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優秀的父母,都懂得這樣獎勵孩子

優秀的父母,都懂得這樣獎勵孩子

作者:彩紅(爸媽精讀主筆)

獎勵,是孩子必須面對的課題

在電影《小紅花》中,由於父母很忙,男孩方槍槍被送到了寄宿制幼兒園。

老師根據小朋友的表現,決定是否獎勵或扣除小紅花。

方槍槍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得到了小紅花,只有自己沒有,很失落。當老師告訴他怎樣做可以得到小紅花時,他充滿了期待。

方槍槍努力自己穿衣、按時排便,但因沒洗手被扣除了小紅花,這讓他很氣餒。

後來方槍槍徹底放棄了小紅花,成為淘氣搗亂的孩子。為了懲罰方槍槍,老師不許任何人和他玩。

重獲自由後,方槍槍不想繼續這樣的生活,便逃了出去。諷刺的是,剛好有婚娶的一隊人經過,男子的胸前都掛著一個大紅花。

方槍槍以為逃離幼兒園就能逃脫了小紅花,卻不想小紅花會出現在人生的各個階段。

小紅花只是看上去很美,它能帶給人面子和榮耀,卻不一定能帶來幸福和快樂。

兒童教育學者李躍兒說:

小紅花本身沒有意義,我們卻拿這種東西引起孩子的競爭,將孩子的興趣轉移到這種沒有用的東西上。他們長大以後會為了分數和考試學習,不能很好地享受學習的過程。人不能從做事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生命質量就會降低,也很難將事情做好。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積分、成績、獎金等外在形式的獎勵都是小紅花。

獎勵,雖然可以帶給孩子被賞識、被肯定的感覺,促使孩子改善行為,但是不當的獎勵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問題。

不當的獎勵會傷害孩子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福特通過大量的研究指出:從短期來看,獎勵能夠使孩子產生高度的積極性。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手段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

1、不當的獎勵是一種變相的懲罰

得到獎勵時,孩子固然覺得可喜,而得不到獎勵時,必然伴隨著失落。

后羿是夏朝時的弓箭手,跪射騎射樣樣精通,從未失過手,享有「神箭手」的美譽。

夏王非常欣賞后羿,安排他到一開闊地帶進行射擊。夏王說:「如果你射中了,我賜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就削減你一萬戶的封地。」

后羿聽了很緊張。準備射擊時,一向鎮定自若的他,呼吸急促,拉弓的手也顫抖起來。箭射出去,距靶心有幾分遠。

夏王很失望,想不通百發百中的后羿竟然會失手。

當獎罰能夠引起一個人強烈反應時,他會過於關注獎罰而忽視事情本身,結果往往差強人意。心理學上把這種為了達到一個目的患得患失的心態,叫作瓦倫達效應。

成人面對獎罰尚且沒有定力,何況是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孩子。

不當的獎勵是一種變相的懲罰,會讓孩子失去平常心。

2、不當的獎勵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葉子學習很刻苦,每當考好成績,爸媽都會帶她吃大餐、買漂亮衣服。為了得到獎勵,葉子總會在爸媽面前表現出很刻苦的樣子。

葉子考上大學後,發現爸媽的獎勵不再具有吸引力,考試也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指標。她感到迷茫和疲憊,索性玩遊戲、談戀愛、到處嗨。

心理學家李雪說:「外驅力,也能驅動一個人,但它帶來的感覺是較勁、痛苦和內耗。靠外驅力支撐的人,能量難以持久,早晚會遭遇反噬。」

葉子想獲得爸媽的獎勵和肯定,不斷和自己較勁,最終陷入全面崩潰中,荒廢光陰。

其實,孩子本身喜歡學習,也有上進心,父母過度表揚孩子學習、打擊孩子娛樂的獎懲行為,卻破壞了孩子的內驅力。父母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在校的獎勵,孩子自然學會平和面對獎勵。

一個人成為自律的人,歸根到底要靠內驅力,把獎懲施加在孩子學習上,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3、不當的獎勵會促使孩子成為討好者

有獎勵必然附帶條件,當父母向孩子傳達出「你達到我的期待,我才會愛你」時,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很容易變成討好者。

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爸爸偏愛妹妹,從來都注意不到松子。一次,爸爸帶松子去玩。松子見爸爸沒有笑,就學著小丑做出滑稽的樣子,父親終於笑了。松子如獲至寶,在爸爸愁眉不展時,就做小丑扮相逗爸爸開心。

後來,得不到父愛的松子,去其他男人那裡尋找愛,但討好型人格的她註定了在愛情中一敗塗地。

討好者,活得很懂事,也很憋屈,而他們討好的首要對象往往是父母。

在心理學上,一個人和父母的關係會成為他和其他關係的基礎。討好父母的人,往往會討好他在意的任何人。

千萬不要讓你的愛成為孩子的獎勵。

獎勵面前,需要家長把關

獎勵有利有弊,家長該如何把握好度?又如何幫助孩子面對獎勵呢?

1、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給獎勵

萱萱很喜歡繪畫,每完成一部作品,媽媽就獎勵她一個積分,達到十個積分可以買一款玩具,達到二十個積分去遊樂場。

但讓媽媽感到困惑的是,孩子越來越不喜歡繪畫了。

實驗證明,當一個人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獎勵,結果,反而減少了這項活動對他的內在吸引力。這就是德西效應。

如果孩子喜歡讀書、也很認真學習,不用獎勵。對於孩子來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2、孩子不感興趣的東西,適當獎勵並及時撤消

豆豆不喜歡刷牙,媽媽說刷牙可以給他買汽車模型,豆豆很高興地刷了牙。

不久,媽媽發起了愁,因為豆豆總喜歡和她談刷牙的條件。

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做家務、洗澡,家長可以適當獎勵。

孩子對於物質需求並不敏感,他們更關注的是家長的認可度,精神獎勵更重要。如果一味給孩子物質獎勵,反倒會刺激孩子對物質的畸形需求,讓孩子變得討價還價,慾壑難填。

精神獎勵可以是擁抱、微笑、豎起大拇指、口頭鼓勵等。

比如孩子讀書半小時,擁抱一下孩子,誇獎他好棒;孩子做家務,放上孩子喜歡的音樂,表揚他真能幹;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養成好習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對某一行為的連續的獎勵,會使行為者形成對獎勵的依賴。

在孩子養成好習慣時,及時取消獎勵,畢竟,獎勵的目的是不獎勵。

3、給孩子足夠的愛與自由

濤濤即使考試不理想,回到家也樂意和爸媽分享考試的情況。爸媽從不批評他,而是啟發他怎樣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在愛中長大的濤濤一直很自信,也比同齡孩子相對獨立。

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孩子將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做真實的自己。他們輕易不會因外在的獎勵改變初衷,更不會因外在事物患得患失。

在自由中長大的孩子,有足夠的選擇權和試錯機會,他們會發現自己的興趣,變得專註和自律。

《愛與自由》中有這樣一段話:「兒童必須生活自立而獲得身體上的獨立;必須通過自由的選擇而獲得意志上的獨立;必須通過不受干擾的工作而獲得思想上的獨立。」

孩子獲得足夠的愛與自由,便能逐漸成為一個獨立自覺的人,以平常心面對包括獎勵在內的任何事物。

屬於自己的獎勵,積極去爭取;對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沒有獎勵也沒有關係。

作者簡介:彩紅,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主創,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兒童心理學愛好者,擅長寫溫暖、有力量、治癒系的文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餘生,請珍惜那個願意陪你一起傻笑到老的人
田亮兒子寫詩「損」老爸:幸福的孩子,少不了爸爸的用心陪伴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