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什麼是白茶?如何保存白茶?

什麼是白茶?如何保存白茶?

一、晨起喝白茶,喚醒一天活力

人體在經過一晚上的新陳代謝,消耗了大量的水分,且血液的濃度大,早起時飲一杯白茶,不僅可以在乾燥的深秋及時補充水分,而且還可以稀釋血液、防止損傷胃粘膜,十分有利於身體健康。由於白茶中富含的咖啡鹼具有興奮作用,可以在慵懶睏倦的早晨品一杯白茶,喚醒一天的活力。

如果早上時間太匆忙,沒有時間坐下來品嘗白茶,可以掰下一粒曬白金老白茶,一粒一泡,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了早起時給自己泡一杯白茶。用每天這恰到好處的時間去細品一杯茶湯,自是舒適自在也休閑放鬆。

二、品一杯溫熱的白茶,不緩不慢

白茶與在其它茶類相比多的就是簡單、自然,這份獨特的氣質讓白茶獨樹一幟,從採摘、晾曬再到烘乾,從清淡的新茶到醇厚的老茶,白茶一步一個腳印,不緩不慢,品茶時也自該從容不迫,摒棄浮躁!

而今天氣漸冷,應切忌飲用冷茶,會有傷脾、胃和聚痰的副作用出現,而喝過熱、燙嘴的茶,會對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強刺激,都說喝溫茶可以使人體的「火氣」因茶的涼性而下降,陳年老白茶降火效果更佳,悠閑的時候煮一壺老白茶,不疾不徐,等到合適的溫度再慢慢品味,不失茶人應有的風度。

三、白茶宜常飲,不宜間斷

白茶具有降火消炎、美容養顏、三降三抗等功效,喝白茶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因此白茶宜常飲,不宜間斷。只有細水長流方可品鑒白茶不同的滋味,從白毫銀針到壽眉,從淡雅的新茶到老茶,也只有時間才能帶我們領悟白茶特殊的魅力!

讓自己忙碌的身軀在一盞白茶的時間裡修養放鬆,只需將全副心思靜靜地沉浸在茶湯之中,感受茶的香氣、口感和韻味。從忙碌中停歇,在健康時養生,喝白茶的好習慣就從這裡養成。

在中國的六大茶類中,白茶是工序最簡單的一種。沒有複雜工藝,不加以過多人工干預,白茶呈現出的,是最接近自然的鮮甜口感。水靈靈的茶葉摘下來,經過日晒或陰乾,自然萎凋然後乾燥,就成了白茶。

什麼是白茶

大多數人常常把安吉白誤認為白茶,但他其實是綠茶啦,只不過因為芽葉皆白,才被冠以「白茶」之名。

而六大茶系中的「白茶」,其實是以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來區分的。茶青採摘下來後經過晾曬或陰乾,自然萎凋,乾燥或文火微焙,輕微發酵而成,這樣的茶葉,就被稱為白茶。

萎凋中的茶葉

白茶的加工工藝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步:採摘—萎凋—乾燥—保存。劃重點啦:萎凋!這一工藝是白茶區分於其他茶類的重要工藝,記住這個詞出去蹭茶也可以免得受行家笑話啦

白茶簡單的製作工藝,也讓它的茶毫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許多茶葉都有茶毫,但經過種種工序,難免脫落。而白茶在製成之後,依然能滿被茸茸白毫,根根分明,泡水之後更是剔透晶瑩。

當然這白毫的用處可不僅是好看啦,它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能為茶葉帶來一種獨特的「毫香」,如雨後草地一般鮮靈,帶來淡淡的回甘。

不過由於白茶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也往往使一些喝慣普洱、烏龍等滋味較重的老茶客對其愛不起來,畢竟吃慣了「紅油火鍋」,清湯寡水就抓不住舌頭了。但對於大多數剛接觸茶的朋友來說,喝起來「有點甜」的白茶反而更容易讓人接受。

白茶的分類

白茶雖然近幾年才在國內得到發展,但是其白茶家族依然很熱鬧~剛入坑的朋友往往會分不清楚,現在小編就幫您捋一捋:

1.按採摘品級分: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

2.按產地分:政和白茶、福鼎白茶、雲南白茶

3.按照新舊分:新茶、陳茶

4.按照形態分:散茶、餅茶

舉個栗子:政和-白牡丹-3年陳-餅茶,這樣說才叫懂行。

上文我們提到白茶滿披白毫的特點,茶毫一般出現在嫩芽或嫩葉上,茶葉越嫩,白毫越多,而白茶的等級劃分也與之相關。

頂級的白毫銀針全是嫩葉,毫香自然顯露,其次是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白牡丹,再次是以葉片為主的壽眉。

