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抗美援朝戰爭美軍等多國部隊、志願軍、朝軍的軍服和單兵裝備介紹

抗美援朝戰爭美軍等多國部隊、志願軍、朝軍的軍服和單兵裝備介紹

A:朝鮮人民軍

A1:中士,夏季野戰服,1950年

俄國式樣的襯衫式上衣往往掖在褲子里,領口的扣子解開形成一個翻領,肘部有加厚設計。戰爭末期,這種上衣還出現了一種簡化版本:平口的袖子,只有一個沒口袋蓋的口袋位於左胸位置。使用較好的材質製造的可拆卸的肩章保持了最初的深橄欖綠色。在下面,這名軍人還穿著臀部和膝蓋加厚的寬鬆褲子以及橡膠底的帆布短靴,靴面已經很快地從原來的橄欖棕色褪成了淺黃色。蘇聯式樣的鋼盔正前方也會有圖中這種國家標誌的帽徽,但是實際野戰中,鋼盔很少被使用。

當時坦克部隊也會穿俄國式的黑色或棕色一件式外套和高筒靴以及帶有填充物的帆布頭盔。

A2:列兵,冬裝,1950年

加厚的棉製服里填充著棉絮或木絲棉。野戰帽採用同樣的材質,較長的護耳下拉的話可以扣住下巴,但現在是扣在帽頂的位置。加厚的手套則是大拇指和食指獨立的設計,橡膠底的短軍靴在上部也有棉絮加厚。一些軍官會穿兩側有斜開口兜的雙排扣皮大衣和白色高筒氈靴,通常的,軍大衣上還會有蘇聯式的領章。到了後期,圖中這種上衣會被類似中國軍隊的5個扣的雙排扣上衣所取代。軍人的裝備則是蘇聯二戰時期的翻版,皮製腰帶和彈藥包以及帆布挎包和背包都是如此。武器也是最新的蘇聯貨,其中包括了SKS卡賓槍和PPSh41式衝鋒槍。

A3:上校,常服,1952年

瀟洒的蘇聯版制服最晚出現在1948年。除了沒有翻袖的設計以外,上衣的款式非常類似於1943年版蘇聯kittel式制服。滾邊的紅色代表陸軍,如果是邊防警察部隊則是綠色的。與上衣搭配的幾乎都是蘇聯版的馬褲和黑色高筒靴,偶爾則會搭配普通的長褲。仿照蘇聯的習慣,朝鮮的禮服和出行服的褲子都是深藍色的,野戰服褲子則是土黃色。將軍們擁有寬條的褲線裝飾,其他軍官則搭配彩色的細線滾邊。各級別軍人都戴朝鮮人獨有的軍帽,但軍官的帽子上有帽頂的一圈滾邊和帽徽兩側各兩條的斜滾邊裝飾。帽徽和肩章的樣式也深受蘇聯的影響。除了材質是棉布且沒有滾邊裝飾之外,軍官野戰服的樣式也和此圖類似。同系列的常服夏裝是白色的,並搭配大蓋帽和藍色或土黃色褲子。

B:大韓民國軍隊

B1:少校,常服,1950年

韓國軍隊是在美國的資助下建立的,因而從1947年起接受了許多美國的剩餘武器、裝備和服裝。韓國軍官穿美國的草綠色上衣和褲子,夏季常服則是淺棕色襯衫和褲子或圖中這種戰鬥服版「艾森豪威爾」式夾克,它在戰後立即成為了美軍的標準溫帶地區常服上衣,而美國軍官也把它和淺色的寬鬆褲子搭配,就像圖中這名軍官效仿的那樣。這名軍官的大蓋帽帽徽上有傳統的陰陽魚圖案,此外,將軍們還會使用美式的星型軍銜章,校官和尉官則保留二戰日軍的傳統橫杠式鍍金軍銜標,常服上衣上有時還會帶日軍樣式的袖口裝飾。美式服役徽章到了戰爭末期才被使用,並按美軍的習慣佩戴在左領子上。而軍種徽章只有軍官佩戴。

