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特輯 | 看了這幾對科學家伉儷的愛情,我哭了
來源 | 中科院青年之聲
5月20日,是表白的日子
街道上,網路上
情侶為之狂歡
將今天賦予特殊的甜蜜
那科研人呢?
是繼續熬夜做實驗
還是攜手那個認定的ta
享受美好的節日
不要說科研人沒有愛情
科研人的愛情
可以甜蜜到令人沉醉
可以感動到令人流淚
小編收錄了五對中科院院士夫妻
看看這一對對科學伉儷
如何將愛情和科學譜寫成人生篇章
世紀之戀
錢三強與何澤慧
1946年結婚
「經過長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不久,何澤慧的回信:「感謝你的愛情,我將永遠對你忠誠。等我們見面後一同回國。」
錢三強(1913 —1992),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
何澤慧(1914—2011),女,生於江蘇蘇州,籍貫山西靈石,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2年,何澤慧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時,她的畢業論文獲得了全班最高分,而一同獲得全班論文最高分的,還有一個學生,就是日後與何澤慧相伴終生的錢三強先生。
1943年,何澤慧給7年未見的錢三強寫下了第一封信。由於戰爭,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個法文單詞。
經過兩年的通信,1945年,31歲的何澤慧收到了錢三強從法國發出的求婚信:「經過長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結婚的請求,如能同意,請回信,我將等你一同回國。」
不久,錢三強終於在不安中等到了何澤慧的回信:「感謝你的愛情,我將永遠對你忠誠。等我們見面後一同回國。」
二戰結束後的第一個春天,他們在巴黎舉行了婚禮。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正處於事業巔峰期的錢三強和何澤慧會繼續留在法國時,二人毅然選擇回到祖國。
夫婦倆相互扶持,一起發現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婦」。
錢三強離世後,何澤慧拒絕搬到條件更好的院士樓,就一直守著他們1955年搬進來的這套老房子,時間飛逝,人們紛紛與這老小區告別,只有何澤慧還住在這裡。
屋子保留著錢三強在世時的模樣,往後的20年間,何澤慧與滿屋書香為伴,直至2011年離世。
生命奉獻 大愛永恆
郭永懷與李佩
1948年結婚
三十一年前,在郭永懷因公殉職的20周年之際,李佩做主將其骨灰從八寶山革命公墓「請」回了力學所,「我知道老郭不願意住在那裡,他要和大家住在一起。」合葬,也是李佩的遺願。李佩在病逝時說,「想與老郭埋在一起」。
郭永懷(1909—1968),男,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中國科學院院士),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大創建者之一,中國科大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是該群體中唯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李佩,(1917—2017),女,江蘇鎮江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語言學家,中國早期回國專家。
二人的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郭永懷懷著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毅然回國,為中國科學事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1968年,在青海試驗基地發現重要線索的郭永懷著急趕去北京,誰知飛機失事,奪取了這個可敬之人的生命。周總理得知郭老去世的消息,失聲痛哭。
後來人們發現郭老和一位警員的屍體僅僅抱在一起,當分開二人時,出現在屍體中間的,是完好無損的文件。
郭永懷的夫人李佩,用瘦弱的雙肩扛起了家庭和教育兩個重擔,並在教育事業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三十一年前,在郭永懷因公殉職的20周年之際,李佩做主將其骨灰從八寶山革命公墓「請」回了力學所,「我知道老郭不願意住在那裡,他要和大家住在一起。」
合葬,也是李佩的遺願。2017年1月12日,李佩在北京病逝,她說,「想與老郭埋在一起」。