人們通常以為白茶的銀針、白牡丹、壽眉是三個等級,其實並不嚴謹,特級的壽眉其實比二級的白牡丹的價格、品質都要好。但理解為等級高下的排列,一般倒不會錯得太離譜。

從銀針到牡丹,再到壽眉,同等級別的情況下,價格依次從高到低,口味依次從清甜到濃厚。新下來的白茶是甜的,從舌尖一直到喉底,從唇齒一直到心間。好的白茶有明顯的水果香氣和淡淡的花香,茶湯乾淨自然,嗯~彷彿山林間的純凈空氣就在鼻息之間。

像現在我們市面上常見的白茶品種多以福鼎大白和政和大白為主,俗稱「南路」、「北路」。因為產地和製作方式的不同,逐漸形成了以福鼎大白為代表的「北路」和以政和大白為代表的「南路」,在外形、滋味上風格迥異,各有千秋。

白茶的保存

大家都知道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的說法,所以許多老茶客多有存茶的習慣,拿到新茶往往都會放置一段時間再喝。另外也不乏有一些選擇收藏白茶的朋友,所以白茶的存儲就顯得至關重要!

那麼究竟怎樣的存儲方式才最讓人放心呢?小編下足了功夫看了無數資料,其中避光、防異味、防潮、常溫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辭彙,直指白茶轉化過程的控制問題。再往細緻的方面講,還涉及到存儲的地域和時間問題。

總的來說,其實大家只要搞清楚根本道理,白茶存儲的方式完全可以簡單化,做到信手拈來。

白茶轉化的過程,就是其內含物不斷分解、再反應組合的過程。外部條件可以加速、放緩、豐富甚至破壞這一過程。

一般來講,三到五年的白茶口感最好,所以在前三年的存放過程中,資深茶友偏向於在南方建倉,加速轉化,三年之後轉移到北方,放緩轉化。通過對轉化過程中外部條件的把控,達到最佳轉化效果。

有些茶葉,隨著時間流逝,會產生奇妙變化,而這正是茶的迷人之處。

而我們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陪伴一款茶走過由新變老的歷程,嘗到它微妙的成長與變化,想想也是很動人呢!

當我們喝白茶的時候,都可以感覺絲絲甜味,或鮮甜或甘醇,回甘綿柔,韻味悠長,那麼為什麼白茶喝起來是甜的呢?

茶葉中的呈味物質

茶中的苦味來自於嘌呤類物質(以咖啡鹼為主)

茶葉所含有的嘌呤物質中,咖啡鹼是主要的呈味物質,表現為苦味,遇熱易揮發,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含量明顯下降,茶葉乾重中生物鹼占其2-5%,主要成分為咖啡鹼,隨著葉片的成長而增加。

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花青素,呈苦味,隨著葉片的成長而增加含量,夏茶中花青素含量相比其它兩季更高。

茶中的澀味來自於茶多酚

茶葉中的澀感來源於茶多酚,在乾重佔有25-30%的分量,隨著葉片的成長而減少。茶湯中含有豐富的兒茶素,酯型兒茶素表現為苦澀味,具有收斂性強的特點,其中夏茶含量最高。

茶中的甜味來自於氨基酸和糖類

茶葉中含有單糖和低聚糖,如葡萄糖、果糖、鼠李糖、半乳糖、麥芽糖和蔗糖等,是茶葉甜味物質的主體部分;

甜味的氨基酸;

兒茶素生物合成的中間產物二氫查耳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香豆素的異構化合物等。

白茶的甜味從何而來?

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豐富

白茶在萎凋過程中,活性酶水解茶葉中的蛋白質,生成具有鮮味和甜味的氨基酸,白茶的萎凋時間長短也會影響氨基酸的含量,隨著萎凋時間的增加,氨基酸含量趨於增加。

白茶的生長環境有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其富含礦物質,而白茶本身就富含多糖、雙糖、單糖類物質,單糖、雙糖屬於可溶性糖,是構成白茶茶湯甜味和粘稠度的重要物質。

常飲白茶,促進血糖平衡

白茶口感甜潤,卻並不會影響它促進血糖平衡的功效,白茶因其製作工序簡單的特點,保留了含有人體所必須的活性酶,若長期飲用白茶可以提高體內脂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的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分解體內血液多餘的糖分,從而來促進血糖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牡丹 的精彩文章:

白茶是個寶,能防治夏季百病
這四種茶葉,難喝還有毒

TAG:白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