B2:中尉,野戰服,1950年

朝鮮的進攻切斷了韓國軍隊的補給系統,而這一時期美國的援助物資大量湧入,這讓韓國士兵在著裝和裝備上五花八門。舊日軍的有坂式步槍和庫存的鋼盔都在使用,有些部隊甚至使用帆布網球鞋來替代戰鬥靴。美國提供的物資大多是過剩的庫存而鮮有最新的版本。以這名軍官為例,他穿的美國M41式野戰夾克在美軍中已經被用經多處改良的M43式軍用布料製作了。同樣的,美式橄欖褐色毛料褲子、戰鬥靴以及與夏季工作服搭配的尖頂帽也是如此。許多韓國士兵在50-51年的冬天都穿著美國的軍大衣,甚至是美軍廢棄的軍上衣。美國的影響也導致一套師徽系統的出現,並經常被畫在大衣兩側。閱兵時,鍍鉻的鋼盔脖帶、裝飾用的圍巾以及戰鬥靴外白色的護襪也都會被使用。

B3:受訓士兵,冬季野戰服,1950年

雖然南韓實際上使用的是美式的制服,但還是有些許不同。美國M42式斜紋呢夏季勞動服上衣的上部有時會帶有和朝鮮服裝類似的交叉的Z字型縫紉線以便插植物偽裝。這名士官穿著本土造的加棉絮材料類似北朝鮮和中國版本的冬裝,這也導致了誤會,一些韓國散兵被聯合國軍誤認為是對手。它與中朝兩國的版本不同之處在於它的顏色是橄欖綠色,通常有十字交叉的軔線和兩個M42式斜紋呢勞動服那樣的上衣口袋。美式軍便帽被鋼盔所取代。腰帶、帆布彈藥包和戰鬥靴也都是美軍的二戰版本。V字型軍銜章本應出現在上臂上,但由於布料的缺乏,他並沒有配備,所以軍銜更常見的表現方式是出現在鋼盔正前方,或者有時軍銜章的縮小版出現在左胸口袋上。

C:美軍

C1:少校,夏季卡其布制裝,1950年

「卡其」這個專有名詞比較容易被混淆,因為在美國它指淡茶色,而在英國和其他地方它則意味著較深的草綠色。20世紀30年代開始,穿卡其色襯衫和私人購買的褲子的風俗發展起來,1938年-40年,它們成為了制式服裝,並與船形帽搭配。這種實用且在熱天非常舒適的制服也被軍官們廣泛穿著,並在1945年後成為他們的主要夏常服款式而出現在日本和後來的整個朝鮮戰爭之中。此外,准尉以上的軍官也會擁有在較正式場合穿的私人擁有的卡其色上衣,款式類似草綠色制服。二戰以後一些軍官還開始穿卡其色的「艾克」式夾克取代原來的上衣。所有這些服裝上都佩戴類似的徽章,比如圖中的駐日後勤司令部軍需部隊的臂章。

C2:士兵,夏季野戰服,1950年

將工作服布料作為熱帶戰鬥服的材料是美國陸軍在二戰期間的重大改進之一。第一版的M41式斜紋呢工作服以長至臀部的下擺和襯衫式袖口為特徵,它們在朝鮮偶爾能被看到,而更大量的服裝則是圖中這種M42式兩件式工作服,它和第一版的不同之處在於上衣較長袖子收口,開領上還有毒氣偵測布條(實踐中幾乎都被撤掉),胸前和胯部的口袋也更大。同樣材質的短帽舌的帽子在1945年被加長。斜紋呢布料非常堅韌耐磨,但它過於沉重,打濕之後也很難乾燥。它的顏色屬於深藍綠色,但很快它就會褪色為泛白的灰藍綠色。作為二戰後陸軍的基本夏季戰鬥服,它被在朝鮮的美國陸軍、韓國軍隊和其他的聯合國軍隊所廣泛使用。

C3:下士,夏季野戰服,1952年

戰爭的第2年,M42式斜紋呢工作服開始被新版的服裝所取代。這種服裝設計於1947年,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早期才開始生產。上衣的設計類似於舊的M42式,也有同樣的毒氣偵測布條(也同樣幾乎都被丟棄掉),但袖子是平開口,口袋和口袋蓋也都是方方正正的。褲子上有正常的兩側口袋和臀部口袋。平麵塑料紐扣取代了原來的黑色金屬紐扣。這種新式工作服的第一批採用舊的斜紋呢布料製造,往後的批次則採用深橄欖綠色斜紋棉製造。和所有的朝鮮戰爭時期的工作服一樣,這些服裝也是鬆鬆垮垮的,而且在野戰中正規徽章和V字型軍銜章很少佩戴。為了裝飾,在後方,圍漂亮的圍巾,把鋼盔脖帶磨得鋥亮或把白襪邊露在軍靴外面的做法都出現了。和許多前線的士官一樣,這名下士保留了二戰時期的V字型臂章,而不是佩戴不受歡迎的1948年版小號的軍銜臂章,也因此,後者在1591年早期被廢止。

