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提升鄉村文化教育水平 保護亞洲文明多樣性

提升鄉村文化教育水平 保護亞洲文明多樣性

5月16日,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高校系列活動——「2019亞洲鄉村教育、文化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學術沙龍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提升鄉村教育水平、保護和促進文化多樣性、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實現鄉村教育

可持續發展

如何提升鄉村教育水平是當下亞洲各國共同關心的重要話題之一。北京師範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陳光巨表示,亞洲人民以自身的創造力為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作出了傑出貢獻。當前,亞洲各國的鄉村教育和鄉村發展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挑戰。為農村人口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保護和促進文化多樣性是發揮農村人口潛能、應對城市化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驅動力。

鄉村的可持續發展、鄉村的文化多樣性教育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要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黃榮懷認為,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中,鄉村教育、文化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探討的重要議題。我們需要關注這三者在亞洲文化多樣化背景下呈現的相互關係和互通機制,以及鄉村教育在鄉土文化建設中承擔的角色和責任。

完善鄉村基本資源配置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國際理解教育中心前主任鄭雨倬看來,完善鄉村基本資源配置與人文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教育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亞洲發展中國家都必須提供師資,促進文化的多樣性發展,讓農村人口獲得更多公共教育資源。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基礎教育項目專家郭曉平認為,為農村人口提供教育資源時,一定要考慮當地的文化、傳統、語言等因素。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副秘書長普拉塞爾泰帕介紹了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在推進區域教育、科技、文化合作與發展方面的經驗,並分享了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早期教育和護理中心建設、包容性教育、對緊急情況的響應、促進職業教育和培訓、強化教師教育等。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張莉莉認為,鄉村教育承載著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使命,促進可持續發展要對鄉村教育予以充分尊重,促進鄉土文化的傳承。

重視教師培養機制

鄉村教育如何突破目前發展中的瓶頸,真正實現與鄉村文化的協調發展?普拉塞爾泰帕認為,要重視教育方式,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加大對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培訓,舉行各種培訓來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教學技能。在關注教育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及當地的環境發展需求,以實現鄉村教育的全面健康發展。鄭雨倬認為,未來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在邊遠地區建立農村教師交流制度。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袁桂林認為,中國文化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少數民族文化、地方文化這兩個方面。因此,要通過教育來宣傳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不同區域之間有很多特點體現在學校文化上,學校教育往往體現了當地的特色。

郭曉平認為,完善與鄉村實際相適應的教師培養機制是提升鄉村文化教育水平的關鍵。應通過建立教師培養機制,給鄉村教師特別是一些邊遠地區的農村教師量身定製培訓計劃,幫助其解決當地的教育問題。關於鄉村教師的來源,既可以動員大學生支教,也可以培訓當地有能力的人投身於鄉村教育當中,以形成內外合力。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亞洲各國山水相依、民心相通、命運與共。實現鄉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要尊重各國鄉村原住民文化的特色,並保護其差異性。研究各國鄉村經濟革故鼎新的方向,並使之與工業化進程協同。實現鄉村教育優質資源的普惠供給,並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

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承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史苑學步》新書發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郭棟:馬鐙——讓中世紀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