最後,人們為二位舉行了合葬儀式,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大愛。
世紀之戀
鄭儒永與黃河
1959年結婚
鄭儒永院士和黃河研究員沒有子女,他們二老一起走過的人生歲月,幾乎全部都獻給了科研工作。鄭儒永院士說;「國家培養了我,中科院培養了我,我要為國家再做一點貢獻。」
鄭儒永,1931年1月10日出生於香港,女,真菌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
黃河,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鄭儒永院士和黃河研究員沒有子女,他們二老一起走過的人生歲月,幾乎全部都獻給了科研工作。
二人的愛情是大愛,不懼病魔,全心科研。鄭儒永曾打趣道,她陪顯微鏡的日子比老伴兒還要久。
2019年4月2日,這對夫婦將畢生積蓄150萬元捐獻給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永久性「鄭儒永黃河獎學金」,用於激勵青年學子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不負時光,努力向上。
半個多世紀,兩位老人互相攙扶著走來,心境純潔善良,心中只裝了國家和科研,他們為國家奉獻了一生,為科學貢獻了全部的力量,不求任何回報,在耄耋之年,心裡想的,仍然是如何再為國家貢獻一點餘熱,如何把自己化成一片春泥,傾盡全力,哺育春禾滿園。
數學王國的「神仙眷侶」
谷超豪與何胡生
1957年結婚
谷超豪曾為愛妻寫下一闋《賀和生》,讚譽與愛慕,流溢字間—— 「苦讀寒窗夜,挑燈黎明前。幾何得真情,物理試新篇。紅裝不需理,秀色天然妍。學苑有令名,共賞艷陽天。」
谷超豪(1926—2012),漢族,浙江溫州人,數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胡和生,1928年6月20日生於上海,籍貫江蘇南京,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
1958年初,新婚不久的谷超豪被國家選派到莫斯科大學留學,在兩年內即獲得了數學、物理博士學位。
學成歸國後,夫婦二人相互勉勵,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深奧廣袤的數學研究領域中。
為了節省時間,胡和生總讓丈夫為自己剪髮,很少去理髮店修剪。起初,谷超豪總會推脫:「我可剪的不好,剪壞了可沒法出門了。」但胡和生總笑著寬慰,剪壞了更好,更可以天天在家中做學術研究。有了妻子的暖心鼓勵,一次次的嘗試,谷超豪的剪髮技藝越來越好。
胡和生曾和丈夫開玩笑,「這一生,光剪髮你就能為我省去幾個月的時間,潛心鑽研,太值得了!」
歲月流轉,從恰同學少年的風華正茂到相依相偎的白髮蒼蒼,兩位老師緊握的雙手,從不曾離開對方。
無論是校園裡的小憩散步,還是學術會議的隆重出席,兩位老師總是手拉著手,不曾放開,一如六十年前西子湖畔的甜蜜誠摯。
谷超豪曾為愛妻寫下一闋《賀和生》,讚譽與愛慕,流溢字間—— 「苦讀寒窗夜,挑燈黎明前。幾何得真情,物理試新篇。紅裝不需理,秀色天然妍。學苑有令名,共賞艷陽天。」
「稀土」愛情
徐光憲與高小霞
1946年結婚
高小霞彌留之際,對丈夫說:「老頭子,跟你過了一輩子我很滿足,以後我不在了你要好好活著。 」徐光憲後來說到:「我一生中最滿意的是和高小霞相濡以沫52年,我最遺憾的是沒有照顧好她,是她先我而去。」
徐光憲(1920 —2015),男,浙江紹興上虞人,物理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高小霞(1919—1998),女,浙江蕭山人,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光憲與妻子高小霞相知相伴一生,有著十同傳奇。相同的成長背景,求學經歷以及學科背景,研究理念,同時讀大學,同時出國留學,同時回國工作,甚至同時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人同為科學工作者,這些年裡他們的名字總是連在一起,兩夫妻無論走到哪裡都是手牽著手。
1946年,二人結為伉儷,帶著祖國強盛起來的願望和情懷,徐光憲將研究注意力放在了「稀土」上,妻子高小霞隨之和他一起研究,
高小霞對徐光憲說:「因為這是你喜歡的事,所以我才感興趣呀。」
多年後,在高小霞彌留之際,她對丈夫說:「老頭子,跟你過了一輩子我很滿足,以後我不在了你要好好活著。 」徐光憲花費了很長時間才從悲傷中走出,他拚命工作,為的就是轉移注意力,不陷入悲傷。
他說:「我一生中最滿意的是和高小霞相濡以沫52年,我最遺憾的是沒有照顧好她,是她先我而去。」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路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