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承仲景之道,多維化濁毒

承仲景之道,多維化濁毒

承仲景之道,多維化濁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濁毒證概述

國醫大師李佃貴認為濁毒既是一種對人體臟腑經絡及氣血陰陽均能造成嚴重損害的致病因素,同時也是多種原因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正常排出蓄積體內而化生的病理產物。跟師李佃貴教授學習期間,李佃貴老師對此有豐富的經驗。

濁毒證臨床表現

①舌苔:以黃膩、薄黃膩、黃厚膩、根部黃膩等多見,但因濁毒的輕重不同而有所差別。

②脈象:以滑脈為多,可出現弦滑、弦細滑、細滑、滑數等多種脈象。

③排泄物、分泌物:可見大便黏膩不爽,臭穢難聞;小便或淺黃或深黃或濃茶樣;汗液垢濁有味。

④顏面五官:面色粗黃,晦濁。或皮膚油膩,或咽部紅腫,或眼胞紅腫濕爛、目眵增多,鼻頭紅腫潰爛、鼻涕多,耳屎多,咳吐黏稠之涎沫。

根據不同病症、不同臟腑、不同治療階段,設有不同的治療原則。化濁解毒要貫穿始終,化濁解毒途徑有:從皮毛而解:邪在衛表,汗而發之;邪輕者,輕而揚之。從二便而解:淡滲利濁,使濁邪從小便而解;泄熱通腑,使濁毒從下而走,給邪以出路則不相為害。恢復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升清降濁,毒邪盡散,正氣來複,胃平為安。

濁毒證的治療

清·程鍾齡將治療方法歸納為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溫法、清法、消法、補法等八種治療方法,「八法」之說,雖由程鍾齡提出,但「八法」的應用卻早已見於張仲景,在仲景思想指導下,靈活應用八法,多維一體化濁解毒,療效顯著。

傷寒汗法——達表透濁解毒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理論之後,東漢名醫張仲景以這一基本原則立論,在《傷寒論》中對汗法具體應用有解肌發汗法、開腠發汗法。汗法兼法有清熱發汗法、化飲發汗法、生津發汗法、利濕發汗法、和解發汗法、養陰發汗法、導下發汗法、溫陽發汗法、溫補清汗法等。在仲景汗法思想基礎的啟發下,我們提出達表透濁解毒法。濁毒蘊結肌表,肺衛失和,腠理失固,通過汗法將體內濁毒排出體外。選用金銀花、連翹、紫蘇、柴胡、荊芥、藿香、佩蘭、白芷等藥物,芳香辟濁,解毒透表,使濁毒之邪從表而解。

傷寒下法——通腑泄濁解毒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為下法奠定了理論基礎。仲景首次將下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下法的適用、禁忌及理法方葯做了系統的論述,攻下法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張仲景《傷寒論》中有寒下、溫下之分,有大小輕重緩急之別。「下者,推陳致新也」。其實攻下的根本目的在於推陳致新,使機體達到新的平衡狀態。下可去壅、涼血、去燥、降逆、泄熱、導滯、開郁。在仲景攻下思想的指導下,李佃貴提出狹義通腑泄濁解毒法,旨在使濁毒之邪從大便而走,選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麻子仁丸、桃核承氣湯等,給濁毒之邪以出路,邪去正安。

傷寒利法——滲濕利濁解毒 《傷寒論》在討論小便異常時,除「小便不利」外,尚有「欲小便不得」「小便難」「小便少」「淋」「便血」「不尿」「小便已陰疼」「苦裡急」「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等。小便不利泛指小便量減少、排尿困難及小便完全閉塞不通。張仲景《傷寒論》中涉及小便不利的方證約40餘個,小便不利的病因病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①肺氣鬱閉,肅降無權;②熱與水結,氣化失司;③邪在少陽,樞機不利;④津液受損,化源不足;⑤濕熱交蒸,邪無出路;⑥中陽不運.轉輸失職;⑦腎陽虛衰,氣化無力。仲景辨小便不利審因論治,在仲景利法思想的指導下,我們認為濕濁同源,濕久凝濁,久則濁毒內蘊,以甘淡利濕之品,用茯苓、豬苓、澤瀉、冬瓜子、薏苡仁、滑石、白茅根、萹蓄、瞿麥等葯,滲濕利濁解毒,使濁毒之邪從下焦排出,從小便而解。

