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從中原農耕文化中追尋大學的根與魂

從中原農耕文化中追尋大學的根與魂

除農博館外,許昌學院先後建立中原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原農耕文化與鄉村發展研究中心,密切關注當前農村農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課題,緊緊圍繞中原農耕文化的發掘保護和創新應用等問題,形成了古今兼備、一體雙翼的涉農研究格局。

當我們感嘆傳統農耕文明漸行漸遠之時,許昌學院卻用一個特色鮮明、藏品豐富的高校專題博物館細細描摹出了它的背影,珍藏下了過往時光的記憶。

今年5月18日是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走進許昌學院,在逸夫圖書館西側,有一座造型別緻的兩層樓房,青磚牆,紅瓦頂,典雅的白色立柱,縱深的屋檐長廊,在校園裡顯得格外醒目。「欲知華夏農耕事,且看中原稼穡圖」「稻黍稷麥菽豐饒中原八萬里,仁義禮智信凝聚華夏五千年」,一幅幅意味深長的對聯,更顯和諧。

這裡就是2012年落成開館的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後文簡稱「農博館」)。這座建築,原樣原大地複製了該校前身於20世紀50年代建在老校區的一座仿蘇式文科教學樓。如今,它的意義已不僅僅是一個學校歷史的記憶符號和校友的往日情思,還承載著珍藏農耕時代記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大使命。

眼光與決心

「古樸物件勾起了很多古樸的回憶,有中原大地遠古先人的智慧結晶,也有近代國民豐富的文化生活,當然還有小時候做農活兒時的珍貴回憶。中原農耕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嘆為觀止。」這是參觀者張康凱的留言,類似參觀者的留言現在已有厚厚的幾十本。

開館6年多來,來自省內外的參觀考察者絡繹不絕,讚譽良多。農博館所承載的宣教育人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和學術研究功能日益凸顯。與此同時,農博館也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作為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建立的全省首座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2014年、2015年分別被中國博物館協會和全國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吸納為團體會員。近年來,先後被命名為許昌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展示館。

回溯2010年最初動議創建農博館之時,師生教職工的看法並不一致。雖然很多人看到了它的意義和價值,但也有少數人認為許昌學院並非農業院校,建這樣的博物館是不是多管閑事?是不是浪費精力財力?

學校為此召開了專題論證會,經過深入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同時也是傳統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當歷史跨入20世紀後期,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工具和農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經或正在發生著革命性變革。文化傳承創新是高校功能之一,站在時代轉換和文明嬗變的歷史節點上,搶救性地創建農耕文化專題博物館,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學校探索轉型發展之路,致力於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理應瞄準社會需求,積極主動地為服務社會文化事業作出貢獻,創建農耕文化博物館是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體現。

建館定位

沒有一間房舍、沒有一件藏品、沒有一絲經驗,僅僅只有一個理念,這就是當時的建館基礎。但是,建館團隊認為,只要有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其他的都可以「無中生有」,都能夠一步步創建!

基建團隊立即動手,圖紙很快變成了樓房,農博館創建團隊隨即確立了「五字方針」的建館定位:一是「中」,就是立足以河南省為主要區域的大中原,努力挖掘和生動展現中國中部地區傳統農耕文化的特徵和風貌;二是「近」,就是以當下為歷史立足點回望過去,重在記載和展示近代以來農耕文化面貌,著力把握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農業文明轉變的歷史節點,真實記錄和展現剛剛消失與正在變化的事物和境況;三是「深」,就是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技」「境」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底蘊,突出高校博物館應有的育人功能、研究功能和文化內涵;四是「全」,就是全方位展示農耕社會生產方式、農民生活方式、農耕風貌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勾畫出中原農耕文化的全景圖;五是「真」,該館展品不求外觀華麗,但求真品真實,所有展品均由民間搜集而來,寧缺勿仿、寧舊勿新,儘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傳統農耕風貌。「接地氣、通民情、貫古今、重文化,融宣教育人功能、文化傳承功能、學術研究功能為一體」被確定為本館特色。

