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槍騎士還是弓騎兵?西涼軍強悍的秘密,原來在這兩個小物件上

是槍騎士還是弓騎兵?西涼軍強悍的秘密,原來在這兩個小物件上

銀甲長槍,獅盔獸帶,英俊年輕的將軍跨坐在雪白駿馬之上,身後是排山倒海般的鐵甲騎兵。他們高呼口號,殺向正在渡河的敵軍。對面的大將看見如銀河瀉地的鐵騎,竟坐在凳子上不知如何是好。亂軍之中,鐵騎左衝右突,直指敵方首領。

千鈞一髮之際,一群牛羊牲畜闖入了戰場,這才擋住了騎兵們的鐵蹄。在另一邊,殘存的部隊撤回河流的另一邊,死裡逃生。但連同首領在內,人人心有餘悸。這一位大將,就是正在西征途中的曹操,曹孟德。而對面的鐵騎,便是馬超所親自率領的西涼騎兵。

一、西北大漠,緣起之地

不論在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在當時,西涼一地的騎兵戰鬥力之強都是毋庸置疑的。那麼這支騎兵在歷史上究竟是怎麼樣的呢?為什麼在三國之後便幾乎再沒有聽聞他們的大名?今天就與大家回到大漠孤煙的西涼一探究竟。

涼州,是漢代設立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它位於今日的甘肅、寧夏一帶。此地雖在西漢便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但其主要的居民一直都是氐族人、羌族人。塞外民族的戰鬥自然不言而喻。此外,這裡多產良馬,使得這裡成為了優秀的騎兵兵源地。在東漢中期的記載中,有關於此地騎兵驃勇的記載。"今虜皆馬騎,日行數百,來如風雨,去如絕弦",如風雨又如離弦之箭,足可見其馬匹速度之快。而西涼軍,也正因此才具備了傲視群雄的戰力。

提到漢末三國的西涼軍,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馬超。但要追溯其源起,就不得不先談及另一個為人唾罵的名字:董卓。

董卓幾乎一手打造了這個割據一方的"西涼騎兵"。出生在西涼的他,年輕時好行俠仗義,與當地的羌人首領來往密切。後來又鎮壓過當地的叛亂,可謂與涼州一地的居民打過很多交道。深諳馬背民族戰鬥力的他,招募了不少羌人、匈奴人等塞外居民進入自己的部隊,構建起強大的騎兵力量。董卓入京時帶去的三千兵馬,正是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之中既有長期戍邊的涼州漢人步兵、也有西域馬背民族組成的騎兵。

在三國志的鄭渾傳中提到:當時天下的勇士,也就是并州人、涼州人、匈奴人、湟中人和西羌人的。在把持朝政後,董卓誘使并州刺史丁原的舊部前來投奔。這個人就是他最器重的武將:呂布。丁原死後,并州大部分兵馬被董卓所並。將天下精兵大半納入麾下的董卓,便有了把控東漢朝政最硬的資本。

可惜的是,董卓的暴政和縱容使得這支部隊軍紀渙散,最後漸漸走向衰頹。在他死後,麾下的西涼勢力也四分五裂。呂布和并州軍的部隊大多脫離。原本的西涼軍則分為董卓系和非董卓系兩派。董卓系由其舊部李傕、郭汜、樊稠帶領,非董卓系則由韓遂、馬騰率領。

二、分崩離析,敗於離間

就在董卓死去的公元192年,那支足以匹敵關東聯軍的西涼軍失去了向心力。在涼州,馬騰組建了涼州義軍。而李傕、郭汜、樊稠則聚眾十萬控制關中一地。為阻止李傕及其部下的暴虐之行,在194年,馬騰與韓遂一起受命率領西涼義軍前往長安。

隨後,他帶領的西涼義軍和李傕的西涼軍打了一場,遺憾落敗。悻悻回到涼州之後,他便依據與先前交戰的經驗,潛心訓練部隊,成為了西北地區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在李傕、郭汜被誅殺後,馬家西涼軍成了西涼軍的末支。

這支馬家西涼軍的高光時刻,發生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當時曹操西征,馬超與韓遂組成聯軍,率領著這支以騎兵為核心的西涼軍抵抗曹魏。在當時,魏軍諸將十分畏懼馬家軍的長矛。他們在討論戰術的時候,甚至直言"關西兵強,習長矛,非精選前鋒,則不可以當也"。這麼看來,當時西涼兵的戰法,或許與馬其頓方陣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如此突擊,魏軍一度難以應付。見如此情形,曹操甚至不放心曹仁指揮,轉為親自上陣。而在三國演義中,馬超殺得曹操再次上演了"割須棄袍"的情節。