D1:中士,美國陸軍,野戰服,1951年

美國陸軍在二戰之後保留了他們成功的M43式野戰服。偏綠的藍綠色防水棉棉緞面料的夾克在夏季穿在斜紋呢工作服外面,冬天夾克和褲子裡面則加上毛料襯衫、毛衣和開襟羊毛衫。M43式鴨舌帽帶有護耳,但與朝鮮的冬天相伴隨的更多的是軍便帽,而二戰版的雙帶扣戰鬥靴日益被黃棕皮系帶靴所取代。圖中的M43式制服是在朝鮮的大多數美軍所裝備的,大韓民國和其他一些聯合國部隊也裝備了它。但這之後,它開始給改良版的M51式制服讓路。新制服的不同之處在於上衣的口袋的閉合式設計代替了原來的紐扣閉口;傘兵版褲子上加了兩側的大口袋;襯衫和毛衣則是深綠色。加實用的硬板內襯的M51式鴨舌帽樣式非常時尚。另外這名士官還佩戴著1948年縮小版V字型軍銜臂章,圖中只能看到它的一半。

D2:美國海軍,冬季野戰服,1953年

美國海軍戴他們自己的斜紋呢野戰鴨舌帽和迷彩頭盔,並保留了二戰早期的短靴和帆布護腿,後者導致北朝鮮人戲稱他們為「黃腿」。他們的冬裝更接近陸軍的版本,這包括了M43式夾克、褲子和軍便帽以及二戰時的軍大衣和不得人心的帆布加橡膠制軍鞋。軍人的野戰夾克和褲子都有毛絨內襯,在裡面則是綠色法蘭絨襯衫,再往裡應該是白色的襯衣褲。在相當寒冷的天氣中,大衣和套褲也會被穿上。大衣類似二戰的版本,但腰部有繩子系帶和傾斜開口的口袋,藍色也代替了原來的淡茶色。軍靴的雙層橡膠中間加一層氈子的設計是為了防止極冷天氣下的排汗蒸發。羊毛內襯的皮手套或者北極手套採用絨毛面料,這樣可以揉搓臉部防止凍傷。

D3:中校,哥倫比亞派遣軍,1953年

朝鮮戰爭中大多數高級軍官的「瀟洒」形象通過他得到典型體現。非英聯邦的聯合國軍通常穿標準的美國野戰服裝並加上自己國家的徽章和軍銜章(菲律賓部隊除外,他們一直使用美式軍銜徽章)以及美國的師徽(左臂)。這名中校穿M47式雜役服上衣和M42式褲子,胳膊上配取代師徽的紅底金色「COLOMBIA」(哥倫比亞)字樣的銘條和哥倫比亞國家徽章。同樣的國家徽章也出現在他的圍巾上(在戰後的美軍中非常流行),圍巾的天藍色代表聯合國或者在美國服役的步兵。哥倫比亞的尉官佩戴1到3顆鍍金的星星徽章,校官則是同樣的鍍金星星加一條鍍金短杠。由於衣服上沒有肩章扣,這名軍官可能按照美國的習慣在看不到的右領位置佩戴兩顆星加一條橫杠的軍銜章,而交叉的步槍圖案的服役章則在左領上。

E1:澳大利亞,下士,皇家澳大利亞團第3營,1950年

澳大利亞派遣部隊最初裝備二戰時期使用的寬鬆的上衣、褲子和「礦工」帽,夏季制服則是土黃色的。黑色軍靴1948年取代了原來的棕色版本,類似美軍的帆布護腿用皮帶扣在鞋上,而武裝帶還是英國版本的。寫有「ROYAL,AUSTRALIAN REGIMENT」(皇家澳大利亞團)字樣的銘牌臂章代替了已經廢止的營徽章,但著名的「初生的太陽」圖案的團徽仍然被使用到1954年。他們是第一支得到美國冬裝的英聯邦部隊。實際上,許多人保留了他們獨有的寬邊帽,其中一位使用者說:「他們可以跨過我的身體,但不能拿走我的帽子。」但是,鋼盔顯然是他們缺乏的。隨後,英國版的實驗戰鬥服和鋼盔以及美國的防彈衣在野戰中被採用。最初的軍常服被1948年版澳大利亞戰鬥服所取代,它與英國版本有些許不同,比如翻領更寬。

