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0後」白領用一年時間,帶動整棟寫字樓白領進行垃圾分類

「90後」白領用一年時間,帶動整棟寫字樓白領進行垃圾分類

最初,「90後」姑娘黃郁絜在同事眼中有些「不一樣」。在日月光中心從事後勤工作的她,每次喝完牛奶,都習慣性地來到水池邊,先將裝牛奶的紙盒沖洗乾淨後,再將它扔進可回收垃圾桶內。

有同事好奇地問她:「垃圾桶就在旁邊,為什麼你要費勁地跑到水池邊,沖洗一遍牛奶盒子呢?直接扔進可回收垃圾桶內不同樣也踐行環保了么?」「可回收的牛奶紙盒,需要衝洗乾淨才能進行回收,這個知識很多人並不知曉。」黃郁絜告訴記者,她一直是諸多垃圾分類志願活動的參與者。

日月光中心不包括商城,僅辦公樓區域就有40餘家公司。這些公司中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每天都會產生很多外賣盒、快遞盒。黃郁絜一邊在仔細觀察著,一邊在思考著:除了身體力行影響身邊同事,如何還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垃圾分類的正確方法?

抱著這樣的想法,黃郁絜找到了「海苔社」日月光黨群服務站。作為打浦橋街道服務進樓宇的落腳點,「海苔社」黨群服務站在發揮職能,進行垃圾分類宣傳的同時,也在尋找樓宇本身的青年志願者力量。

黃郁絜首先加入了打浦橋街道推出的「一杯之力」——自帶杯助力垃圾分類的活動中。該活動主要針對喜歡喝咖啡的白領,倡導他們用自帶杯購買飲料,從源頭減量垃圾。

在活動開始前,黃郁絜利用休息時間一層層地「跑樓」,從1樓到33樓,宣傳動員大家積极參加活動。「垃圾分類能夠減少垃圾量,提高垃圾的價值。如果我們平常都自己帶杯子去星巴克等場所購買飲料,那麼積少成多,這件事就變得非常有意義了。」

在活動當日,黃郁絜向400多名參加活動的白領宣講,並充當老師指引大家正確完成垃圾分類。「我們通過小遊戲的方式,迅速告訴白領們垃圾分類有哪幾項、哪些東西是哪類垃圾,鼓勵他們以後繼續做好垃圾分類,把它當作一個新時尚。」黃郁絜介紹。

得知「海苔社」黨群服務站每月會開展一次豐富樓宇白領業餘生活的趣味手作活動後,黃郁絜設計了一個5分鐘的垃圾分類微課堂。在每月一次的午休一小時中,向來參與活動的樓宇白領推廣垃圾分類知識。「大家先得了解最簡單的乾濕垃圾分類,然後就可以進行一些複雜的分類……大家要記住,我們平常扔外賣盒時,如果裡面有筷子,盡量別讓它戳破袋子。」黃郁絜說,這樣的方式可以「短平快」地讓白領們明白怎樣進行垃圾分類。

由於黃郁絜講得生動活潑、貼近白領生活,微課堂吸引了大量白領前來聽講。聽過課的人都表示,這種輕鬆趣味的方式,讓他們更好地掌握了垃圾分類中一些容易忽視的小細節。

一年多時間過去,在同事眼中,黃郁絜已從過去的「不一樣」,變成了垃圾分類知識的「問不倒」。除了積极參加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她還經常提醒同事們:吃完午餐要洗外賣盒,午休買咖啡時自帶杯等等。大家遇到吃不準的分類時,問她就准沒錯了。漸漸地,她的言談舉止,帶動了整個辦公室乃至整棟寫字樓的分類習慣。

如今,在黃郁絜所在的辦公室,垃圾分類率已達到了近七成。不少白領們都自覺養成了垃圾分類習慣:瓜皮果殼要放在濕垃圾桶、用過的餐巾紙是干垃圾、牛奶盒洗好放入可回收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上海松江:政商交往有「清單」,也有「親單」
國際博物館日本周六到來,秦皇兵馬俑、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等最受歡迎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