲望頗高的他曾獲巴西總統頒發的獎狀,《時代》等媒體更是稱他為 " 南美華人的驕子 "。

林訓明祖籍溫州,1921 年生於北京,他的父親林立夫時任民國國會議員。1924 年 " 北京政變 " 後,國會解散,林立夫便帶家人從北京返回溫州。在家鄉,林立夫創辦私塾學館,聘請當地名師,講授儒家經典,林訓明的童年就是在父親的私塾里度過的。林訓明 14 歲那年,林立夫意外去世。此後,林家家道中落,被迫輟學的林訓明被母親送到江蘇省農業銀行鎮江分行做練習生。

四年後,林母突然離開人世。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林訓明決定回到故鄉,在中國植物油公司溫州分公司任職。十年間,林訓明憑藉勤奮刻苦和誠懇待人,從一名小職員成長為精明強幹的主任。

1948 年,林訓明受公司派遣到香港工作,在那兒他遇見了自己未來的妻子王麗君。在她的鼓勵下, 1950 年林訓明決意到海外開闢新天地。辭職後的他先到義大利、梵蒂岡遊覽一番,接著準備去美國。但因朝鮮戰爭爆發,他無法拿到簽證,於是林訓明轉赴巴西。

1951 年,舉目無親,兩手空空的林訓明踏上巴西的土地,在南大河州首府愉港市的一家華人公司找到一份助理工作。兩年後,該公司與巴西人合辦的油廠順利投產,由於原料不足,經營不景氣,於是老闆把林訓明派去幫忙。同年,林訓明把妻子也接到了巴西。

油廠在聖羅莎,那是巴西西南部的一個小城鎮,同時也是巴西唯一的黃豆產區。林訓明夫婦住在一個小木屋裡,不懂當地語言,飲食也不習慣。在村裡,居民十分混雜,有 30 多個不同的族裔,他們都勤奮地從事農畜業生產,卻不種蔬菜。為了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於是林訓明和妻子只好自己動手種菜、做豆腐。

在解決生活困難的同時,林訓明一邊在工作上發揮才幹。憑藉之前多年的油廠工作經驗,他很快便與當地豆農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完成了老闆布置的採購任務。

1955 年,一個小插曲改變了林訓明的命運。當時聖羅莎鄉下有家叫 " 高喬 " 的小植物油廠,老闆是德國人,準備去里約熱內盧另謀出路。林訓明和朋友合作買下了這家油廠。

那時候,整個廠子只有 7 個工人和 4 台榨油機。然而就是這麼不起眼的小企業,為林訓明奠定了後來成為 " 黃豆大王 " 的基石。

接管油廠後,林訓明首先邀請了先前在中國工作時的上司朱孔惠加入團隊,並讓對方擔任總經理。而自己則擔任副總,主持油廠日常運作。

制油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改善豆農種植黃豆的經濟效益。經過周密的調查後,林訓明開始了改造巴西大豆種植結構的奮鬥。

當時,巴西沒有農貸制度,農民也害怕到銀行借錢。於是林訓明與巴西銀行建立一種信貸制度,鼓勵豆農貸款擴大種植業。為此,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常常跋山涉水一家一戶地做工作,宣傳信貸好處,簽訂購銷合同。這在巴西歷史上是個破天荒的創舉,不僅使得黃豆生產得到發展,銀行業務也大增。

與此同時,為了給農民帶來更大的收益,林訓明還引進了美國優良的黃豆豆種,並親自組織有關專家指導豆農根據巴西的土質氣候特點,培育良種。巴西原本一年只種一季大豆,隨著新品種的引進,大豆生產周期縮短了幾個月,農民在該地還可以種上一季小麥,並且新豆種的產量和含油量比本地品種高很多,蟲害發生的機會又大大減少。這一重大改革舉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譽為巴西 " 農業的革命性事件 "。

獲得了豆農的友情和信任後,林訓明的廠子也在不斷壯大,但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又讓廠子難以完全消化,林訓明為此十分苦惱。" 不收吧,對不起農民兄弟;收吧,不要說工廠用不了,連堆的地方都沒有。" 經過再三思考後,林訓明決定出口。

說時容易做時難,當時巴西有四大黃豆出口商,長期處於壟斷地位,要出口就要和他們競爭。於是,林訓明採取 " 聯合 " 策略,團結了多家小油廠,同四大公司較量了多次,終於爭到了出口權。此後,林訓明大力提倡自由買賣,打破奸商壟斷的收購價格,為保護豆農的切身利益做出重大貢獻。

1960 年,林訓明收購了巴西另外兩家油廠,正式成立 " 巴西植物油公司 "。這時候,他又大力推動當地的養豬業,創辦了培育種豬的農場,同時聘請專家幫助當地農民養豬。

林訓明從改良豬種入手,把飼養 " 肥肉型 " 豬改善為 " 瘦肉型 " 豬。並推廣用豆餅做飼料,取代黃豆,降低了養豬成本,縮短了出欄時間,使得豬農利潤倍增。他所採用的多種方法,不但提高了豬農養殖銷售積極性,而且改變了當地的飲食習慣,許多居民都用大豆油來替代以往的豬油炒菜。

在林訓明的推動下,大豆種植很快便覆蓋到整個巴西,20 世紀中後期,巴西大豆開始走向繁榮,成為世界第二大豆生產國,僅次於美國,而其大豆及產品出口曾一度躍居世界第一。

合作夥伴朱孔惠去世後,林訓明接任 CEO。緊接著,他大膽更新設備,進一步擴大生產,並將公司推動上市。1975 年,林訓明的公司成為巴西出口額最大的民營企業,榮獲巴西總統頒發的獎狀,他本人也因此贏得了 " 黃豆大王 " 的美稱。

然而,林訓明並沒就此打住,他開始大踏步拓展新領域,將企業發展成涉及農林、旅遊、運輸、保險和證券經紀等行業的多元化集團。

1988 年底,林訓明與合作夥伴的子女友好協商平分集團產業。此後,他毅然轉向到新興而陌生的石化領域。年近七十的他以不減當年的銳氣,把旗下的農牧業公司紛紛出售,設立世界最大的聚丙烯科技研究中心。這一調整,也顯示了林訓明獨特的商業智慧,他的石化事業很快便在南美處於領先地位,無紡布的產量位居巴西第一位,林訓明也因此獲得了巴西 " 石化巨子 " 的稱號。

由於林訓明對巴西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巴西政府和人民給予他非常高的榮譽。當然,林訓明也沒有忘記造福巴西人民。他在巴西多次慷慨解囊,並首創了豆奶粉廠,為窮人、學生和孩子提供了營養豐富的便宜方便食品。

雖然身在海外,但林訓明也一直心繫祖國,他說:我雖然不幸過早失去了父親,但幼年時他所教導我的中國傳統的儒家處世為人之道卻深記在心,使我一生有所遵循。

改革開放後,林訓明多次回國考察訪問,並大力支持中國教育事業。他還組織巴西僑界、商界發展對華貿易。每次中國代表團赴巴西考察,林訓明都積极參与,真誠相助。

從漂泊無助的小伙到備受尊敬的企業家,從 " 黃豆大王 " 到 " 石化巨子 ",林訓明用勤勞、智慧和愛心贏得了成功。

來源:虎嗅網 馮侖風馬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IDC最新報告 華為雲Stack雲管理平台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
新潮傳媒牽手愛奇藝,推動廣告業變革與新技術營銷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