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市場中國館:聚焦本土語境與國際選片
論壇討論現場
1905電影網訊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自開幕伊始吸引了來自眾多歐洲及海外電影人,電影節通過主競賽、導演雙周、一種關注、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等單元,用不同方式向國際電影人展現了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的文化和革新。其中,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攜手看電影國際共同設立的戛納中國館通過青年製片人推介、歐洲基金及國際選片人圓桌會議、導演論壇等活動讓海外電影人深入了解中國電影項目和電影人,也開啟了中國電影人通往國際之窗。
戛納中國館
法國時間5月19日,戛納中國館舉行了主題為「論壇:中國科幻與藝術電影創作中本土語境的探索」和「國際電影節選片人圓桌會議」活動,論壇由執導中國首部高票房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執導藏語影片《阿拉姜色》的中國著名導演松太加和憑藉首部長片處女作《春江水暖》入圍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單元閉幕影片的青年導演顧曉剛擔綱嘉賓,分享自身經驗和對電影拍攝的感受;多倫多電影節選片人Giovanna Fulvi、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選片人Benjamin Illois、愛丁堡電影節選片人Mark Adams、洛迦諾電影節選片人Julian ross、日本東京銀座電影節選片人、著名監製shozo Ichiyama(市山尚三)、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總監吳妍妍女士、看電影國際CEO楊瑩女士和6位入選本次青年製片人培育計劃的青年製片人,憑藉電影《西小河的夏天》入圍2015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青年導演創投優秀項目的青年導演周全、憑藉電影《蕎麥瘋長》入選2018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戛納製片人工作坊的青年製片人藤井樹及青年導演徐展雄,電影《未擇之路》導演唐高鵬出席圓桌會議並展開熱烈討論。
平衡與融合 中國電影本土語境下的類型創作
在已經過去的16、17日,通過「中國放映·未來」青年電影長片展映活動向本屆電影節觀眾進行作品展映的著名導演郭帆和松太加,以及長片處女作入選本屆 「影評人周」單元閉幕影片並將於22日進行展映全球首映的青年導演顧曉剛坐客戛納中國館,從自己的作品出發,為來自歐洲和海外的電影人分享了自己的拍攝經驗和對中國電影市場現狀的看法。
執導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並在中國獲得高票房和強口碑的導演郭帆從《流浪地球》拍攝初衷到中國電影工業化,進行了乾貨十足的分享。他坦言創作《流浪地球》的過程中最糾結的是「中國的科幻該如何呈現,該具有怎樣的形態」並分享了他在創作過程中尋找這種呈現方式和意識形態的經驗。一切從他在2016年赴美國舊金山參觀全球最大電影特效製作公司工業光魔(全稱: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簡稱:ILM)開始,他在和對方講述《流浪地球》項目後發現這個製作過《星球大戰》等300多部影片的特效公司的兩位視效總監對《流浪地球》十分感興趣,而興趣點有兩個:一是面對同樣的地球危機背景,西方人製作科幻故事的思路是「選擇離開並尋找新家園」,中國人卻「帶著地球流浪」,郭帆認為這樣的認知差異源於東西方長期以來積澱的文化觀念不同,並調侃道因為中國高昂的房價導致中國人對「房子」的考量永遠是第一位的。所以,對土地有著幾千年深厚感情的中國選擇「流浪地球」的方式恰好是一種獨特的自我表達;二是針對100多萬人組成的救援隊,郭帆坦言中國與西方不同,沒有超級英雄概念,而「救援群體」選擇源於他看到的一張消防隊員在火場逆流而上的照片,深受感觸,他認為在中國本土語境下,更注重「普通人」在極端情況下的個體反應和當下決定,這些才是導致事件走向的關鍵所在。