傷寒清法——清熱化濁解毒 《傷寒論》其中清法涉及的條文頗多,治法亦不少,除陽明病作為主要治法之外,在太陽、少陽、少陰、厥陰、差後勞復諸病中,皆有靈活運用。而仲景清法的立法依據是《素問·五常政大論》「治溫以清、治熱以寒。」和《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之,溫者清之。」針對熱邪侵犯的部位,我們總結其治法有清利咽喉法、清宣鬱熱(清熱除煩)法、清肺平喘法、清熱泄痞法、辛寒清氣法、清泄少陽法、清腸止瀉法、清熱燥濕法、清熱育陰法、清熱化痰法、清熱利濕(退黃)法等。從衛、氣、營、血辨證的角度來看,仲景清法局限於清氣分邪熱,而在營血證治方面,未能成系統認識。後世的溫病學家在仲景清法的基礎上,繼承並創新了清熱的理論,使清熱的理法方葯更加完善。在仲景清法的基礎上,我們領會精髓,採用清熱化濁解毒法,主要選用三黃石膏湯加減(生石膏、黃芩、黃連、黃柏、梔子等),使濁清毒散,頑邪驟去。

傷寒吐法——探邪化濁解毒 吐法是通過患者的嘔吐使積聚在胃脘、胸膈、咽喉等部位的毒物和痰等物質得以排出。一般採用給病人服用催吐葯或者使用刺激讓病人嘔吐。仲景之用吐法是繼承於《內經》,而又有所發展。其所應用吐法之病症,病位均在上焦胸部,正合《內經》「其高者因而越之」之訓;論中用吐法意在祛除痰濁等在胸之實邪,也是遵從《內經》「濕氣在上,以苦吐之」之言。臨證時只要病邪在胸膈之上,無論其為痰涎、宿食、宿飲,還是其他的邪濁,「上實也,皆可吐之」以因勢利導。遵循仲景之意,選用酸苦涌瀉之藥物,如甜瓜蒂、赤小豆等,或採取物理刺激咽喉,常用的有鵝毛探喉、竹筷探喉、手指探喉等,使上焦濁毒之邪從口而出,濁去毒散,病自安康。

傷寒消法——祛痰滌濁解毒法 「消」為「消失,消散」之意。消法是臨床上重要的治療法則之一。《內經》有關「結者散之」「堅者削之」「其實者,散而瀉之」「血實宜決之」等論述,是其理論基礎和立法原則。《傷寒論》中,就消法的運用說理詳明,辨治極確,其所創眾多方劑,法度井然。任應秋對此進一步指出:「就其實而言,凡病邪之有所結、有所滯、有所停留、有所郁,無論其為在臟、在腑、在氣、在經絡、在膜原,用種種方法使之消散於無形,皆為消法,或名為消導,亦即導引行散的意思。」具體包括食、氣、血、痰、濕等壅滯而成的積滯痞塊,分別稱之為食積、氣滯、瘀血、痰飲、濕聚。消法又分為消食、行氣、活血、化痰、祛濕。在仲景消法的指導下,我們擴大消法的臨床應用範圍,提出祛痰化濁解毒法、逐水泄濁解毒法、散結化濁解毒法、活血化濁解毒法、祛濕化濁解毒法等,消濁散毒。以祛痰滌濁解毒法為例,進行簡要說明。表邪未解,誤用下法,可致邪熱內陷,若其人素無痰濕,邪熱無以相結,則可致成痞證而別於結胸。原文154條:「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是因為胃熱熾盛,氣滯不舒。大黃黃連瀉心湯泄熱消痞,正當其用。原文138條:「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本方原治傷寒表證誤下,邪熱內陷,與痰濁結於心下的小結胸病。痰熱互結心下或胸膈,氣鬱不通,故胃脘或心胸痞悶,按之則痛。我們應用小陷胸湯合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瓜蔞、半夏、黃連、黃芩等),清熱祛痰滌濁解毒。

