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逝世!這位富15代讓全世界見識了華人的才華可以有多高
生/活/就/要/四/平/八/穩
主播|曹輝 微博|@幕聊長官 尾曲|忠於自我
有一個人
他生於亂世的中國
18歲單槍匹馬闖世界
31歲炒掉哈佛下海做建築
一生設計世界著名建築作品百餘件
建築界大獎更是拿到手軟
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他是中國的富15代
以一介華人建築師的身份
帶著他難以掩飾的貴族氣質
遊走於各國元首與上流社會之間
美國、日本、法國、以色列...
成為建築界最卓越的外交家
他一生的大多數時候都在海外
但或許也正因如此
他有機會花費畢生精力
讓世界建築界再不能小瞧華人
無論走到哪兒
他總說:我來自中國蘇州
他就是華裔建築設計第一人——
貝聿銘
5月16日,世界著名建築大師,
貝聿銘先生,逝世
一代華人巨星就此隕落,享年102歲
1917年4月,貝聿銘出生於廣東,祖籍蘇州。
他的祖上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吳中貝氏」,「可能是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清朝中期時的貝慕庭是吳中的巨富,與戈、毛、畢三家合稱為當時的「蘇州四富」;貝聿銘的祖父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叔祖貝潤生是顏料大王;父親貝祖詒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他的家族涉足醫藥、顏料、銀行、金融等多種產業領域。
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為貝聿銘
少年時代,貝聿銘住在蘇州。他穿梭在獅子林、西花橋巷之中,玩耍與假山山洞、池塘、石橋、瀑布之間,這可能對後來貝聿銘心中對建築的美感建立了最早的美學熏陶。
而後,貝聿銘隨家人搬到上海,在富裕華麗的花花世界的大上海,貝聿銘看到了高樓林立的建築和弄堂里香的舊跡相互交融,這種歷史與現實,繁榮與樸素之間的共存,在建築上體現的非常明顯和誇張。
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對建築的興趣,還是源於「遠東第一高樓」——1931年動工的上海國際飯店。
這座24層高、二百多個房間的大樓讓貝聿銘深深著迷。他幾乎每天都跑去看,回到家還像模像樣地畫建築圖紙。他親眼見它拔地而起,成為高聳入雲的宏偉建築物。
貝聿銘說:
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想做建築師
1935年8月13日,貝聿銘在虹口的怡和碼頭搭乘美國「柯立芝總統」號遠洋客輪踏上赴美的留學之路。
他先在美國常春藤名校之一的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就讀,後轉至位於波士頓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就是在麻省理工大學,貝聿銘在藝術和設計上的天賦展示出來,並很快被院長發現,最終成為院長最心愛的學生。
建築系學生在為建築學習而苦惱
後來,貝聿銘轉赴哈佛大學攻讀研究生。在這所當時最激進的學府中,貝聿銘遇到了恩師,現代建築革命的發起人之一格羅皮烏斯。貝聿銘的優秀和不凡氣質讓這位大師讚賞有加。
格羅皮烏斯和他的玻璃盒子建築圖紙
1945年,在哈佛讀研究生的貝聿銘被聘請為哈佛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1948年,31歲的貝聿銘已經是哈佛大學建築系助教了,但是他離開安靜的校園,從波士頓劍橋小鎮(Cambridge)來到紐約。
對這位東方青年而言,這個決定不僅僅意味著自此從安靜的學術界投身到一個喧囂的商業界,也是他人生軌跡就此轉變的一個節點。
貝聿銘和妻子陸書華
在紐約他得到一個關鍵人物的欣賞,這個人就是作風張揚、酷愛抽雪茄又極富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商威廉·柴根多夫(William Zeckendorf)。他打破美國建築界的慣例,第一次聘用了中國人貝聿銘做為建築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築公司的建築研究部主任。
兩人的合作長達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和住宅群的設計以及不少的社會改建計劃。
貝聿銘還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這使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後的事業基礎。
1956年9月,39歲的貝聿銘
隨著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的東方背景和家族故事被人們傳播和熟知。
1960年,貝聿銘離開柴根道夫,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他在紐約、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等地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築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眾化的公寓。
他曾為費城設計的三層社會公寓深受工薪階層的歡迎。
因此,費城萊斯大學在1963年給他頒贈「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號。同年,美國建築學會向他頒發了紐約榮譽獎。《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築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劃。
1965年,貝聿銘被選中設計肯尼迪總統紀念圖書館
在此之後,貝聿銘很快遇到了一個頗為理想的項目。
當時國家大氣研究聯合大學(UCAR)校長羅伯茨是一位前沿天體物理學家,也是一位極具前瞻性的領導者。他希望在科羅拉多博爾德建立一個新的科研實驗室,像柴根多夫一樣,羅伯茨也想啟用年輕、但有潛力的建築師。七所大學建築學院的院長組成的設計師選拔委員會一致推薦了貝聿銘。
1965年,貝聿銘檢查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試驗板
國家大氣中心項目,使貝聿銘第一次有機會探索真正的建築的藝術。儘管從近處看,還有一些細節顯得不甚完美,但他獨特的風格和建築語言卻顯得熠熠生輝。
在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中,貝聿銘不斷琢磨自己的建築美學,做出更加自信和流暢的作品。他一鼓作氣,又完成了艾佛森美術館的設計。
1969年,貝聿銘穿著正裝坐在辦公桌前
1978年6月1日,貝聿銘出席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東館
美國建築界宣布1979年是「貝聿銘年」,並將
美國建築學院金質獎章授予他。Photo by Yousuf Karsh
1983年,普利茲克夫婦傑伊和辛迪,貝聿銘,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典禮
1983年在美國白宮:傑伊,美國第40任總統里根及夫人,貝聿銘
真正使貝聿銘成為全球知名的建築大師的經典作品,無疑是他設計的法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建築。而這個設計卻讓他首次遭到了社會的質疑。
敬請繼續聆聽明日音頻,了解這位人人敬仰的建築大師,才華橫溢如他,一路走來,亦經歷過許多艱難時光。
他曾被巴黎人,罵了整整兩年多,甚至連走在街上,都會被法國女人吐口水。
-END-
※聽歌也能治病!五音對應五髒的音樂療法,值得一聽!
※黨史上最罕見的「通緝令」,給了這個「天才家」
TAG:四平八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