左起郭帆、顧曉剛、松太加
郭帆導演認為中國本土文化作為科幻電影內核好比一個人自己的靈魂,而影片的拍攝和呈現手法則如同人的外形,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的美學發展歷程沒有經歷工業革命,所以中國科幻呈現出的視效狀態會抹去工業帶來的「冰冷感」,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中國文化和韻味、可以拉近影片和觀眾距離的親切感。由此提及電影工業化話題,在此前展映的映後交流中他就提到了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和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差距,製作差距大概是25—30年,特效差距大概是15年,而中國電影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工業化缺失,就此他分享了自己正在進行中的計劃:即總結《流浪地球》拍攝4年歷程的經驗和教訓,為中國科幻電影工業體系的搭建貢獻一份薄力。
聚焦家庭、親情題材的導演松太加坦言自己的創作過程更加「向內」,從創意搭建到劇本撰寫再到尋找投資完成製作,是更為作者個人表達的創作模式,相較於《流浪地球》從2人到7000人團隊,在拍攝中不斷學習的情況,《阿拉姜色》的拍攝顯得尤為迅速和個人表達。
松太加發言
而青年導演顧曉剛則表示自己的《春江水暖》相對於注重探索未來的《流浪地球》而言,更加關注當下,由一幅名為「千里江山圖」的古代名畫作為美學根基,《春江水暖》題材上更加類似日本電影《東京物語》,希望通過普通家庭故事面向觀眾,以「城市不變但視角會轉變」為拍攝手法,力求在家庭和親情故事中抽取青年電影人對社會和現實的關注,並最終通過電影語言進行呈現。
顧曉剛發言
三位導演和現場來自歐洲等海外電影人進行了熱烈討論,有觀眾問到郭帆導演分享中提及的中國電影工業要在「窗口期」迎頭趕上?他坦言:「窗口期是他在拍攝影片時提出的個人感受,以中國武俠電影為例,這類影片曾經有15—20年時間風靡好萊塢,此後好萊塢電影工業開始學習中國動作指導、特技並很好的融合到好萊塢電影中,從而更加拉近自己影片和中國觀眾的距離,而中國也要學習這種補足不足的精神和態度,努力追趕工業不足造成的缺失。
一位法國電影人問及導演是否覺得歐洲和美國的發行公司是否在關注中國的電影市場,郭帆導演說:「這位提問的法國導演正是17日流浪地球展映時誤打誤撞進入影廳的觀眾,但觀影后她對影片的評價很高。所以希望歐洲和美國的發行公司像《流浪地球》展映當天誤入影廳並獲得驚喜的法國電影人一樣,有一天會『走錯門』並提出今天大家提出的問題。」
有觀眾提及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未來走向和感受,郭帆導演說:「不同類型電影在全球範圍內走勢是不斷起伏的,而如何篩選我們自己要做的題材和劇本的首要考量是『好故事』,以及題材是否具有本土化特徵,充分發揮中國的文化優勢,做有我們自己標籤的電影作品。」松太加導演表示:「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藝術電影,電影拍攝其實是一種創作者態度,從面向觀眾到背向觀眾,無論哪種形式都能完成電影藝術語言的探索和推進。」青年導演顧曉剛則覺得:「藝術電影在中國的生存環境是樂觀的,是自然生長積極向上的,一直參與獨立電影製作的經驗告訴我,越來越多的獨立影展、傾向個人表達的電影不斷面向觀眾和被接受,包括一些紀錄片的票房成績都能說明中國藝術電影不斷好轉的生存環境。」
