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辭「鐵飯碗」育蟹,在稻田裡養蝦,在森林裡養魚……他賦予農業更多「綠色想像力」

辭「鐵飯碗」育蟹,在稻田裡養蝦,在森林裡養魚……他賦予農業更多「綠色想像力」

沈竑這個人,有點「閑不住」。

25歲碩士畢業後,他捧上了國家海洋局的「鐵飯碗」,卻在33歲時放棄了這一切,「另起爐灶」跑到崇明去養蟹。

40歲時他突發奇想準備在稻田裡養小龍蝦,為此專門在崇明豎新鎮成立了一家生態農業公司,如今「稻蝦鱉」共生的產業鏈已成熟,產品叫好又叫座。

53歲時他發現林地里的溝渠可以用來養魚,就在百餘畝林地里開始嘗試,如今成群的魚在林間小溪里暢遊,養出來的魚健康又美味。

今年55歲的沈竑已是上海春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上海灘涂生物資源開發研究所所長,可談及生態農業的發展,他依然「腦洞大開」,依然充滿「綠色想像力」。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農業」和「穩定」天然相關,可沈竑為啥一直在「折騰」?「我是搞技術出身,從事農業也要和一般農民有差異,必須要多動腦子,這也是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的發展趨勢。農業是有潛力、有吸引力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市民吃到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沈竑(左一)接待參觀者

不要「鐵飯碗」,跑到崇明去養蟹

沈竑是浙江湖州人,大學學的是水產養殖,1989年在當時的上海水產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工作,30歲出頭就晉陞為高級工程師。

這樣的職業生涯起點,可謂順風順水,不過「閑不住」的沈竑並不滿足於現狀。「我想從事水產養殖與科研,正好當時工作中常坐著漁船到崇明、長興、橫沙三島做生物資源調查,發現蟹苗難以繁殖、全靠捕撈,價格昂貴,就想挑戰下自己。」

1997年,沈竑辭去了國家海洋局的工作,跑到崇明島,受聘於上海瀛生實業有限公司,研究河蟹繁殖。「當時很多人把『進城』當畢生追求,主動跑到農村去養蟹,確實需要一定勇氣。不過如果有機會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這樣選擇:從事自己想做的事,才能獲得內心的滿足。」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蟹並沒有那麼好養。沈竑先後在崇明團結沙等養殖基地工作,當時的生活條件非常差:基地里沒有自來水、沒有有線電視、沒有空調和浴室,晚上的娛樂活動就是守著一個圖像模糊的電視機;三伏天關著房門太熱,一開門就有無數蚊子來「打招呼」;寒冬臘月里,北風鑽進門縫,凍得人直哆嗦。

在這樣的環境里,沈竑堅持研究,最終繁殖出了崇明首例人工河蟹苗。「在顯微鏡下看到河蟹胚胎出現心跳時,那種快樂無以言表,最終河蟹胚胎順利發育成熟、破膜而出。那次成功,堅定了我紮根崇明從事生態農業的決心。」

沈竑在田間勞作

怎麼讓水稻更綠色生態?他在稻田裡養小龍蝦

2004年,沈竑又有了新想法:民以食為天,他想嘗試下種水稻。能否和自己的老本行——水產養殖結合起來?這一琢磨,「稻蝦共生」的種養模式就有了雛形。

「種水稻,我是『半路出家』,拼產量肯定拼不過有經驗的老農。但我是做技術出身,所以就想嘗試技術創新。」沈竑告訴記者,在稻田裡養水產的做法早已有之,「稻魚共生」在浙江等地有悠久的歷史,並形成了穩定的消費市場。養魚能減少水稻病害,因為魚的活動增加了水體流動、疏鬆了土壤,為水稻提供了更優良的生長環境。而且,魚是一種很好的「監測器」,如果魚的生長出現異常,就說明田裡的水有問題,可及時採取措施。

經過研究後沈竑發現,魚苗對於稻田裡農藥的敏感性,不如蝦苗和蟹苗。「既然要選『監測器』,就要選對環境最敏感的。蟹的敏感性不如蝦:蟹苗一般是繁育後投放到水稻田中,已有一定的抵抗力,相當於在水稻田裡『上幼兒園』;而蝦苗不是,蝦苗可以在最初的繁育階段就投放到水稻田裡。」

