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沈一石的所作所為可不單單是為了最後一搏!
在《大明王朝1566》中,相信很多人對於浙江首富沈一石的做法感到困惑,前面我們也談過幾期,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必死無疑!
那麼作為必死無疑的沈一石,他為什麼要瞞著楊金水打著織造局牌子去買田,又為何臨時改變主意變成了「奉旨賑災」?
《大明王朝1566解密》69:大明王朝:沈一石「奉旨賑災」背後的邏輯,不僅僅為了放手一搏!
註:這一期對話比較多,涉及到大量對話的內容就不一一列出了,大家結合劇情來看這一篇文章。
從淳安前線賑災回來的沈一石,第一個要見的人還是織造局的楊金水,顯然,楊金水也在等著他。
其實楊金水已經知道沈一石必死無疑,但是他死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死之前得講明白為什麼要瞞著自己?
進到裡面後,劇中背景音樂正是芸娘所奏的《廣陵散》,《廣陵散》這部曲子多次出現,這裡也說明,沈一石即將跟當年《廣陵散》失傳之前,嵇康赴刑場的命運相同。
楊金水見沈一石進來,親自給他倒了一杯酒,用的是銀杯子,並且賦詩一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隨後,楊金水回復沈一石的問安的話,直接了當,語氣中處處在擠兌沈一石,意思是講,我楊金水沒有什麼過錯,當然能回來,倒是你沈一石,好本領,三進三出,竟然沒有醉卧沙場,厲害!
沈一石的表情告訴我們,他知道楊金水必然會用語氣排擠他,而且他這次到府,就是為了消除楊金水心中的氣:
「容我把話說完再喝可不可以?」
楊金水顯然不放棄任何擠兌他的機會:
「可以啊,拖刀計,美人計,釜底抽薪,瞞天過海,三十六計哪一計都可以。」
美人計指的是前面沈一石夥同鄭泌昌和何茂才陷害高翰文的事,釜底抽薪指的是他把所有糧食賑災了,瞞天過海指的是他本來打著織造局牌子「低價買田」,成功的瞞過了所有人,最後來了個「奉旨賑災」。
而拖刀計,其實此計是關羽的絕技,就是假裝落敗拖著刀逃跑,趁敵人追上來的瞬間,突然拖刀由下往上劈去,打的敵人猝不及防,倉皇落敗。顯然,楊金水把沈一石想的太陰了,認為他這次前來拜訪也不懷好意。
沈一石不想當著芸娘的面講,至於為何,後面會提到,可是楊金水毫不客氣,甩出了綠毛龜的比喻,著實諷刺啊。
見楊金水猜忌如此強烈,沈一石頓了一下,緩緩說道:
「我對不起楊公公,也對得起楊公公!」
楊金水開始疑惑,其實什麼叫既對不起,又對得起呢?
沈一石:
「這件事從一開始我們就錯了!」
楊金水顯然沒跟沈一石在一條頻道上,他還在想著怎麼甩鍋呢,一再給沈一石強調,你所謂的「我們」是不包括「我」的。
現在楊角風來給大家詳細闡述,沈一石所謂的「我們」一開始就錯了:
關於「改稻為桑」政策的出台,其實就是嘉靖帝一拍腦子決定的事,這裡面涉及到太多的利益糾紛,從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然而胡宗憲不聽從嚴黨的要求,推三阻四延緩該政策的推行,但凡他們能靜下心來聽聽胡宗憲怎麼說的,或許就不會造成現在的情況。
可是他們都錯了,錯在了「改稻為桑」這件事是有旨意的,也就是說,這件事是嘉靖帝要督促做好的,有了這個前提,他們才全力推行。
這中間不管是「馬踏禾苗」也罷,「毀堤淹田」也罷,並沒有阻礙他們推行的決心,真正出現問題,是在高翰文、海瑞和王用汲來到浙江之後。
而嘉靖帝推行「改稻為桑」政策,目的是為了多產三十萬匹絲綢,以彌補國庫的空虛。這件事的瓶頸是桑田不夠,老百姓又不願改,只能用糧食買田,而不管是豐年還是災年,按照市場價買田,沈一石根本買不下多產三十萬匹絲綢的田。
而且這條利益鏈,鄭泌昌和何茂才要吃一些,國庫要進一大半,算到最後,即使沈一石不賺錢,也只能拿十擔糧食買一畝田,顯然這種賣法,高翰文和海瑞等人是不同意的。
以上就是沈一石所面對的困境,怎麼辦?