E2:英國,士兵,格羅斯特郡團第1營,1951年

來到這裡的英軍穿1950年版叢林綠色襯衫、褲子和邋遢的叢林帽。在冬季攻勢中他們穿標準土黃色嗶嘰野戰服和迷彩帽或晚期獲得的美國M43式戰鬥服。其間,對應寒冷天氣的英國二戰版服裝也曾倉促裝備部隊。戰爭第二年的冬天,他們得到了新設計的綠灰色華達呢野戰服裝,這包括了作戰夾克、褲子、鴨舌帽、內外大衣和膠底靴。這名格羅斯特郡團的士兵在他的叢林帽上佩戴這個團著名的「凸面徽章」。斜紋毛衫經常作為外套來穿著,毛衫袖子上還附有土褐色的套袖,那上面有這個團的銘牌、所在師的師徽以及軍銜章。由於對手的炮兵力量的增強,1944年版Mk4鋼盔開始被強制使用。

E3:加拿大,中士,皇家第22團,1951年

1950年時加拿大軍隊還穿著他們自己版本的戰鬥服,其款式與英國版本略有不同且材質更好。大多數的部隊使用土黃色貝蕾帽,但接受傘兵訓練的第1營則使用栗色貝蕾帽,裝甲連則是黑色的。在夏天他們穿土黃色法蘭絨襯衫或橄欖綠色叢林夾克以及橄欖綠色「叢林短褲」。 帆布護腿代替了短綁腿,其他的則都是仿英式的裝備。一開始,加拿大人接收了美國M43式夾克、褲子和美國軍靴。後來,他們採用了自己的橄欖綠色尼龍大衣(實際上是帶套頭帽的M43式夾克)和褲子以及與眾不同羊毛和棉花材質的鴨舌野戰帽。早先的英國Mk3式鋼盔被Mk4鋼盔所取代,一部分美國M1式鋼盔也同時出現。加拿大人一直在兩臂上佩戴紅色旅徽直到他們成為英聯邦師的一部分,那時他們開始在左臂佩戴淺藍色盾形徽章,原來的徽章仍在右臂上。各團自己獨有的綉字的肩部銘牌和英國版軍銜臂章都出現在圖中。

F1:法國,中尉,1951年

於1950年9月成立的韓國營由包括大城市駐軍、殖民地部隊和外籍軍團在內的法國各軍兵種的志願者所組成,並由第1傘兵團的前軍官奧里弗·勒梅爾中校指揮。兵源的不同促使中校組建不同的連隊:殖民地部隊軍人占多數的第1營、第2「地鐵」 (指大城市的地道)營以及第3傘兵營。制式的傘兵突擊隊黑色貝雷帽和徽章解決了他們的身份識別問題。法國部隊傳統的琺琅質部隊帽徽和部隊領章被保留,寫有「NATIONS UNIES」(聯合國)字樣的三色旗帽徽則大多戴在貝雷帽右側,但碰到右側有兩個大的氣孔的貝雷帽款式時,佩戴的位置會有所改變。軍銜肩章套同樣也是法國的風格。

到達朝鮮的部隊都會得到美國的武器裝備、戰鬥服裝和鋼盔。這名中尉雖然保留了法國的貝雷帽,但胳膊上佩戴美國第2師的「印第安人頭」徽章。他們有時也會戴領章,而傘兵組成的第3連和總部連有時還會佩戴飛行章或法國傘兵帽徽。一些北非老兵系他們特有的沙漠圍巾,還有一些傘兵保留了他們的迷彩工作服,那是一種來自英國庫存的1942年款防水冬裝,因其靈活的特性而廣受當時印度支那的法國傘兵的歡迎,進而獲得了「香腸皮」的綽號。同樣的工作服在朝鮮的英聯邦部隊也在使用。

