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帶狀皰疹中西醫療法,你一定用得上!

帶狀皰疹中西醫療法,你一定用得上!

帶狀皰疹,中醫方面又把它叫做「腰纏火丹」,俗稱「蛇床瘡」,好發於春秋季節,現在正值高發期。從西醫角度來說,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經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病毒顆粒傳播主要以空氣飛沫為媒介,經呼吸道粘膜進入體內。

碰到這樣的患者,可確診為帶狀皰疹!

1

臨床表現

春秋多發,常出現在年齡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

前驅癥狀包括:輕度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痛覺,也可無前驅癥狀即發疹。

好發部位主要為:三叉、頸、肋間、腰骶部神經分布區。

2

皮損表現

患處先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丘疹,成簇分布而不融合,繼而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

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區域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病程在2~4周,併發症有高熱、肺炎、腦炎、腦栓塞等。

西醫治療方法

處置原則是保持病變皮膚乾燥、減少不良刺激、藥膏治療。

用藥推薦

1. 抗病毒藥:無環鳥苷、阿昔洛韋、泛昔洛韋、萬乃洛韋等。

2. 神經營養葯:Vit B1、Vit B12

3. 鎮痛葯:去痛片、顱痛定、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西樂葆等。

4. 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甲強龍、地塞米松等。

5. 免疫調節劑:干擾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種球蛋白、白介素-2等。

中醫治療方法

該病多因情志內傷、肝鬱化火,以致肝膽火盛;或因飲食失調損傷脾胃,或憂思傷脾,導致脾失健運、濕濁內停、郁久化熱,以致濕熱內蘊;兼外受毒邪,則濕熱火毒熏蒸皮膚而發疹。

辨證主要辨肝膽火盛和濕盛,臨床以肝膽火盛型多見。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後,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屬氣滯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屬氣血虛者,應注意辨別。

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行氣止痛為宜,結合外治。初期以清熱利濕為主,後期以活血通絡止痛為主。其中體虛者,以扶正祛邪與通絡止痛並用。

1

分型及用藥

肝經鬱熱型

主症:皮損鮮紅,灼熱刺痛;皰壁緊張,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大便乾燥或小便黃,舌質紅,舌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數。

治法:清瀉肝火,解毒止痛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加紫草10g,板藍根15g,延胡索10g。

龍膽瀉肝湯:龍膽草6g,梔子9g,黃芩9g,柴胡6g,生地黃9g,澤瀉12g,當歸3g,車前子9g,木通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劑。

脾虛濕蘊型

主症:皮損色淡,疼痛不顯,皰壁鬆弛,口不渴,食少腹脹,大便時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膩,脈沉緩或滑。

治法:健脾利濕,解毒止痛

代表方:除濕胃苓湯加減

除濕胃苓湯:蒼朮15g,厚朴9g,陳皮9g,豬苓9g,澤瀉15g,赤茯苓9g,白朮9g,滑石15g,防風9g,山梔子9g,木通10g,肉桂5g,甘草5g,燈心2g。水煎液,每日一劑。

氣滯血瘀型

主症:皮疹減輕或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續數月或更長時間,舌暗,苔白,脈弦細。

治法:理氣活血,通絡止痛

代表方:桃紅四物湯加制香附10g,延胡索19g,莪術10g,珍珠母20g,生牡蠣20g,磁石20g等。

桃紅四物湯:熟地黃15g,當歸12g,芍藥10g,川芎8g,桃仁6g,紅花4g。水煎服,每日一劑。

2

針灸

穴位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支溝、陽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可選曲池、合谷、外關;腰以下病灶可選三陰交、太沖、血海。

位置

阿是穴位置:皮損周圍(約離皰疹0.5-1寸處)

夾脊穴位置:取與皮損相應之夾脊穴。

治法

一般僅需取主穴,療效不明顯酌情加1~2個配穴。

阿是穴針法:以1.5-2寸毫針,呈25度角朝皰疹方向斜刺,按皮損範圍在周圍進4-8針,略加捻轉提插,有輕度得氣感即可。

相應夾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針感循神經分布線路傳導。

其他穴位均施提插捻轉瀉法,留針20-30分鐘,5-10分鐘運針1次,每日1-2次。

3

拔罐法

取穴

阿是穴

治法

一般囑患者卧位,充分暴露病灶區,將罐依次拔在皰疹密集簇擁之處。罐具大小依部位而定,必須拔緊。罐數按照病灶範圍決定,以排滿為度,留罐約15分鐘。

拔罐後有破潰者,外塗龍膽紫藥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黴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計療程,直至痊癒。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保健 的精彩文章:

「偽儀式感」,榨乾了多少年輕人?

TAG:生活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