創造一些理念的東西,似乎並不難,最難的莫過於搜集展品。由於農村早已發生很大變化,展品搜集起來十分困難,但越是展品難搜集,越證明創建這樣的博物館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越是不能退縮。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開館後幾年來的持續搜集,現在該館已經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農耕藏品最全、最為系統、最接地氣、最具學術價值的專題博物館。

功能彰顯

自2012年12月30日開館以來,農博館受歡迎的程度和產生的社會影響遠遠超出了建館之初的預料,其中不乏專程到訪考察的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紐西蘭等國家的有關團隊和農業文化研究學者。

在每天熙熙攘攘的參觀隊伍中,青少年學生占較大比例。為了充分發揮農博館的宣教育人功效,除固定展覽外,農博館在每年國際博物館日和中國文化遺產日期間,積極策劃舉行各類專題教育活動。

作為一座建在高校的博物館,農博館的研究功能日益凸顯。為切實做好農耕文化這篇大文章,許昌學院於2014年啟動了含有8項子工程的「中原農耕文化記憶傳承工程」,逐步展開有關工作。其中,學術研究具有基礎性、決定性意義,它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農耕文化的前提和基礎。農博館團隊成員認為,不僅需要對農耕文明溯源追流,汲取豐富營養,而且需要考究現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農耕嬗變的過程與趨勢,面向未來,推進傳承;不僅需要認真搜集、整理和消化吸收歷史留下的典籍資料,更需要針對剛剛離去和目前尚存的傳統農耕生產生活方式開展深入調查研究。

中原農耕文化與鄉村發展研究中心的團隊持續深入河南省各個市縣偏遠農村開展田野調研,獲取了大量的資料、圖片、視頻等第一手材料,同時認真開展整理和研究,著手撰寫「中原農耕文化記憶傳承工程」叢書。為給當前和今後的學術研究及參觀學習打造權威的資料平台,農博館與學校圖書館聯起手來,建設以「傳統文化·農耕文明」為主題的大型典籍資料庫。目前已搜集全省各個市縣的地方史志,以及大批關於民俗、非遺、古村名鎮等有關資料。

學校在傳統農耕文化傳承創新與鄉村發展研究方面不斷積澱,形成了鮮明特色。除農博館外,先後建立中原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原農耕文化與鄉村發展研究中心,密切關注當前農村農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課題,緊緊圍繞中原農耕文化的發掘保護和創新應用等問題,已形成了古今兼備、一體雙翼的涉農研究格局。

學校建設的中原農村發展智庫(大數據)平台入選教育部「曙光計劃」百校工程大數據的核心節點單位,建立了包括中原印象村史檔案在內的精確到村的數據查詢系統。此外,學校還建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許昌發展研究院、潁川文化研究中心、許昌中國鈞瓷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形成涉農研究「矩陣」。

開放傳承

中華民族傳統農耕文化源遠流長,歷史厚重。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的農耕文化各具特色、豐富多彩。作為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中華農耕文化的發掘、研究、傳承、發展,絕不是一兩個或少數博物館力所能及的。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由於建館較早,對於影響帶動省內外形成農耕文化專題博物館建設新方向起到了積極作用。農博館以開放的思路和眼光,力促省內外創建同類博物館,攜起手來共同為珍藏農耕記憶、弘揚傳統文化、教育子孫後代、傳承中華美德作出努力。

許昌學院黨委書記閆紀建表示,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及其相關研究工作是學校轉型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已經成為學校服務社會的重要平台,也是學校對外輻射影響力的亮麗名片,學校將進一步利用好這個平台,以農耕文化為切入點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凸顯高校學術研究的優勢,更好地發揮綜合效益。

「我們應該明白從哪裡來,記住通往故鄉的路,守住心靈深處那片家園。」有參觀者寫下這樣的留言。

青山綠水,悠悠鄉愁,寄情農耕,情懷所至。許昌學院正在用一座博物館的情懷力證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傳承的使命擔當,回望傳統農耕生活,更感今日幸福,展望未來,我輩更當共勉。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20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全國啟動儀式舉行
營造和諧文明的語言環境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