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孩子上塔掏鳥蛋,「掏」出一件沉睡了千年的國寶

小孩子上塔掏鳥蛋,「掏」出一件沉睡了千年的國寶

地處長江三角洲中部的江蘇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城西有一座千年古塔,名為「瑞光塔」。

此塔始建於東吳赤烏十年(公元247年),當時塔高十三層。

這期間的千餘年裡,瑞光塔經歷了多次損毀和修葺。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聖八年(1030年),在原址上重建了瑞光塔,改為七層八面。

南宋、明朝、清朝時期多次修繕。

咸豐十年(1860年),瑞光塔再度毀於戰亂。

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加以維修。

公元1978年4月中旬的一天,三個小學生一起爬上了瑞光塔,準備掏鳥窩。

幾個小傢伙爬到第三層的時候,無意間觸碰到塔心一塊已然鬆動的塔磚。

幾個孩子掀開磚龕,發現下面是一個地洞,憑藉牆壁破洞透出的一點點亮光,孩子們看到地洞裡面有一隻木匣子。

打開木函,內壁上寫有「瑞光塔第三層塔內真珠舍利寶幢,大中祥符六年」等楷書銘文,專家確認「真珠舍利寶幢」為國寶級文物。

自此,沉睡了近千年的宋代國寶得以重見天日。

真珠舍利寶幢通高一米多,主體構架為楠木材質,分為三個組成部分——須彌座、佛宮、寶剎。

八角形的須彌座上,有綴滿珍珠的九頭龍,須彌座頂端為佛宮,外側有八個護法的天神。

宮內為金書八角經幢,中間部分為供奉舍利子的一隻清色瓷瓶,還有兩張《大隋求陀羅尼咒經》經文,一尊木雕描金佛像端坐中央。

經幢裝飾物異常豐富,有珍珠、瑪瑙、水晶、檀香木、琥珀、金、銀等「七寶」。

其中的珍珠多達四萬餘顆,華蓋上端為寶剎,一顆銀絲纏繞的水晶球晶瑩剔透,閃閃發光,象徵著佛光普照。

真珠舍利寶幢是一件珍貴的宗教工藝品,造型優美,工藝精湛,涉及雕刻、編製、穿珠等十餘種技法,其精巧絕妙程度舉世罕見。

寶幢現珍藏於蘇州博物館,為九大國寶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二兒子蘇迨四歲了還不會走路,交給辯才法師不久,就能像小鹿一樣奔跑了
歷史上真的有《四十二章經》,裡面也有寶藏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