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為什麼會滅亡?起因只是一次不經意的人事變動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由非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王朝。不過,元朝雖然盛極一時,但其國祚卻不足百年。關於元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天災人禍、統治階層腐朽無能等等,但要說到具體滅亡原因,元朝後期一次不經意的人事變動卻可以說是罪魁禍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1333年,年僅13歲的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爾繼承皇位,是為元順帝。不過,當時元朝的大權並非掌握在皇帝手中,而是被右丞相伯顏所把持。
元順帝登基之初,元朝面臨的形勢並不樂觀,但還不至於到天下大亂的程度。然而,經過志大才疏的伯顏幾番瞎折騰改革後,元朝內部形勢急劇惡化,河南、廣東、江西等地都爆發了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最終,四處樹敵的伯顏被自己的侄子脫脫趕下了台,不久後死於流放的途中。
1340年四月,年僅26歲的脫脫接替了伯顏右丞相的職位。脫脫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上位後立即廢除了伯顏時期的諸多弊政,並推出了多項新的改革措施。1343年,脫脫主持修撰了《遼史》、《金史》、《宋史》,這為後世研究遼、金、宋三朝歷史做出了巨大貢獻。
1344年五月,脫脫「因病」辭官。之後幾年時間中,中國多地連年遭受自然災害,社會形勢愈發動蕩。更雪上加霜的是,連綿不斷的大雨使黃河河水猛漲,最終衝垮堤岸,泛濫成災。1349年,元順帝將脫脫召回朝廷,重新擔任右丞相之職。
脫脫重新上任之初就通過發行新紙鈔的辦法臨時解決了經濟危機。之後他又動員約17萬士兵和民夫,耗時7個月完成了黃河河道工程。不過,就在黃河工程進行的同時,淮河流域又發生了決口。無家可歸的農民在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的領導下,發動了「紅巾軍起義」。由於當時社會矛盾已經到了非常尖銳的程度,因此起義軍很快就發展成星火燎原之勢。
如果說之前脫脫的工作成就都是在行政方面的話,那麼接下來幾年時間中,他在軍事方面的統帥和調度才能將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脫脫創造了一個全國性的鎮壓「機器」,並能有效地將其控制住。他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建立與解散較大的軍事組織,並確保不會導致基層軍隊出現混亂局面。如此一來,軍權就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同時,脫脫在任用將領方面眼光獨到,元朝官軍在經歷了剛開始階段的失敗後,很快就取得了更多勝利。至於那些需要動員大規模軍隊的行動,脫脫則是親自參與指揮,以防止軍隊將領擁兵自重。
經過三年時間鎮壓,元末農民起義運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成功被元朝官軍收復。1354年,脫脫親自率軍攻打佔據江蘇的起義軍領袖張士誠。在脫脫的指揮調度下,元軍勢如破竹,很快就將張士誠軍包圍在高郵(張士誠政權的首都)城中,剿滅張士誠勢力幾乎只是時間問題。
在圍困張士誠的同時,脫脫還派出分遣隊,掃蕩了附近其他地區的義軍勢力。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這場來勢洶洶的農民起義運動即將要被成功鎮壓。
可是,就在元軍即將攻破高郵城時,戰場形勢卻發生了戲劇性變化:1355年1月7日,脫脫接到了一份簽署日期為1354年12月24日的詔書,元順帝下令罷免脫脫的兵權和一切職務,併流放到雲南。脫脫手下將領勸他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作為推脫。可脫脫卻說:「天子詔我而我不從,是與天下抗也,君臣之義何在?」出於對皇帝的忠誠,脫脫立馬交出了兵權。
元順帝為什麼要下達如此匪夷所思的人事變動命令呢?原來,就在脫脫率軍出征的時候,他的政治對手哈麻就整天圍著皇帝數落脫脫的各種不是,一會兒說他勞師費財,一會兒說他擁兵自重。久而久之,元順帝心裡也對脫脫產生了懷疑。於是,高郵城下的元軍就上演了臨陣換帥的一幕。
對元順帝來說,撤換脫脫似乎是個很正常的舉措,因為他以往也曾多次撤換過丞相,包括1344年脫脫的「因病」辭官。此前的這些人事變動都沒有對王朝內部產生過明顯影響,所以他自然不認為這次會有什麼不同。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脫脫的這次被罷免可以說是導致元朝滅亡的直接導火索。第一個變化立刻在高郵城下出現。由於脫脫在軍中威望極高,他含冤被流放極大打擊了元軍的士氣。高郵城下的元朝大軍人心惶惶,亂作一團。史書上對此的記載是「大軍百萬,一時四散。其散而無所附者,多從紅軍」。也就是說,元軍不戰自潰,其中有不少人都加入到了紅巾軍陣營。
另一方面,脫脫被撤換後,他經過數年時間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遭到嚴重破壞。沒過多久,元朝各行省的控制權都落到了地方長官手中,軍閥林立的局面開始出現,整個國家很快就陷入了失控狀態,元朝政府實際上成了一個只能控制京城及其周邊地區的地方政權,儘管在名義上它還保留著作為全國政權的正統性。
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同年八月,明軍攻克通州,直指京師。元順帝倉皇逃往蒙古,元朝滅亡。
參考文獻:《元史》、《庚申外史》
※拔都身為蒙古帝國宗王之長,為什麼不爭大汗之位?
※馬穆魯克騎兵究竟有多厲害?為何打得蒙古人從此再不敢西征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