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唱片 | 那些年,攢錢買過的專輯
作為華語樂壇最具含金量的獎項之一,金曲獎每年都備受關注。5月15日,金曲獎的提名公布,從各類獎項的入圍名單,都能看出這是一個新人輩出的時代。
優秀的音樂人不會被埋沒,總會有一個時刻散發光芒,但一直在行業的領頭地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誰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前唱著「你是花花世界裡面限量版的花花蝴蝶」的小女孩,如今在華語樂壇獨領風騷。
再對比其他入圍者,陪伴我們成長,在青春時期一張張買過專輯的歌手們,如今也只有為數不多的人在活躍了。
2008年,似乎是華語樂壇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智能設備的大量出現,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當時手機廠商流行的一句廣告詞是「讓mp3住進手機」;
通訊移動公司開發的彩鈴業務在智能設備上重新「煥發生機」,一首歌曲不需要太多成本就能在社會上大量傳播;
汪蘇瀧、徐良、許嵩所發行的網路音樂佔據了各大音樂播放器的前列,他們三人也被稱為「QQ音樂三巨頭」。
短短几年時間,就改變了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的生態。
歌曲傳播的成本降低,收益又有大幅的提升。
高成本、低收益的唱片製作,在這個音樂市場的變化中顯得越來越格格不入。歌手們紛紛轉型單曲型藝人,一首一首的發行單曲,發歌周期短、速度快。
甚至連曾經的唱片之王周杰倫都如此。
一張質量上乘的音樂專輯,在這個市場中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許多歌手標榜著「精心製作」的專輯,十首歌曲可能有七首都是filler,能讓人反覆循環的也只有一兩首主打。
甚至,有的專輯一首能完整聽完的主打都沒有。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數字音樂銷量大戰,粉絲們為了自家愛豆的數字專輯爆肝到飛起,但可能「數字專輯」也就兩三首歌。
音樂快餐時代,在之前習以為常的三四十分鐘的一張專輯都沒有耐心聽完,一首歌曲沒有迅速抓住耳朵,就立刻切歌。
李榮浩在自己的專輯中放置了一首4s的歌曲《貝貝》,可以說是一種獵奇心理的音樂實驗,但更多是對快時代的諷刺。
這些因素推動者音樂市場的改變,而市場又推動著大環境的革新。
專輯不再是人們聽歌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各類音樂軟體的日推和各種「音樂大V」的歌單。
一張唱片從intro聽到outro的時代,徹底和我們告別了。
唱片到底有什麼意義?它代表了什麼?
先來看一下製作一張唱片需要的成本。
唱片中歌曲的構成,作詞作曲編曲都需要付出精力和時間;
去錄音室錄音,配以專業的混音師,同樣也十分重要。
唱片的裝幀設計,專輯配置,也是專輯的重要組成部分;
甚至連金曲獎、美國音樂獎都有設立專門的唱片裝幀獎。
為了回本和賺錢,還需要大量的投入在專輯宣傳上。
這樣,一張唱片的從製作到發行的流程,才算完整。
每一環節都需要歌手和團隊事事上心,所以某種意義上,一張唱片就是一個歌手一段時間的心血。
所以歌手們為了證明「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會想盡辦法幫助自己的專輯大賣。
唱片銷量榜單,你方唱罷我登場,歌迷們為了讓自己喜歡的歌手登頂榜單,都在暗中較勁。
但那時,幾乎每張唱片我們都聽過。
喜歡周杰倫的也會去聽林俊傑,喜歡孫燕姿的也不排斥蕭亞軒的歌,五月天和蘇打綠的歌迷也經常分享聽歌心得。
唱片市場的競爭是良性發展的,歌手之間的銷量大戰為歌迷們貢獻了數不盡的好音樂。
那時也不存在刷榜的說法,銷量都是實打實的歌迷群體的認證。
歌手和歌迷的關係僅僅通過音樂來交流,喜歡你的歌曲,就會買你的唱片。
唱片大賣,達到白金唱片認證,甚至還要召開新聞發布會,感謝歌迷、感謝專輯製作人,正式而有紀念意義。
歌手本人對音樂的熱愛和虔誠,從他對唱片的態度也可見一斑。
現在,唱片專輯成為了歌手的附屬品,是構成這一身份中諸多環節的一環。
賣唱片,不再是單純的音樂目的。
粉絲拼銷量,給自己的偶像歌手締造一個又一個「數字奇蹟」,買專輯,為了可以參加簽售會和偶像握手。
偶像們或許也迷失了自己當初做音樂的初心,就目前來說,他們只需要熱度和流量。
歌迷和歌手,粉絲與偶像,在唱片時代前後,大相徑庭。
現在的流媒體時代,唱片被做成了數字專輯的形式,進入到了各種音樂app中。
一張數字專輯的價格2-20元不等,點擊——跳轉到微信支付/支付寶界面——輸密碼/按指紋——享受音樂。
一氣呵成的流程,放開音樂後,就切換到其他的app里,音樂成為了工作和生活的陪襯。
以前喜歡一個歌手,要離開家門,去到城市中為數不多的唱片店,在一排排貨架中找到自己心儀的專輯。
那時一張專輯的價格,可能抵得上好幾頓飯。不舍的付錢離開唱片店之後,要在路上反覆欣賞,回去第一時間放在cd里,全身心投入在音樂中。
似乎,我們現在聽音樂少了點唱片時代的儀式感?
儀式感,也還體現在很多方面。
那時聽歌,我們用手抄歌詞本,還要和朋友們比較誰抄的歌詞比較好看。
開玩笑的說,如果沒有歌詞本,可能至今都不知道周杰倫歌詞里唱的什麼。
聽英文歌,認真抄錄英文歌詞。英語課上,對出現在某首歌曲的單詞記憶猶為深刻。
現在有花里胡哨的歌詞圖片,隨意切換字體、切換背景,分享到朋友圈後就被拋棄到社交平台的大海中。
英語歌詞,各種音樂軟體也有做好的翻譯,某個單詞不認識切換到翻譯app就行,是真的方便了,可是記憶真的不如以前深刻了。
每年都會有無數的音樂從業者高喊「唱片已死」「音樂寒冬」,雖然唱片行業早已開始走下坡路,被流媒體取代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現在大多數人還在支持實體唱片的原因更多是出於情懷,就像電子書如此發達的今天,紙質書也仍然有大量且穩定的用戶群。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如試試用CD機放音樂,只有聲音,只有最純粹的音樂體驗。
不要讓那些唱片,徹底被埋進歲月里。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微信搜索關註: Qthe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