不過與前輩們一樣,這支西涼軍也敗在了戰場以外的地方。由於曹操的離間計,使得馬超與韓遂反目成仇。西涼軍的戰鬥力就此大打折扣,並最終失利,丟失了西涼要地。這也不是西涼軍第一次吃了內部紛爭的虧了。論單支部隊的戰鬥力,當時的西涼軍無人能望其項背。但是,內部不合、互不為謀,讓他們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集團作戰。

失去了涼州的馬超帶領僅剩的西涼軍,先是投奔張魯,最後來到了佔據西蜀的劉備帳下,被封為五虎將軍之一。此後,這部分西涼軍作為蜀漢軍隊的一部分,參與了蜀漢的諸多軍事行動。如馬超率兵君臨成都城下,逼得劉璋投降。在漢中之戰時,馬超也憑藉著自己在涼州邊陲的威望,策動了七萬氐族人響應劉備的行動,牽制住曹軍的主力。

三、西涼鐵騎,皮甲上身

在兵種的詳細配置上,更有人說馬超帶來的西涼鐵騎是當時為數不多的重騎兵。到底西涼軍是一支怎麼樣的騎兵呢?是不是類似西歐中世紀時那種通體鐵甲的重裝騎兵呢?也許通過史籍和考古出土文物,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對於重騎兵的定義,有人認為取決於作戰任務、有人認為取決於其攻擊方式。在這裡,我們取前者,即由其裝備來決定,特別是馬匹的防具。在通常的印象中,重騎兵的一大特點在於:馬匹也會披上鎧甲,從而無所畏懼地衝鋒陷陣。那麼東漢至三國時代,有沒有這種給馬用的防具呢?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或許與大家的想像有些出入。

曹操在《軍令策》中,曾寫到:"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由此,來證明了他與袁紹之間實力的差距。也可看出,當時的馬匹已經有防具,但是產量不高。這些足以證明,東漢時候已經有了專門提供給馬匹用的防具。只是很可惜,這些防具未必是小說里的閃亮亮的鐵甲,而更有可能是皮甲。

那麼,西涼騎兵是否就如演義中所說的那樣揮舞著長槍沖向敵軍呢?也未必。首先,騎兵如果要用長兵器沖入敵陣纏鬥,需要良好的馬鞍和馬鐙來保持穩定。特別是需要高橋馬鞍以及雙馬蹬。在曹魏時期雖然已經有了高橋馬鞍和馬鐙,但雙馬蹬卻未必出現在此時。

因為現今雙馬鐙普遍裝備是在公元4世紀晉朝的時候了。此外,在現今已發掘的漢墓中出土的馬鐙多為單只,而非成雙。雖然單只的馬鐙雖然有利於騎兵上馬,但還不能滿足士兵在馬上作戰的需求。

加之正史中西涼騎兵對曹軍的戰例也有所描寫。馬超率領步騎突襲時,是一邊衝鋒一邊在放箭,以至於"箭如雨下"的。說明當時西涼騎兵的主要作戰方式很可能還是以騎射和騷擾為主,而不是騎馬長時間纏鬥。當然,也不是說沒了馬具就不能馬上作戰,但是這對於騎手的技術要求非常嚴苛。一支軍隊里能做到這一點的,大多不是精銳便是將領了。

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三國時代結束後,"涼州"也不再作為西北大漠的代稱,"西涼軍"也隨之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不過,該地區至宋朝,乃至現在都是重要的良馬產地。從這個角度而言,"西涼騎兵"又並非完全銷聲匿跡。

同時,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昔日塞外的西域,也漸漸融入到了中原王朝的文明當中。當我們現在回首古人的時空觀念,彼時的"邊陲"之地,已然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一部分。這些塞外的風情,在絲綢之路的聲聲駝鈴中,流淌進了屬於每一位華夏兒女的歷史記憶中。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

《宋史·卷一百九十八馬政》

《三國志·武帝紀》

宋魯彬·《中國古代突騎研究——以秦漢至南北朝為中心》

薛海波·《試論東漢中後期羌亂中的涼州武將群體》

朱子彥 呂海波·《論漢魏之際羌胡化的涼州軍事集團》

王希恩·《漢末涼州軍閥集團簡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協虎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僅因一道菜沒吃完,他便手刃親生兒子,最後還在皇帝面前引刀自盡
二戰結束後,此國老兵找總統要補貼,結果被射死在總統官邸門口

TAG:協虎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