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做好自己就是「忠」,換位思考就是「恕」

做好自己就是「忠」,換位思考就是「恕」

儒家

儒家經典...

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這個世界上哪個不議論人,哪個又不被人議論?我們難免會去討論別人的家長里短。

比如孔子這樣評價他的學生子貢,「子貢方人。」(《論語·憲問》)什麼叫「方人」?就是經常議論別人的長短。

孔子對他說:「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論語·憲問》)難道你就已經很賢良了嗎?怎麼可以去議論別人,我都沒有時間去評論。

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有點生氣的,子貢真的賢良到可以隨便說別人的不是嗎?這句話也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問問自己的。

我們習慣於去看別人的短處,似乎這樣就顯的自己特別能耐,議論他人不幸的時候,自己的幸福感就得到了滿足和延伸。

你希望別人在背後議論你的短長嗎?你希望別人對你「說三道四」嗎?所以,真正的「忠」,是從自己內心的一種態度出發,表現到外在,再推及他人,達到真正的「恕」。

忠恕之道,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忠」和「恕」都在一個「心」字上,一個人的心中有自己,也要有他人,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人人如此,天下便充滿仁愛。

孔子一以貫之的道是忠恕,而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是恕。我們做不到一生都做對別人有益的事(忠),但我們一生卻可以不做對別人有害的事(恕)。

其實,能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也是忠,忠便與人和,便是利人利己。

恕,就是足夠大的包容,有容乃大天下寬。大度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就能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這樣的恕道,這樣大的容量,已經是無量佛了!當我們真正包容了一切,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存在,思想就會變得清明起來,清明的思想使人快樂,快樂的靈魂使人幸運。

像孔子那樣恕人不避世,堅守忠心,達人者先達己,用心來改變一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會犯錯、不完美是正常的表現。所以,學會包容、寬恕別人是一種美德。遇到問題,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可能會讓彼此間的關係更融洽,變得和諧、圓滿。

生活中,夫妻之間有些磕磕絆絆也是人之常情,時間久了,牙齒還會咬到舌頭呢。如果是簡單的以暴制暴,相互抱怨,家庭關係也會越來越糟糕。

朋友之間有矛盾,說明是跟你關係好,才會用真情、說真話,陌生人才不管你的死活。同事之間有利益糾紛,也不要因一些小事,死纏爛打,抓著人家的尾巴不放,甚至相要挾……別人不好過,自己也不好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要求別人呢?不妨將心比心,以寬恕的心態對待別人的種種毛病,也許就會讓自己更釋然。愛情會堅如磐石,友誼會萬古長青,事業也會蒸蒸日上。

我們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捫心自問,我希不希望別人以這樣的態度、這樣的行為方式對待我?如果我不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和態度被對待,那我們就不能夠這樣去對待別人。

這一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如果你時時、處處、事事都以這一句話為標準,你的人際關係就會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做人當慎言,管好自己的嘴
世間無我,處處是我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