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脾胃不好的人,身體常會有五個表現,從三個方面調理脾胃

脾胃不好的人,身體常會有五個表現,從三個方面調理脾胃

脾胃不好的人,身體常會有五個表現,從三個方面調理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身體的氣血都從脾胃生化而來。但是,我們的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無奈,造成飲食不節、厚味肥膩,饑飽不均,或者情志上的憂思過度等等,都有可能傷及我們的脾胃。而現在工作生活的節奏那麼緊張,身體需要消耗的能量也就更多,於是,我們的身體,比以往任何時候的人都需要更多的氣血。

機體所需的能量,我們或許可以簡單視為氣血,都是從飲食而來。從食物到氣血,就完全依賴於脾胃的功能強健。但是,脾胃作為身體的臟腑,自然被深深地藏在體內保護起來,我們很難感知它們的狀況。正所謂「有諸內比形諸於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身體外部的一些表現,以此來觀察、判斷脾胃的強健與否:

1、便秘:提示胃寒、胃熱、胃陰不足:便秘最常見的是胃中有熱或者胃陰不足。胃中有熱的時候,蒸灼食物,食物中的水分更易流失,待到進入到大腸時就意境變得很乾,從而出現便秘;胃陰不足就更好理解了,直接就是津液虧損,大腸的濡養不充分,從而出現便秘;

這裡所說的胃寒,一般指脾胃虛寒,因為陽氣虧損,蠕動所需的動能不足,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這時候就需要及時調理脾胃,或清熱生津,或滋陰潤腸,或健脾溫陽,都需要根據具體的虛實寒熱分別處理;

2、身體肥胖、肌肉鬆弛:提示脾胃虛弱:中醫說「瘦人多火,肥人多痰」,身體出現肥胖並不見得就是強壯的表現,如果肥胖的同時還伴有肌肉的松垮,一般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因為脾主肌肉四肢,脾胃虛弱,運化水谷精微不足,水濕內生,所以出現這種肥胖而鬆弛的表現。這時候就需要健脾益胃來進行調理了,可以經常按摩足三里、沖陽穴;

3、嘴唇淡白無光澤:提示脾氣血虛:「脾其華在唇」,如果脾的氣血健運,嘴唇就是紅潤而有光澤的、並且肌膚有彈性良好;如果脾氣虧虛,嘴唇就是一種淡白沒有光澤,甚至萎黃的顏色,常常還有點脫皮。這時候,主要是健脾益氣生血來進行調理。如紅棗桂圓湯就是不錯的食物。

4、鼻翼發紅:提示脾胃有熱:因為足陽明胃經「挾鼻上行」,所以,如果鼻翼發紅,一般提示脾胃有熱。這時候,可能也會有其它口舌生瘡。口乾便秘的表現。理當清胃瀉熱來調理調理,如茅根汁、金銀花茶都是很合適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按摩內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縫之間)。

5、黑眼圈:提示脾胃血氣渾濁:雖然黑眼圈和肝的關係更密切一些。但不能忽視的是,足陽明胃經正是從下眼瞼的承泣穴始發,於是,眼袋就成了胃經的起始點,也容易反應脾胃的血氣狀態。黑眼圈主要提示血氣不清,氣血狀態渾濁(並非肉眼看到的渾濁,而是指氣血運行的狀態)。

比如熬夜的人出現黑眼圈,精神狀態首先就變差,這就是一種氣血渾濁的表現。這時候的調理,應該儘可能地釋放壓力,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心情的舒緩,做到神清氣爽,氣血自然就慢慢恢復了。飲食上,可以選擇清淡易消化的能量食材,如蛋類、魚類等等,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取。

總之,如何做好脾胃的保養,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理:理清脾胃關係,弄清主次才能做好防治。

脾胃是互為表裡的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二者相互協調,分工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胃主「受納」腐熟水谷。也就是接受食物、盛納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

經胃腐熟後的食物分為「清」、「濁」兩部分。其清者為津液,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的說法;其濁者,由胃下行至小腸,再行進一步消化。脾主運化,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

所以,脾胃之間的關係需要理清,才能發現更偏重於哪個方面。一般進食方面以胃為主,營養吸收方面以脾為主;

2、 同:脾胃有問題,一般不分彼此,同時治理。

因為飲食消化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卻由脾胃兩個臟腑來完成。脾主運化,當脾有點問題時,即使胃非常正常,機體獲得的營養物質也不能保證;胃出現問題,即使脾的運化再正常,也沒有食物營養可供「運化」。因此,我們可以把脾胃當作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來看待。

3、 防:慢性胃炎,多數脾虛,重在調理

無論是脾的運化還是胃的腐熟,一旦受損,調理起來都是比較長的過程。比如現在很常見的慢性胃炎、胃潰瘍,都需要較長時期、花費很多精力才能處理好。所以,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脾胃的問題,應該以「防」為主。

因為脾胃不好主要由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太多生冷、精神壓力大這些行為造成。所以,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食宜溫軟」、「吃七分飽」都是「防」的必要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濕氣重的人,五種菜食水果要少吃,管得住嘴,才能健得好脾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