選河蝦還是小龍蝦?沈竑最終選了小龍蝦,因為河蝦的繁殖季節和水稻的生長時間不匹配:河蝦是秋天繁殖,避開了稻田農藥的使用高峰,「監測效果」不理想,小龍蝦的繁殖時間和水稻田的農藥使用時間匹配。「如果小龍蝦能安然在水稻田裡繁育下一代,農藥指標就一定沒問題。」

於是,沈竑2004年在崇明豎新鎮流轉了數百畝土地,成立了一家生態農業公司,嘗試「稻蝦共生」種養模式。要投放小龍蝦就必須要開挖生態環溝,並降低水稻種植密度,稻田通風、光照條件好,小龍蝦也有稻田害蟲可吃,當年水稻和小龍蝦都有了可喜的收成。

「稻蝦共生」初獲成功,沈竑還不滿足:這個「生物鏈條」能不能更長些?甲魚以龍蝦為食料,能不能探索「稻蝦鱉」共生?

2008年,上海春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一條種養結合的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水稻生長過程中產生病蟲害,可依靠小龍蝦、鱉來解決;小龍蝦是鱉的美食;水稻種植過程中不施化學農藥,田裡的益蟲種群數量增加。在這種模式下,水稻生態無污染、小龍蝦肥壯、野生鱉營養價值高,可謂「三贏」。

如今,沈竑將合作社裡養了兩年的鱉轉手給家庭農場養殖,同時提供技術支撐,生產出的農產品統一銷售,帶動周邊家庭農場致富。目前,春潤合作社的合作夥伴已有十餘家。

沈竑在田間勞作

魚不養在「花園洋房裡」,而是養在「跑道上」

沈竑的「想像力」還不止這些。從2017年開始,他又開始研究新項目:跑道養魚。

所謂「跑道」,其實就是活水,魚在其中一直保持「跑步運動」,養出來的魚就更好吃。更關鍵的是,這些「跑道」位於崇明的林地里,水體自凈化能力強,對環境的壓力大大減小。

在崇明豎新鎮的一片林地里,記者看到了這些「跑道」。這片林地目前有120畝,其中有4條25米長、4米寬的河道,這些河道都是在林地里原先溝渠的基礎上開挖而成,每條河道的一端都裝有一個水泵,可以讓河水達到每秒0.5米左右的穩定流速,加州鱸魚、昂刺魚等在裡面歡快遊動。「就像林間小溪一樣。」沈竑說。

沈竑告訴記者,傳統的魚塘養魚,是把魚養在「花園洋房裡」,魚雖然也在遊動,但「運動量」不夠,肉質、口感往往一般。「我們讓水流起來,讓魚游起來,魚的運動量增大,肉質就會更好。而且,我們在每條河道的末端3米處裝上濾網,魚過不去、魚的排泄物可以過去,這塊3米乘以4米的空間就成了魚的衛生間,確保魚的生存空間乾淨。」含有魚類排泄物的尾水,會先進入附近農田,農田吸收一部分尾水養料後再經過溝渠、濕地通過生物手段凈化過濾,經過處理的尾水可再次進入河道供水產養殖之用。

這樣做之後,不止林地更有活力、魚塘有了升級版,還能有其他收穫。「以後,凈化後的『水溪跑道』里會有各種小魚小蝦,還能看見水草,鳥兒也會不請自來,形成『水在林中流、魚在水中游、人在林中走、鳥在林上飛』的美麗景象。」

沈竑在田間查看作物長勢

沈竑告訴記者,從事任何行業都應該保持好奇心,保持探索的慾望,農業也是如此。「農業很有趣、很好玩,希望更多有技術、有熱情、有想法的年輕人才到農業領域來『開腦洞』、來發揮想像力,共同助力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控制不住「擠眉弄眼做鬼臉」?可能是面神經「短路」惹的禍
戶口簿改戶主,申城市民又遇證明「我爸是我爸」難題!數據跑路代替百姓跑腿還得多久?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