現場一位海外觀眾提出「你們在創作故事的時候對國內觀眾非常重視,如何為國際和海外觀眾創作?」對此,顧曉剛導演用自己家鄉及父母的經歷為例,說:「我的父母是開飯店的,我故事的創作初衷就是父母的經歷,平時我們會招待外地的朋友去家鄉,我父母會準備家鄉特色的食物招待朋友,回到這位的問題上,我覺得對待海外觀眾中國電影人就像用家鄉最有特色的『食物』(電影)去招待他們一樣,這是對海外觀眾最大的禮遇。」稍後郭帆導演對提問觀眾進行幽默解讀「顧導的意思是請您去家中坐客,用美食款待。」使得現場氣氛掀起一個又一個小高潮。
同一位觀眾還針對《流浪地球》向郭帆導演表示:「《流浪地球》的故事很普世,其中的父子關係等,如果剪輯風格更加世界化一些會更好,現在的剪輯風格看起來是個中國故事。」對此,郭導用「謝謝」報以回應,而另一位法國電影人則持有不同觀點,她覺得:「《流浪地球》是我看過的第一個中國科幻片,我覺得電影最重要的是抓住自己文化里獨有的東西,而非盲目學習別國文化。《流浪地球》的剪輯一點兒沒問題,非常好,凡事用美國標準套用其實很沒道理。」
從拍攝經驗到電影工業,三位導演通過論壇形式讓海內外電影人與中國電影工業現狀更加貼近。
進入國際視野 國際選片人稱「無鐵則」
19日下午在戛納中國館舉行的國際選片人圓桌會議,邀請來自多倫多電影節選片人Giovanna Fulvi、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選片人Benjamin Illois、愛丁堡電影節選片人Mark Adams、洛迦諾電影節選片人Julian ross、日本東京銀座電影節選片人、著名監製shozo Ichiyama(市山尚三)到場為中國青年人及青年導演分享各大國際電影節選片準則和策略。
多倫多電影節選片人Giovanna Fulvi說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多倫多電影節的多元化體現在入選電影節的影片類型很多、空間很大,電影節有長片、短片、特別展映和大師對話等單元,作為選片人她負責在世界四處尋找適合電影節的片子,主要聚焦東南亞和南亞電影,尋找反應當地工業和地區發展的電影。
圓桌會議現場
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選片人Benjamin Illois提及「導演雙周」單元有50年歷史,單元沒有固定選片標準,呈現驚喜和特別是他們最為關注的,以去年的《冥王星》和今年的中國影片《活著唱著》為例,看過該單元影片的人就能感受到「導演雙周」的選片標準;愛丁堡電影節選片人Mark Adams也表達了在愛丁堡電影節73年的悠久歷史中,選片時不會注重大規模的首映落地,而是更加傾向於創新,即發現新潮流,聽到新聲音;洛迦諾電影節選片人Julian ross表示每年在瑞士舉行的洛迦諾電影節歡迎青年電影人作品,他們還特別為實驗性短片設置單元,他們希望尋找具有活力、不同表達、創新模式的電影;日本東京銀座電影節選片人shozo Ichiyama(市山尚三)則主要關注亞洲電影,除了主競賽單元他們也支持獨立電影,正在進行中的是一個支持新人導演和編劇的單元,並積極邀請中國電影人通過官方網站申請進入。
圓桌會議現場,青年製片人王東輝問及「選片人多久來一次中國」,對此,Giovanna Fulvi表示她一年來兩次中國,分別在4月和6月,她期待能夠更多的看到影片本身,並表示多倫多電影節的官方選片截止日是六月初。
Mark Adams表示愛丁堡國際電影節不是很注重電影首映,所以更傾向於看到完整成片,至於選片標準其實是非常主觀化的,他更傾向於能夠感染選片人情緒的影片;Julian ross表示洛迦諾的選片團隊還在磨合中,正在探索彼此新口味,希望可以儘快將這種選片「準則」同步給各國電影人;shozo Ichiyama(市山尚三)覺得提交電影人自己滿意的版本是最關鍵的,如果能在截止日前看到成片自然是最好的。
同時,針對選片時段和商業片定義,各位國際選片人也和在場的青年電影人展開討論,圓桌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每位電影人都有所收穫。
無論是導演論壇分享亦或是國際選片人圓桌會議,戛納中國館力求從電影製作到發行再到最終呈現,邀請業界不同領域專家交流探討,為青年電影人提供幫助,也為國際電影人了解中國提供平台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