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HTC Vive Focus Plus實力說話:硬核VR不再必須先買房

HTC Vive Focus Plus實力說話:硬核VR不再必須先買房

深夜11點,回到家的我坐上硬板床,打開放在床上學習桌的遊戲本,啟動了《Beat Saber》,就這麼站在床上瘋狂甩動雙臂——這幾乎是我房間內唯一一片隨便甩手不會打翻東西的空間。

和許許多多外來進入一線城市務工的人一樣,我住在十平米出頭的出租屋內,床鋪已經佔據了幾乎一半的空間,房間內的獨立衛生間連洗衣機都擺不下,這樣的鴿子籠內卻還要放置餐桌、衣櫃、冰箱等各種生活設施,甚至堆著一台已經快要服役四年的台式機和兩台顯示器。明白人都懂,這樣的環境想要享受PC VR,無異於痴人說夢。

一個多小時之後,「鍛煉」並洗浴完畢的我終於躺下,夢才剛要開始。不,不對,這不是做夢,這是HTC Vive Focus Plus的魔法。

解放全部無線潛力

魔法不是一天練成的,Vive Focus Plus和最初的Vive Focus VR一體機相比,本身變化不是很大。Vive Focus推出時的最大看點是一體機的緊湊,空間節省,無需線纜和佩戴方便都是在小空間環境,沒有條件安裝定位基站的房屋,或是出門在外等場合下都能輕鬆舒適地進入VR世界享受內容,比起Vive/Vive Pro這種一定要綁在PC旁邊的VR更加方便。

但由於一體機自身設計上的限制,Vive Focus和現有的PC VR/SteamVR內容生態基本是隔絕的。當時想要僅靠Viveport內的生態便把Vive Focus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還是有點困難,2017年里能讓VR進入大眾視野的爆款也就PC上的《Beat Saber》做到了,後面VR一體機再上來也沒趕上《頭號玩家》的熱度,這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很可惜。

於是Vive Focus Plus的主要任務就是讓移動VR體驗更貼近傳統PC VR——通常來講,這一思路的標準操作是讓移動VR平台的內容表現力更遊戲,種類和數量也更豐富,只不過達到PC VR水準的美好願望違背了半導體的性能規模功耗相關的規律,怎麼辦?那就曲線救國搞推流唄。

不過在此之前,Vive Focus Plus要先做好硬體準備。光看一體機表面你其實很難看出來,細心一點觀察就會發現它HMD主體的前部的6個特定位置都加了細小的孔,裡面暗藏了配合控制器實現6DoF的距離感測器組;無獨有偶,Vive Focus Pro的控制器現在也更像PC的Vive版本,長度加長,頭部增設內嵌6DoF感測器組的環狀體,並額外再添了一個扳機鍵。

人體工學的角度上,新的手柄握持比Vive Focus的鵝卵石形控制器更舒適,更不用說功能上的全面增強了,新手柄幫助擴大了玩家的動作有效範圍,能實現全方向上的手柄動作檢測,讓新版的操控感覺更加接近PC版的Vive,所以新舊Vive Focus控制器無法通用。另,它們和前代一樣設有人性化的腕帶安裝槽,對體積成倍增長後的手柄這種措施尤為必要,但沒配備原裝腕帶。

除了和手柄配合的感測器增設外,Vive Focus Plus在佩戴舒適的方面也進行了改善,此前Vive Focus到站時我玩了一小時不到,與當時的印象對比,Vive Focus Plus的重心稍稍往後壓了一些,新增的前額墊片能明顯感覺到著力,那種拽著人「點頭」的力道小了許多,這樣脖子不容易太快就感到疲勞,至少肯定不會在你身體在VR遊戲中大量運動累趴之前就堅持不住。

Vive Focus Plus的雙目鏡片繼續沿用了Vive Focus的75Hz刷新率AMOLED屏幕,但為它加裝了菲涅爾透鏡以減少紗窗效應。人眼實際觀感上畫面似乎是平滑了一點點,在運行VR遊戲時畫面細膩不易察覺有什麼顯示上的瑕疵,和但打到臉上的文字和UI圖素仍然還是能看得出鋸齒顆粒感,系統UI層面上可能需要優化一下。

為了方便用戶在現實中移動,Vive Focus Plus可以通過雙擊電源按鍵啟用VR一體機的前端攝像頭,允許佩戴者擁有前方有限的視野臨時解急,但由於畫面黑白解析度不高而且存在畸變,很容易就讓人暈眩,請不要過度依賴該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評測:一單元動鐵打天下 聽寶Aurora是如何做到的?
干翻百萬元8K電視?索尼Z9G能做到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