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舌尖上的AI:不僅比你會吃辣,還能「997」瘋狂試吃

舌尖上的AI:不僅比你會吃辣,還能「997」瘋狂試吃

在吃辣這方面,無論是不怕辣的江西人還是辣不怕的湖南人,亦或是怕不辣的四川人,可能都要對這個機器人甘拜下風。

華盛頓州立大學近日一項研究發現,跟人類相比,電子舌頭(e-tongue)對食物的辣味感知要準確得多,可能會是更高效稱職的「試吃員」。 研究團隊以 5 種辣度不同的芝士乳酪進行測試,發現真人試吃員能輕鬆分辨出中等濃度的食物辣味,但在低濃度和高濃度區間卻「味覺失靈」。而電子舌頭沒有這樣的問題,它在所有樣品中的分辨準確率達到 93%

在試吃時,每個樣本之間,真人試吃員至少需要休息5分鐘,讓味蕾緩一下才能保證結果不受影響。而電子舌頭則沒有這個困擾,它完全可以接受997瘋狂試吃,永不知疲倦

這種電子舌頭不僅會「吃」辣,就連鑒別酸、甜、苦、咸、鮮等也都不在話下。那麼它的試吃原理是什麼呢?

這裡提及的電子舌頭其實是一種帶有感測器的機器臂裝置。只要將感測器浸入食物或飲料,它就會對其中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識別出酸甜苦辣和鹹味、鮮味。

實際上,不只是在實驗室試味,類似的技術已經用到食品加工環節了。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在 4 月提交的一份報告顯示,自 2015 年以來,有超過 10 家傳統中國食品製造商參與了政府支持的「AI 試味」項目,相關食品包括有煙熏五花肉、黑米醋、挂面、黃酒和茶葉。三年間,這些製造商的利潤增加了超過 3 億元。

這些「AI 試味員」配備了不少電子和光學感測器,全方位模仿人的視覺、嗅覺和味覺,功力能達到 90%。從原料到最終成品,它們負責確保每個環節食品都有同樣的外觀顏色、氣味和味道。

除了AI試味,還有人將味道「可視化」了。

味道,是融合味覺和嗅覺的綜合感知體驗。分析「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與攝像機和麥克風可以捕捉到影像和聲音不同,目前還沒有一種廣泛適用的測量味道的方法。一直以來,人們在吃東西時所經歷的感受都是說不出的,也無法計算。

但是,目前,一款名為「Gastrograph Review」的人工智慧應用正在被一些食品製造商使用。Gastrograph Review通過自主開發的衡量標準和AI技術,讓「味道」數字化。就像其他領域智能化發展一樣,一旦味道可以被數字化,就會更容易被理解和控制。

Gastrograph Review工作原理是讓人們去品嘗食物並記錄下他們的評價和體驗。之前,評價食物口味的通常是食品和飲料公司僱傭的品嘗師。現在,任何擁有智能手機的人都可以下載該款應用程序,並利用人工智慧分析他們輸入的數據,從而獲得更多的味道洞察力。

以品嘗荔枝為例——這款水果在歐美並不常見——他們更習慣用芒果、橙皮、果乾等詞語描述它的味道。現在,用戶在Gastrograph Review上輸入了這些辭彙後,這個應用程序會識別出他們是在品嘗荔枝。

這款AI應用程序通過評論完成的分析可以比提交評論的人更精準地判斷食品口味。因此它可以更好地幫助美食生產商了解顧客期望的味道,並應用在產品中。

吃什麼,怎麼吃,在哪裡吃,今天 AI 在食品和餐飲行業的應用正幫人類塑造舌尖上的歡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蘋果2019新品爆料匯總:iPhone 11R迎來新設計 沒有三攝也要裝個樣子
波音終於低頭!承認737MAX飛行模擬器軟體缺陷 或面臨數十億美元賠償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