在1953年10月回到印度支那後,以這支部隊為骨幹形成的兩個營的韓國團就陷入了越南中部高地的戰鬥中。

F2:荷蘭,一級下士,1951年

荷蘭志願人員穿荷蘭軍隊的英式戰鬥服。大多數人戴土黃色貝蕾帽,傘兵、海軍和騎兵則保留他們的紅色、藍色和黑色帽子,但這些帽子上都以荷蘭的方式在一塊橡膠底板上佩戴萬福士(Van Heutsz)的帽徽(八角星上帶有程式化的字母W),就像圖中這種黑底橙色徽章。在朝鮮的志願兵得到美國的工作服用於野戰,而「艾克」夾克和褲子則用於出行,但貝雷帽還是優先於美國的帽子(比如鴨舌帽或者軍便帽)來使用。國徽佩戴在右肩頭,同類的小的琺琅質版本則位於左領尖上;美國第2步兵師的巨大的「印第安人頭」徽章戴在左肩頭,同樣圖案的縮小版徽章則位於右領尖上。軍官們還會在領子或肩章扣上佩戴荷蘭式的短杠加星星的軍銜章,而士官們則採用美式的V字型軍銜臂章,但圖中這名軍士佩戴的軍銜與美軍不對等,這對於荷蘭人來說只是臨時性的。

F3:比利時上尉,1950年

這些志願兵最早得到了標準的比利時戰鬥服,這種服裝類似於英國版本,但顏色更綠,領角更長。比利時人還得到了英國丹尼斯式工作服(一些軍官穿的私人購買的版本上迷彩色塊的邊緣更清晰)。帆布武裝帶和軍靴也是英國版本。獨特的棕色貝雷帽上擁有鍍金帽徽,它結合了在頭盔上方加比利時獅子和盾牌這樣的圖案,並以瓦龍人的戰斧和佛蘭德人的被稱為goedendag的鏈錘式武器以及寫有「BELGIUM」字樣的捲軸為背景。此外,軍官們還會在肩章扣上戴比利時的軍銜套章。在朝鮮的比利時部隊還裝備美國鋼盔、像M43式夾克和軍便帽這樣的冬裝以及美國工作服這樣的夏季野戰服裝。當然,他們一直使用自己特有的貝雷帽和迷彩夾克以及英國式的圍巾和帶褶紋有胸前口袋的黃綠色襯衫。國家的盾牌徽章戴在左臂上,美國第3步兵師的師徽則在右臂上,師徽上方則是寫有「BELGIUM」字樣的棕底金字銘條。

G1:土耳其少校,1950年

在朝鮮的土耳其人穿他們新近採用的戰鬥服,並搭配同材質的美國版野戰帽和英國Mk II式鋼盔以及皮質武裝帶和德國版彈藥包。士官和士兵除了在船形帽上佩帶彩色(綠色代表步兵,藍色代表炮兵,軍官領章也是對應的顏色,但紅色代表參謀部)圓型服役章外不配戴任何其他的軍銜徽章。1950年11月,當他們第一次與敵人遭遇時,他們的大多數人都還穿著自己的戰鬥服、皮製武裝帶和厚重的雙排扣軍大衣。隨後他們開始使用全套的美式戰鬥制服、鋼盔和戰鬥裝備,但保留了他們自己的徽章。旅的徽章(裝飾著白星的紅色箭頭圖案,設於鋼盔右側)和國徽(紅色圓底上加白色星星和新月圖案,裝飾於右臂上)在1951年開始採用。將軍們的肩章和鋼盔前部則會有紅底金色軍銜章,領飾的質量也更好。

G2:衣索比亞中尉,1951年

衣索比亞軍隊得到了1946年版英國戰鬥服和美國版長筒膠靴。上衣上有皇家衛隊領章,木髓制頭盔上會有矩形的綠黃紅三色徽章。不久後,裝備美軍野戰服裝的他們在左肩頭佩戴美國第7師的「空竹」圖案師徽,右肩頭則是弧形的寫有紅色ETHIOPIA(衣索比亞)字樣的紅黃綠三色鑲邊的黃色軟皮臂章。同時為了閱兵的需要,巨大的綠黃紅三色圓帽徽也出現在美國鋼盔的右側。戰爭末期,一種相當華麗的猶太獅圖案的徽章開始使用,並出現在ETHIOPIA字樣臂章之下和鋼盔的左側,而鋼盔右側則改為美國第7師的師徽。此外,衣索比亞保留了他們的英式軍銜系統。軍官在肩章扣上佩戴鍍金的皇冠或六角形軍銜扣,如果穿無肩章扣的美國夏季工作服,則把它們佩戴在右領上,左領則是皇家衛隊徽章。士官則佩戴英國式的V字軍銜章,准尉則佩戴鍍金的獅子或王冠徽章。