傷寒補法——健脾化濁解毒法 補法是指通過補益機體陰陽氣血,使得由虛勞造成的臟腑功能衰弱狀況得到恢復的治療方法。《素問·三部九候論》中的「虛則補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的「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以及《素問·至真要大論》中的「損者益之」,為補法的理論淵源。《傷寒論》中的補法,按其所屬方劑的功用特點和作用部位,可分為補氣、補血、補陰、補陽,有正補五臟和五臟相生滋補,有補先天之本和補後天之本之分。按其補益作用的大小和性質,可分為峻補、平補、調補、溫補、清補等。在仲景補法思想的指導下,我們根據濁毒的致病特點,多採用平補、調補、清補的方法。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虛弱,脾運失司,水谷精微消化、吸收或轉輸失常,釀生濁毒。我們多採用百合烏葯散合當歸芍藥散加減(百合、烏葯、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等),健脾除濕解毒,實際上也是對濕聚的消散。當歸芍藥散出自《金匱要略》,由當歸、芍藥、川芎、茯苓、澤瀉、白朮組成。方中白朮、茯苓、澤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芍藥補血和營,斂肝柔肝,緩急止痛,佐當歸、川芎養血調經,行氣和血,全方共奏健脾疏肝,溫通氣血,滲利水濕之效。合而用之,脾得健運,肝得柔養,氣血通暢,濕消毒解,則諸症自愈。

傷寒攻毒法——攻毒散濁解毒法 蟲類葯的應用是中醫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載有抵擋湯、下瘀血湯、土瓜根散、大黃?蟲丸、鱉甲煎丸、滑石白魚散和蜘蛛散等七首以蟲類葯為君的方劑,應用了蛇蟲、水蛭、露蜂房、鼠婦、蛻螂、衣魚和蜘蛛等蟲類葯。仲景對疾病的辨證論治準確,施用這些蟲類藥效如桴鼓,體現了「以毒攻毒」「有故無損」的學術思想。在仲景攻毒法思想的指導下,臨床適量巧妙應用土鱉蟲、水蛭、斑蝥、全蠍、蜈蚣等蟲類葯,以毒攻毒;同時,蟲類藥物善於搜剔入絡之邪,使邪去正氣來複,同時濁毒膠結固澀,以毒攻毒,活血通絡,可使濁毒流動起來,或排出體外,或歸於清氣,選用半邊蓮、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白英等解毒抗炎藥物,最終達到以毒攻毒、散濁解毒之效。

濁毒證的預防

治未病是中醫防治理論核心,一是採取防範措施,防止疾病的傷害;另外就是採取積極治療,去除致病的因子,中心思想即「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在中醫治未病理論形成過程中,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繼承、發展了《內經》治未病的思想體系,又對後世的預防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張仲景治未病理論內容豐富,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之治未病是指養生調攝,未病先防,即內養和外防;廣義之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養生調攝,將病防發、防微杜漸,早期診斷、既病防變,初愈防復、調攝復元等幾個方面。

未病先防,調護正氣 在《傷寒雜病論》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貫穿始終。首先從人體生長衰老及發病規律出發,提出在機體未病時應重視養生之道。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記載:「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經絡……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別無由入其腠理」,明確提出「養慎」,即「內養外慎」「內養」是指保養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外慎」是指謹慎飲食起居、適寒溫、勿房勞、順應四時等。因此在濁毒的預防中,要未病先防,通過「養」「慎」並重,抵禦濁毒之邪對身體的侵害,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符合《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養生要訣。

既病防變,調攝復元 根據陰陽五行理論,臟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資生、相互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張仲景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此即治未病學術思想的具體體現,從整體觀出發,取類比象,遵循臟腑病變「肝木克脾土」之傳變規律,則「補土以御木之克伐」,通過預防性用藥,調補脾土,使脾臟正氣旺盛,防止肝木之病蔓延。在濁毒證脾胃病證中,選用《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川芎、白朮、茯苓、澤瀉)為主方,加減應用,著眼肝脾,補虛未忘調肝,補中兼運,寓補於運,調肝則忌用破氣、過於疏泄之品,肝體陰用陽,非柔不克,柔肝為主,疏肝、滋肝、軟肝兼而用之。張仲景在《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中專門論述了初愈防復的思想,提出了食復、房勞復、傷神復、陰陽復等多種易引起病情複發的因素,闡明了治療病後勞復諸病的辨證論治方法,啟示醫者和患病之人在大病初癒及余邪未盡的情況下,宜調攝心神,謹慎起居,飲食適宜,恢復元氣,加速身體完全康復。濁毒之邪黏滯,病程纏綿,易積成形,蘊久生變,因此要既病防變,調攝復元,防止濁毒之邪死灰復燃,捲土重來。(婁瑩瑩 劉小發 張金麗 孫潤雪 河北省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中醫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益腎活血分清湯
省非遺駱氏腹診推拿術傳承人:告天下有志傳承中醫者書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