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唐宋八大家之首原來不是韓愈,而是他
很多人說,「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韓愈,無論憑資歷還是論思想,無人能出其右者。其實,韓愈一生頗為坎坷,如果論當時的影響力,單純靠他發起古文運動或許產生不了深遠的影響。
01
蹉跎的韓愈
公元813年,已經45歲的韓愈仕途上依舊不得意,於是在那年年初寫了一篇名為《進學解》的文章。文中這句「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真的是表達了其懷才不遇的不滿。
19歲時他參加了科考,然後連續三年不中。終於在公元792年的那次科舉中,他考上了名次。那年一同考上的學子中,有很多在後來成就了一番事業,那一榜在當時也被稱之為「龍虎榜」。
可是考上並不代表迎來了人生巔峰,由於吏部沒有安排工作,韓愈在長安足足困居了八、九年的時間,最後落魄到靠人資助才能艱難度日。
可是時間一長,親戚朋友也不可能總是接濟。韓愈沒有辦法,只好前往最不願去的藩鎮當幕僚,只為養家糊口。在當了4年的幕僚後,吏部終於想到還有韓愈這麼個人,於是安排到國子監任職。
在那裡他寫了著名的《師說》,批判當時以拜師為恥的風氣,廣收弟子,同時發起了古文運動。此時「龍虎榜」的那幫同年,佼佼者們已經可以上朝直接與皇帝對話了,最出色的李絳在宰相和節度使的位置上浮浮沉沉好幾番。
年近半百的韓愈想想別人再想想自己,怎麼可能不抑鬱?在一腔不得志中,他寫了《進學解》。這一篇不長的文章,竟有十幾處後來被提煉出了成語,足見這篇文章的魅力。隨著文章名聲大噪的自然還有作者韓愈,此時宰相李絳才想起來還有這麼一位同年。
於是李宰相與同事們一商量,既然韓愈如此有才就讓他編著史料吧,從此韓愈總算是有了上朝的資格。李絳讓韓愈的仕途進入了快車道,後者不僅當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甚至還立過好幾次戰功。
不過在他的文學和思想成就之下,這些仕途上的成就都被歷史掩蓋掉了。
02
古文運動
隨著韓愈官職的節節升高,其推動的古文運動影響也越來越大。他提倡先秦和西漢的文風,反對當時浮華的駢文;主張復興儒學,排斥佛教與道教。
這如同舉起了一套可攻可守的武器,既為儒家學子宣傳思想,又可以反映現實矛盾。因此古文得到了很多青年學子的推崇。同時韓愈還積極舉薦人オ,比如孟郊、賈島、李賀、張籍這些傳世的名字都曾得到過韓愈的幫助。
可是好景不長,韓愈的性格註定無法太平度日,一篇《諫迎佛骨表》又成為了傳世文章。他反對佛教也就算了,偏偏要對皇帝進行人身攻擊,說不信佛的先古帝王可以壽命遠長,凡是信佛的皇帝都活不長久。
皇帝沒打算慣著他,大筆一揮,一張聖旨直接將其貶到了南方荒蠻之地,韓愈也只好長嘆一聲:「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從此雖有韓門弟子為其吶喊,可是影響力也在長安周邊而已。
此時的柳宗元已經在永州生活了十多年,期間創作的作品已經傳遍天下。如果說韓愈官運亨通之後讓更多人知道了他的古文運動;那麼仕途更強盛的柳宗元選擇支持古文運動,才讓其在全國產生了影響。
03
柳宗元
說起來韓愈和柳宗元還當過同事,他倆一同當過監察御史。只不過韓愈寫了一篇《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對長安大旱的情形說了大實話,從而迅速結束了自己御史的職務。
《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發表之前,韓愈曾對柳宗元和劉禹錫抱怨過當政的王叔文。但他不知道是因為這篇大實話才讓小心眼兒的王叔文貶了自己的官;相反,他以為是柳、劉泄露了自己的抱怨才導致貶官的。
所以在去陽山當縣令的路上,韓愈做了一首名為《赴江陵》的詩,裡面說到: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或慮語言泄,傳之落冤讎。
後來王叔文集團被壓制,已經進入決策層的柳宗元、劉禹錫紛紛被貶,對此韓愈並沒有多少同情心,反而有些幸災樂禍。
正如恩格斯所說:「偉大的靈魂總是相互吸引。」重新迎來事業高峰的韓愈在關注民生、批判現實方面與柳宗元不謀而合,而且雙方都主張用文章發聲。
兩個人一個在柳州、一個在長安互相通信,同時還拉上了劉禹錫。三人討論最密切的就是關於哲學中命運和客觀規律的辯論。單純從思想上說,劉禹錫的思想更為成熟,隱約有了唯物主義的味道。
從寫《永州八記》開始,柳宗元的心態開始慢慢轉變,這段時期他創作了不少作品,涉獵範圍廣泛,內容多樣。與韓愈文章的正襟危坐不同,柳宗元的文章比較輕鬆,更容易增加閱讀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韓愈的不足。
再加上他曾經進入帝國政策中樞,名氣遠比韓愈要大得多,可以說柳宗元的推動才是真正讓當時全國讀書人意識到「古文運動」的意義。
不管如何,韓愈、柳宗元已經名列「唐宋八大家」,雖然他們在世的時候理想蹉跎、仕途慘淡,但是他們的思想光輝照耀了後世。當年那些鮮衣怒馬皆被歷史車輪掩蓋,只有寧靜致遠才能流傳萬世。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李金鍚 編輯:吃硬碟吧、小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下的君士坦丁堡
※卿本亂室佳人,愛誰誰,就這德行
TAG:魚羊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