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該立規矩的年紀,和孩子做朋友!白眼狼都是父母辛苦養出來的
該怎麼教育孩子,一直是無數爸媽得疑問,在我們小時候,父母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什麼事情,打一頓就好了,實在不行那就再來一頓。到了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都提倡和孩子做朋友,不打不罵,凡事講道理。
可是,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又一個的「熊孩子」橫空出世,今天這個孩子當街打奶奶,明天那個孩子大街上撒潑打滾,甚至有的孩子當眾掐住家長的脖子,揚言要「掐死」大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好了和朋友做孩子嘛?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無法無天,怎麼講道理都沒用?
因為很多父母都忘記了,首先父母要盡到做父母的職責,其次才是孩子的朋友。
很多人把這一順序顛倒了,一味的和孩子做朋友,放棄了做父母的底線和職責,沒有給孩子訂立足夠清晰明了的規定和界限,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把父母放在眼裡,一味的試探父母的底線。
我姨姐家的兒子今年7歲了,有一次我帶2歲的兒子去她家玩,快到吃飯的時候,大姨說,快吃飯了,你們倆個別看電視了,把電視關上,洗手吃飯了。哪知道,7歲的小孩子立馬站起來,指著大姨說到:這是在我家,你憑什麼管我,我媽都不管我,我媽說了,我們家我說了算,我就得吃飯看電視,要不我就不吃了,是不是媽媽?姨姐大概是也沒想到孩子會這麼說,連忙笑嘻嘻的說,是,你看吧,咱們別管他們了,他每次吃飯都得看電視,不用管他。
吃飯的時候大姨又開始說姨姐太慣著孩子了,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這個孩子吃飯就必須看電視,不然不吃。姨姐每一次教育都以失敗告終,只要孩子不吃飯,大哭,姨姐就會同意,然後說,孩子不吃飯怎麼長個啊,這不行,看電視就看電視吧。然後她對我說,我和孩子是好朋友,我們家管理比較寬鬆,也不會刻意約束孩子,散養,散養。
對於她這種教育方法我不敢苟同,也不知道是她對散養、約束有誤解,還是我對好朋友的理解有誤解。
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用不吃飯這種苛責自己的方式來達到自己得目的,讓父母心疼自己,可以大哭大鬧,總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用上一切手段。
這明明是對自己的不愛惜以及對父母的不尊重,孩子一直都在尋找可以讓父母妥協的辦法,那就是他自己。
這是沒有及時給孩子訂立規則的後果,規則不明,界限不清,容易讓孩子慢慢變成人人害怕的「熊孩子」。
規矩是父母要從小幫助孩子制定和培養起來得,不然孩子會越來越不知輕重。
遊樂場有規矩,幼兒園有規矩,和其他小朋友玩也有規矩,以後的小學、中學、大學以及最終需要接觸的社會學,都有自己的規矩。
規矩和法則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賴以生存得根本,你不懂規矩不懂法則,沒有人會和你做好朋友。除了你父母,沒有任何人會因為你不吃飯就心疼你,也不會因為你哭幾句就妥協。他們只會說,這個人真傻。
這個世界不會以任何人為中心,懂得生存規則,才可以立足。
1、凡事必須有規則,不能讓孩子自由散漫
小孩子大多喜歡玩具,我兒子也不例外,家裡有各種的小汽車,小火車,工程車等等。一次外出,他看到玩具店的一輛小汽車,立馬走不動了,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汽車。我看了一眼,那是一輛挖土車,家裡大小的挖土車已經有好幾輛了,就告訴他,家裡已經有了,和這車子是一樣的,只是顏色不一樣,這個我們不買了。孩子立馬不同意,我拉著他走,他就用哭來回應我。一邊哭,一邊看我。
我即沒有同意也沒有嚴厲的斥責他,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如果你想哭的話,那就哭一會吧,哭累了告訴媽媽。」大概過了3分鐘左右,他由大哭變成了抽泣,我抱住他。結果他以為我心軟了,又開始大哭,我也沒有勸阻,任由他哭,5分鐘之後,他停下了,說,媽媽我們走吧,去前面的公園玩,好不好。當我答應好的時候,他就又高高興興的了。趁著他高興,我就給他講了一遍不買的理由,很容易的他就接受了。以後,在遇到相似的場景,他就會自己告訴我說,媽媽,這個我不買,家裡有一樣的。
但是,如果是孩子姥姥或者奶奶帶他出去,他就會買很多平時我不同意買的玩具以及零食,因為老人通常會告訴他,想買什麼都可以。你看,一個2歲半的孩子他都明白誰有規則誰沒有,誰得底線是什麼。其實孩子什麼都明白,千萬別覺的孩子小,他就什麼都不知道。
也有很多媽媽說為什麼我家孩子哭起來就沒完呢?因為孩子越大越不好管,在他小時候,你無數次得對他妥協,讓他明白,只要他哭,就一定會得到你的讓步,如果家長還沒有讓步,那一定是他哭的還不夠大聲,時間還不夠長。所以說,給孩子立規矩,越小越好。
道理很簡單,通過這一次,他明白了我的底線,他明白,哭,對我來說是沒用的。所以我和他講道理的時候,他會很愉快的就接受了。
越是有規則得孩子,越不容易無理取鬧,因為他知道,這是沒用得。
父母需要注意得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得個體,其性格思想都不同,給孩子制定規則,切不可強硬,可以視情況而定。
可以通過一些有趣得小遊戲讓孩子懂得規則,慢慢引導他遵守規則,然後慢慢的制定規則。
然後再孩子不觸及規則得時候,和孩子做朋友,可以選擇散養、給孩子相對的自由和選擇權。
2、好得家長通常是剛柔並濟
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溫柔得媽媽教育處來得孩子通常更加優秀,情商也更高。
溫柔得媽媽更能理解孩子,愛他,從孩子得角度出發看問題。
什麼樣得是溫柔的媽媽呢?是指不容易生氣,不發脾氣,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更加平和,不會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
那麼剛呢?這裡不是指強硬,而是指堅定有信念。
比如說孩子想要玩具,他用哭來威脅你的時候,你受不了就會說,算了吧,下次在說,這次先買了。可是等到了下次,他會哭得比上次更久,更大聲。可是如果第一次就的拒絕了他,然後告訴他理由,下一次他就會明白,哭時沒用的,也不會在哭了。
所以,執行力也是很重要得一個環節,但是父母在做再說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樹立自己的威嚴。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如果你一邊告訴孩子要遠離電子遊戲,但是一邊卻捧著手機玩的開心,那麼很顯然的,這是一個不成功的例子。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個愛看書的父母,他肯定擁有一個同樣愛看書的孩子。
一邊教育孩子,但是自己卻在一遍遍的破壞自己給孩子制定的規則,這樣的人怎麼能夠讓人信服呢?
父母首先要約束好自己,才會讓孩子在心裡上佩服你,崇拜你,尊重你,聽父母的話。
父母要孩子乖乖寫作業,不要看電視,自己卻在一邊玩遊戲,看電腦:父母讓孩子不挑食,自己卻捧著自己愛吃的紅燒肉吃個沒完,不吃其他菜,試想,這樣的父母有何尊嚴?否則,你就是有再多的道理,孩子也不會服氣!
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自己,好的父母,通過言傳身教,教導孩子。
會讓孩子打心眼裡佩服你,敬重你。
如果你想跟孩子做朋友,那麼在做朋友之前,先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做好父母該做的職責,然後再和孩子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