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跑完馬拉松,下樓梯跟針扎一樣!
據說,有一波妹子們,跑完馬拉松,下樓梯,是這樣子的:
大家大多都有過這種「馬拉松後遺症」經歷哈哈哈,腳疼 腿疼 屁股疼,下樓梯跟針扎一樣,有時甚至要橫著走對不對,腿疼的真想直接從樓梯上滾下去!
跑馬之前:三下五除二,連跳帶飛,幾秒就能下完的樓梯。
跑馬之後:像被人打瘸,呲牙咧嘴,下了幾分鐘還在掙扎。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答案多是:跑量少,又猴急著跑馬。
個別男生也別笑,你們有時間還不是一樣:
結語:「跑量少,又猴急著跑馬"是跑步新手最常見的錯誤。關於跑量多少可以跑馬拉松的話題,跑吧跑友大菠蘿程老師,去年有一篇講解,供大家參考。下圖是每月跑量和跑完全程馬拉松概率示意:
可以看出,每月跑不到100公里的跑完全程幾率僅為53%,而300公里以上的為87%。當然,這裡並不是讓大家都去每月跑300k,而是了解跑量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看出,每月跑不到100公里的跑完全程幾率僅為53%,而300公里以上的為87%。當然,這裡並不是讓大家都去每月跑300k,而是了解跑量的重要性。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沒有跑量就不要輕易嘗試馬拉松,沒有足夠的訓練準備就不要報名馬拉松。那麼,怎樣才算足以應付馬拉松的訓練量呢?
跑友大菠蘿程的建議是:
1、跑全馬前的1-2個月至少應當跑過2次30公里以上的距離,並且每次在4小時內完成。超長距離的LSD在整個全馬訓練中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視。
2、如果你之前已經完成了半程馬拉松,那麼備戰全程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3個月;備戰半程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2個月,前提是一直有跑步的習慣。
3、備戰全程馬拉松,月理想跑量應當至少達到150-180公里,普通的跑者不建議超過200公里,怕增加受傷概率。至少也需要達到100-150公里。為半馬備賽,理想跑量應當達到80-100公里,至少也需要達到60-80公里。
如果你達不到上述要求,那麼就屬於跑量不夠,即使能在關門時間完賽,也會相對痛苦。換句話說,不是跑下來的,而是熬下來的,並且會大大增加受傷的風險。當然也因人而異,不乏天賦秉異的跑步天才。但這些數據適合大部分的跑者。我建議大家還是要量力而行,科學跑步。跑步畢竟是一輩子的事。你說呢?
確實是這樣,跑量上去了,完賽會輕鬆好多,成績也會提高些。
絕對是,你跑過的路,從來不會欺騙你!
所以,如過以後你在馬拉松賽之後,看到一大波呲牙咧嘴的,披頭散髮的,一瘸一拐的人入侵地鐵,然後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人流中,千萬不要小看他們,不久後,他們會滿血復活……
TAG:跑步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