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慾與生理健康關係非常大
七情六慾與生理健康關係非常大
本文摘錄自 《原本大學微言》
我們現在不妨略知皮毛地說一點養生學的理論。如說,憤怒傷肝,恐懼傷腎,好樂傷心,憂患傷肺。換言之,容易發怒或脾氣不好的人,便是肝氣不平和的現象。容易害怕,俗話所說膽小怕事的人,便是腎氣(與腦有關)不平和。嗜好過分,特別如飲食、男女方面過分,可使心臟有問題。多愁善感,或遇家庭問題,其他等等事故,心多憂患,便由肺氣不平和開始,影響內臟健康。總之,七情六慾與生理健康關係非常大,錯綜複雜,一言難盡。中國古代醫學所講的「五勞七傷」,便是這些原因。但是知道了也不必怕,只要明白了「誠意」、「正心」,明白了「心能轉物」、「心能轉身」,一切可以從「唯心」的力量自能轉變。當然,這就是「大學之道」大人之學的學問所在了。
通常每一個人,由面目的表情、態度、動作和言語表達等綜合起來,才構成為一個人的行為。所有這些行為,是由整個人體的「身」在運作。但在每一個人的行為動作中,都是充分含有「喜、怒、哀、樂」「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的成分。無論是嬰兒、老人,或是聾盲喑啞殘障的人,都是一樣,並不因為肢體的缺陷就缺少七情六慾的成分。因此,平常要了解一個人,認識一個人,觀察一個人,都是看到這個人就知道了他是愛笑的人,或是容易發脾氣的人,或是非常保守內向的人,或是很有浪漫氣息的人,或是很狂妄傲慢的人等類型。其實,所謂這個人,是人們習慣性「邏輯」上的普遍「通稱」。嚴格地說,這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人,是從他有每一個單獨不同的「身體」所表達出來的不同形相。人們因為使用名詞成為慣性,便就統統叫他是每一個「人」的不同,不叫他是每一個「身」的不同。
我們明白了這個「邏輯」道理,再來看《大學》,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就用很嚴謹的界別,述說有關喜、怒、哀、樂等情緒的重點,是屬於「身」的一邊,尤其容易見之於形態表達的作用上。要想修整改正這些生來的習性,所謂從事「修身」之學,便要從「心」的方面入手。
但現在問題來了,「心」是什麼?「心」在哪裡?怎樣才是「心在」?怎樣才是「正心」?這裡可有一連串的問題,留待後面再說。誠如曾子所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事實。譬如那些古代言情小說所寫的,「茶里飯里都是他」,一看就知道她心裡在想念著一個人,對茶飯無心欣賞,並不是說茶里飯里有個心。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在極度忿怒、極度恐怖、極度愛好、極度憂患的時候,也是「茶里飯里都是他」,也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因此,在曾子之後的孟子也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是說每個人平常都生活在散亂或昏迷的現狀中,此心猶如雞飛狗跳,並不安靜在本位上,所以只要能收得放肆在外的狂「心」,歸到本位,就是真正學問修養的道理了。
曾子與子思都是傳承夫子道統心法的弟子,也可以說是孔門儒家之學的繼承者。《大學》與《中庸》,都是專為弘揚孔子「祖述堯舜」的傳心法要,當然就形成另一種嚴謹肅穆的風範。後世的人讀了都非常敬仰,但實在也有「敬而遠之」的味道。因為這些精義稍加深入,就像宗教家的戒律,使人有可望不可及的遲疑卻步之感。其實,心性之學,確是中國周秦以前文化的精髓。在那個時期,世界上除了希臘文化中的哲學部分略有近似以外,只有印度文化中的佛學,才是對心性之學有它專門獨到的長處。不過在曾子、子思的時代,佛學並沒有傳入中國,所以不可以同日而語。但在春秋的初期,中國文化學術儒、道、墨等分家的學說還未萌芽,就有早於孔子而生的管仲,對於心性之學已有湛深的造詣,只是後世的人們把他忘掉,歸到「政治家」里去了。因此,他在政治領導的方向上,能夠為中國的歷史政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永為後代的典範,並非是偶然的事。
※南懷瑾老師:這篇文章把科學、人生、政治一切的道理全部發揮了!
※養生文化:胃不好,少吃「三果」,多飲「三茶」,做好三件事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