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與德國海軍的大決戰:為什麼會有這場日德蘭大海戰
舉世矚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時,就已經超越了以往的戰爭模式,不再以一兩次投入有限資源的戰役來決定國家間的勝負,而是變成了動員國家一切資源以支撐戰爭需要的總體戰。因此,獲取必要的戰爭資源,已成為了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在二十世紀初的物質條件下,哪一方奪取了制海權,哪一方就掌握了戰爭取勝的鑰匙。
眾所周知,英國是幾個世紀中的頭號海洋霸權大國,其海軍力量舉世無敵,具備全球性戰略打擊能力,一如後來的美國。而德國則是後起列強,追趕的勢頭很猛,至二十世紀初期在綜合力國力方面已經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大國和第二經濟大國。可是,在海軍建設方面德國卻屈居英國之後。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雄心很大,企圖稱霸全球。然而德國的地緣態勢卻很不給力,國家海岸線局限于波羅的海和北海一隅,其中波羅的海位置偏內被四周國家環抱,只有北海方向能直面大洋。這種地緣環境決定了,只要英國海軍封鎖北海外圍,德國海軍就是一個旱鴨子,永無出頭之日。
說到德國海軍,那實力可不弱。經過威廉二世主持下發奮追趕,充分發揮了德國工業化的威力,至一戰爆發前夕,德國海軍已非吳下阿蒙。其著名的公海艦隊擁有主力戰列艦24艘、戰列巡洋艦5艘、輕重型巡洋艦11艘、驅逐艦63艘,共計各種大小水面戰艦103艘,總排水量超過70萬噸,艦上裝備300毫米以上大徑火炮244門,已經發成為僅次於英國海軍的世界第二大海軍。
英國則非常清楚德國海軍的巨大威脅,其戰略計劃死死咬住德國的軟肋,從戰爭一開始,就動用強大的海軍封鎖了北海。英國海軍擁有無畏級戰列艦28艘、戰列巡洋艦9艘、輕重型巡洋艦34艘、驅逐艦80艘,總計各種大小水面戰艦151艘,總排水量超過125萬噸,艦上裝備300毫米以上大口徑火炮334門,實力更勝德國海軍一籌。
德國公海艦隊以北海東岸的威廉港為海軍基地,整天面對著北海外的茫茫大洋發愁。這北海夾在英倫三島和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之間,東西寬600多公里,南北長900多公里,基本上是一個陸緣海。德國在北海擁有的海岸線並不長,出口也非常狹窄,英國海軍艦隊就在北海中不停巡航,嚴密監視威廉港的動向,死死鎖住了德國海軍通向大西洋的道路。
德國海軍如果不能殺出北海,就無法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不能從海上獲得各種寶貴的戰略資源,也就難以支撐消耗巨大而面臨長期化的戰爭。可如果要向北海突擊,就必須同英國海軍展開面對面的決戰,勝負殊難預料。從威廉二世到德國海軍高層都知道己方實力不濟,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都不願意下此豪賭。無奈之餘,德國海軍只好採取所謂的「無限制潛艇戰」,用游擊戰方式向英國海軍報復。
這種情況註定不能長期維持下去。到了1916年,西歐戰場爆發了空前慘烈的凡爾登戰役,德國的國力達到全面緊張程度。為了配合陸軍作戰,威廉二世下了狠心,要求德國海軍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痛擊英國主力艦隊,奪取制海權,並進一步獲得必要的戰爭資源。
於是,驚心動魄的日德蘭大海戰,世界海戰史上最後一次以巨艦大炮決定勝負的大洋廝殺,便悄悄拉開了帷幕。
※解放軍一個步兵連攻得猛守得住,戰鬥一天殲滅越軍120人
※狹路相逢勇者勝,志願軍一個團20分鐘戰鬥殲敵486人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