G3:泰國一等兵,1951年

這名軍人穿帶有單折紋胸部口袋和臀部口袋的變種美國M42式斜紋呢工作服。戴看起來非常像法國艾德里安式鋼盔的頭盔,但它實際上應該是早期的日軍版本,並被泰軍在二戰中一直使用,很快它將被美國造鋼盔所取代。鋼盔前方鑄型的圓盤裝飾可作為帽徽使用。通過他的V字型臂章可知他們延用了英軍的軍銜系統,但這種只佩帶在左袖子上的深藍綠底色的金黃色V字形臂章的上方還帶有泰國佛像式的裝飾物。士官的肩章扣上是一條鍍金短杠加1到3條V字型裝飾,尉官則是1到3顆金星,校官是泰國王冠上加1到3顆金星。

H:中國人民解放軍

H1:士兵,冬裝,1950年

解放軍的加棉絮的棉製服輕便而暖和,但在服裝打濕後很難乾燥。夏裝通常作為冬裝的加襯穿在裡面。服裝的顏色通常是橄欖綠色,裡面的襯層則是白色,所以在雪地時服裝會被反過來穿以便偽裝。同樣材質的帽子面料是皮毛或軟毛,護耳可以下拉系在下巴下面。軍人們還會使用一種與服裝搭配的食指獨立出來的手套,但大多數沒有這一裝備的士兵只好把手縮在袖子里。帶皮毛襯裡的結實的冬靴則搭配毛氈護腿,然而也有許多部隊一直穿夏季的帆布鞋。這種帶紉線的典型服裝在1952年被一種加襯在內看起來像加肥版夏裝的冬裝所取代。他們的裝備往往非常有限,一般有帶兩到三支手榴彈的背帶和分別裝彈藥和糧食的兩條棉布背囊。

H2:士兵,夏裝,1951年

解放軍的「正式」夏裝在1949-52年間出現,這是一種翻領的蘇聯樣式的襯衫式上衣,胸前有3個扣,帶胸兜,袖子收口是襯衫式的,並與大蓋帽和長褲子搭配穿著。然而,這套服裝只是有選擇地在部隊裝備,而在朝鮮的部隊的夏裝則有所不同,這包括了從「毛式帽」發展出來的野戰帽和看上去已經落伍的綁腿。他們的軍鞋則包括了麻繩底或橡膠底的帆布鞋。軍人們通常沒有官方的軍銜徽章,但「首長」們有時會佩戴紅色或紅藍兩色的臂章,而一些報道顯示部分服裝在領子、袖口、上衣前襟和褲線上有紅色滾邊。1952年以後這些服裝被一套所謂「延安綠」色的由樸素的單排扣上衣、褲子和毛式帽子作組成的服裝取代。解放軍接收過大量的日本鋼盔,但很少能在朝鮮戰場上看到。大多數的中國志願軍使用老式的中國或日本的拉拴式步槍,當然也有圖中這種繳獲的美國二戰時期老衝鋒槍。

H3:軍官,常服,1952年

出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引以為豪的平等主義的原則,軍官和士兵穿著一樣簡單而樸素的服裝,但實踐中,做工和材質上的差異仍然存在。比如以下一些細節:軍官上衣通常有4個兜而不是兩個,材質是毛料甚至是絲料的,而不是士兵們的棉布料。顏色也有變化——採用刺眼而泛黃的被稱為「延安綠」的顏色,一種解放軍在陝北根據地容易利用到的色彩。早期一直使用紅星帽徽,內戰勝利後,琺琅質金邊有「八一」字樣的紅星帽徽開始被採用。但這些並沒在朝鮮出現,這大約是因為大多是志願軍的原因。沒有軍銜標識在游擊戰中也許是適用的,但被蘇聯物資重新武裝後,穩定的專業軍官隊伍壯大起來,這導致了1955年新的蘇聯式制服和徽章的引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絡西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軍單兵神器,一件裝備可用作雨披、毯子、擔架、泅渡和偽裝
盤點歐洲特種部隊反恐技戰術和裝備,比我們先進么?

TAG:絡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