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越戰爭:這種武器老而彌堅,本已退役卻再次成為我軍火力支柱

中越戰爭:這種武器老而彌堅,本已退役卻再次成為我軍火力支柱

在我軍的歷史上,曾經有一款武器參與了數次對外作戰,由於其火力猛,性能可靠,被參戰士兵們所依重,它就是被稱為「國」字產品中的第一機槍——53式7.62毫米重機槍。

53式重機槍仿製於前蘇聯的SG43重機槍,該槍由蘇聯槍械設計師郭留諾夫設計,因此也被稱為郭留諾夫機槍。它誕生於戰火紛飛的二戰時期,蘇軍用它取代了笨重的馬克沁水冷機槍,而它也不負眾望,成為蘇軍反攻德國的功勛武器,幫助蘇軍從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可謂戰功卓著。

由於其經受住了二戰的考驗是一款性能異常可靠的武器,因此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中國引進,並在國內進行仿製生產,這就是53式重機槍。53式重機槍研製成功後,曾大量裝備部隊,並先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蘇珍寶島衝突、中印邊境衝突中被廣泛使用,成為我軍步兵最主要的支援火器之一。

53式重機槍口徑為7.62毫米,全槍長1700毫米,重約40公斤,最大射速可達到每分鐘600發,有效射程為1000米,發射7.62X54毫米步槍彈,由彈箱彈鏈供彈,一般為250發。由於其可靠性高,再加上強大的射速,戰鬥時往往給敵人造成巨大傷亡。

不過,隨著通用機槍的出現和普及,世界各國都相繼開始淘汰這一類重機槍,蘇聯在1960年代用PK通用機槍取代了SG43重機槍,而我國也在60年代用67式輕重兩用機槍取代了53式重機槍。

不過,由於67式輕重兩用機槍本身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造成性能參差不齊,事故頻發,因此在1979年對越作戰前,本已經退役的53式重機槍再次被啟用,重新出現在參戰部隊的裝備之中。

53式重機槍老而彌堅,在整個對越作戰期間表現良好,在戰鬥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進攻時53式充分發揮出了火力猛的優點,往往只需兩挺就能形成火力優勢,壓製得越軍抬不起頭來;在防禦作戰中,53式優勢更為明顯,它的防護盾使它的生存係數大大提高;在攔阻敵軍時,它又以超高的射速,像收割機一樣收割敵人的生命。

美中不足的是它太過於笨重,連輪式槍架在內超過了40公千,在越南北部山嶽叢林地形作戰中,常常讓機槍班戰士苦不堪言。而且輪式槍架在平地上方便移動,但是在山地作戰時卻非常不利於架槍。

由於中國缺少一種可靠的替代品,53式重機槍一直服役到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才完全退出現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歪史正說 的精彩文章:

59式坦克逞威越北,對越作戰時為何只派了一個團?
二戰時德國mg42機槍被稱為「士兵噩夢」,盟軍為何不用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