楊金水聽到這裡,才有一些明白,開始讓芸娘彈琴,之所以讓她彈,其實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他要跟沈一石說掏心窩子的話了,琴聲一起,芸娘也就聽不那麼清楚了。
隨後楊金水開始跟沈一石說真話:
「幾年了,我怎麼待你的,你自個心裡比誰都清楚,可你呢,竟然和鄭泌昌、何茂才一起瞞著我……這兩件事……你做了一件事,你都是在找死,我想不明白。」
沈一石再次語出驚人:
「為了公公,也為了我自己,為了我們能全身而退。」
隨後沈一石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本來一開始,大家全力推行「改稻為桑」,後來朝中局勢發生了變化,裕王為首的清流派跟嚴嵩為首的嚴黨較上勁了。裕王他們不想以「低價買田」丟了民心,而嚴黨他們又不想擔這個惡名,最後才把這個鍋甩到織造局,甩到皇上頭上去。
楊金水不明白,鄭泌昌和何茂才一開始就參與進去了,難道他們也能甩鍋?
「這兩個人就是兩個官場的婊子……」
其實鄭泌昌和何茂才就是這種人,前面多期也提到過,有好處急著分一杯羹,擔責任,他們跑的比誰都快。不然的話,為什麼要弄「美人計」讓高翰文在前面背鍋,又弄個「通倭」案,讓海瑞去背鍋?
在這一點上,楊金水跟沈一石是達成共識的!
倆人在某一點達成共識之後,楊金水對沈一石瞞著自己的事繼續追問:
「美人計」逼著高翰文在前面擋子彈,「通倭案」又把海瑞推到了前面,「織造局燈籠案」又把宮裡和皇上推到了前面,這些事,為什麼要瞞著楊金水呢?
「在下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朝廷將來能知道,他們所有的事都是瞞著公公幹的……」
下面不講劇情了,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沈一石此舉到底為了什麼?
前面我們也提到過,沈一石趕走了芸娘之後,他又毀了琴,其實這時候的他是懷著必死的心情去賑災的。而之所以違背何茂才和鄭泌昌的命令,這僅僅是他的一線希望,萬一嘉靖帝念及恩情呢?
如果嘉靖帝掠之於民不成,仍要掠之於商,那麼沈一石就得安排後事。
而要安排後事,就需要人去做,遍觀整個《大明王朝》,能幫忙做這件事的人只有楊金水。所以,他要保住楊金水,事實上最後他確實做到了,而要保住楊金水的關鍵就是,讓朝廷錯誤的認為,楊金水根本沒參與這些事。而一項最有利的證據就是,楊金水給朝廷去的那封信,那封信講的卻是沈一石打著織造局牌子買田之事。
雖然謊報軍情有罪,可是這個罪罪不至死,但如果沒有這一出,那麼楊金水確實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他跟鄭泌昌和何茂才的關係。
就這樣,沈一石可以背掉所有的黑鍋,但是也是有條件的:
這個條件就是,楊金水要保護沈一石的家人,包括芸娘,這也是他放不下的牽掛,而楊金水,顯然會答應這個請求!
與此同時,楊金水還樂觀的給他講,自己要上書給呂公公和皇上,講明白事情原委,保一保沈一石!
豈不知,查抄沈一石家產的聖旨,已經在路上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這不是西遊:白骨精並沒有死!
※雍正王朝:雍正帝從老十四手中奪得美麗女子喬引娣,是何目的?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