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男孩愛上公主,撿彩石做禮物,意外發現珍寶,顛覆對古文明的認知

男孩愛上公主,撿彩石做禮物,意外發現珍寶,顛覆對古文明的認知

男孩愛上公主,撿彩石做禮物,意外發現珍寶,顛覆對古文明的認知 | 文 三隻眼文齋

對人類文明史的認知,往往來自古代文獻和考古實證,隨著一件件文物的出土,我們對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不斷得到更正,人類發展體系不斷被顛覆和完善,人類的自我認知越來越清楚。所以,考古工作是要一件有利於人類發展的大事。今天要講的故事發生在泰國,關於一個美國男孩和他的泰國公主,以及由於浪漫愛情引出的對一段古文明的發現。男孩叫斯蒂芬·揚,美國駐泰國大使的兒子,就讀於哈佛大學。在泰國度假期間,他幸運地認識了嬋荷公主,年齡相仿的兩個青年人心中相互傾慕,感情逐漸升溫。

1966年的一天,斯蒂芬背著旅行包、騎著單車來到泰國的班清小鎮,開心地欣賞著鄉村風光。因為兩人經常互贈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禮物,所以,他一邊騎車,一邊在想今天能發現什麼好玩的東西,好回去送給嬋荷公主。在經過一段建築工地的路段,斯蒂芬一眼看到亂七八糟的石料和灰泥中,有一些色彩斑斕東西,他的第一反應是:彩石。斯蒂芬樂滋滋地把車放在路邊,走過去撿起幾塊「彩石」。入手後,他發現是幾塊彩色陶器的碎片,其色彩跟現代生活中的不同,彷彿帶有一種神秘的意味。

斯蒂芬從小就喜歡聽父親講東方國家的故事、那裡的人們和他們的生活習俗,他發現這些彩色陶片上的圖案是多麼精美,淺黃色的底子上畫著深紅色的圖案,圖案上的動物栩栩如生。規則工整的幾何圖形,雖然看起來做工簡單,然而卻不乏精緻,每一塊陶片都顏色凝重而艷麗。斯芾芬興高采烈地將他的發現告訴了嬋荷公主,並把找到的「彩石」都送給了她。見多識廣的嬋荷公主認為這不是普通陶片,很有可能是從未發現過的文物,是泰國人民的珍寶。

於是,嬋荷公主很快將陶片和所拍下的照片一起送到美國,找專業人士進行鑒定。1968年,費城大學考古研究所的檢測結果使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這幾塊色彩艷麗的陶器碎片竟然有近6000年的歷史,也就是說,它們是公元前4000年時的遺物,每一塊陶片都是一件珍寶啊!那時,人類歷史正處於新石器時期,四大文明區域內的古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正由漁獵向農耕轉變,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開始製作簡單的陶器,還沒有製作青銅器。難道這座班清小鎮竟然與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古中國文明一樣歷史悠久?

這個檢測結果使美國考古學家們坐不住了,經與泰國聯繫得到考察允許後,大家立即動身趕往泰國。泰國負責接待的官員找來一張國家地圖,戴上老花鏡、舉起放大鏡,滿頭大汗地端詳了半天,終於找到了班清這座偏於一隅的高原小鎮。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勘測,1974年,在聯合國的資助下,泰國藝術庁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共同主持的考古發掘工作拉開了序幕。開始時,一些專家對班清遺址可能產生的發現半信半疑,隨著工程的進展,人們的眼晴越瞪越大、嘴巴越張越開。

在地下五米深處,考古人員就發現了屬於同一地層、同一時代的第一批文物,由此往下,專家們先後發現了六個分期明確的考古地層。於是,參與考古的學者們瘋狂了起來,擴大了挖掘範圍,每天都有新的驚喜出現。出土文物量太大,負責清點入庫的人根本忙不過來,只好按噸入庫,總出土量已達18噸。其中包括陶器、貴重金屬、玉石飾品、象牙雕刻等,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那些略顯粗陋的青銅器。在6000年前,出現青銅器,簡直顛覆了專家們對古文明發展史的認知。

被公認為出現最早的青銅器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河流域,距今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然而班清遺址發現的青銅器比兩河流域青銅器的出現提早了超過1000年。雖然出土文物中年代較早的青銅器含錫量只有1.3%,而且造型粗糙,種類貧乏,只有一些錛和手鍋等,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甚至不能算青銅器,只能叫做紅銅器。然而,年代較進的那些青銅器在鑄造技術上和造型藝術上都有明顯的進步,種類也豐富起來,出現了精緻的項鏈、手鏈、手鐲、戒指、鼎、勺等。

最典型的是一柄青銅勺細長的柄上刻各種纖巧而優美的圖案,證明班清人這時已經掌握了鑄造青銅合金的最佳比例,能夠製作各種堅固耐用的生產生活用品,甚至可以用其他的比例配置,鑄造不同需要的青銅器物。專家們認為,班清的青銅文化可能是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先進的青銅文化,當兩河流域的人們還在使用銅和砷的合金製作青銅器時,班清人已經在使用更為輕便、堅固的銅錫合金了。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班清文化遺址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一段古文明被永久載入史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隻眼文齋 的精彩文章:

王座由「生命之樹」製成,首領是「預言家」,專家:文明毀於疾病

TAG:三隻眼文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