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蘇州叫「橫街」者不少,如今,這一條的保存維護好得來

蘇州叫「橫街」者不少,如今,這一條的保存維護好得來

看到網文說,剛剛離世的貝聿銘心中烙下不變的中國印記,也織造了多少人兒時天堂的模樣。

別有洞天的大小園林、年歲悠長的靜逸古鎮、絲絲入耳的吳儂軟語,是這座天堂的仙意;而若是在蘇州的市井菜市、鄉鎮巷弄里穿行,隨處可見的水鄉美味又為蘇州添進人間煙火,叫人鬆快愜意。

去過橫街嗎?就是葑門橫街。一條市井小街,一條買賣街,可稱姑蘇繁華圖的一個截面,一個縮影。當然,得加上「今日」二字。

與住得較近有關,三十年前就光顧過。後來,每年去次把。近幾年,不算常去,平均下來,一個月超過一次。現在,是從相城去的,也算長途跋涉了,坐車得二三十分鐘。橫街有吸引力,磁場似的吸引著我去。買賣之中,逛逛之中,回味之中,有一種滿足的享受。若享受是幸福,橫街在滋生幸福。

橫街得名,沒有什麼稀罕之處,橫著的一條街,許多地方都有這個街名。從東向西,沿河,里把長,與江南許多家家共枕河的小鎮無異,長短有差,興旺有別,有無沈萬三之類的大商巨賈和柳亞子這樣的文化名人而己。

值得驕傲一下的,橫街是蘇州街巷多條叫橫街而唯一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條。好比詩中的橫塘,今日能認證的,還能體味「凌波不過橫塘路」的,極可能也只有蘇州橫塘了。上住下商,河街並行,絕大部分建築仍保留著清末明初風格。

葑門橫街曾是蘇州東南城鄉交界的一個貿易中心。有理由推想,橫街可能與萬畝桑田、萬戶機聲有關,是蠶桑、絲繭交易的一個集散地。未去求證。若碰到蘇州文史專家王稼句,得問問他。三四十年前,橫街並不怎麼熱鬧,買賣就是供銷社。後來,與玄妙觀一樣,市場放開了,「尾巴」又長出來了,有蔬菜、雞鴨、魚肉賣了,農民自養自種、自產自銷的農副產品多起來了。與城中的農貿市場並無太多不同,「近水樓台」多一點,時鮮多一點,魚蝦多一點,價格略便宜一點。在夏天,去買蘇州人稱的新「白烏居」(鵝),好像六七毛不到一斤,半紅燒半白切,屬於我一年吃一次的大菜。也偶爾買點鯽鯿、茨茹、雞頭米。

蘇州葑門橫街今年的的冬雪

那時市面沒有現在這麼長,向東三分之一是民居,沒有店面。商家也大多是當地人,沿街擺攤的大都是婁葑農民,遠來的,至多是跨塘、斜塘的吳縣農民。近一二十年,橫街名聲越來越大,幾近家喻戶曉,車子里常聽到:去哪裡?橫街買菜。你呢?也去買菜。一個上午,東去西來、西去東來的公交車內,幾近半數是買菜人。進橫街的幾個路口,自行車、電動車把人行道堵得嚴嚴實實。橫街的一舉一動,電視、報紙常有所聞。一顆為開門七件事服務的市井明星冉冉升起。

橫街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原來的橫街,雖然生意興隆,卻頂著臟、亂、差三頂帽子,像個剛發起來的破落子弟,窮相、急吼吼、亂來還畢現著。去年吧,疏、理、整、改,橫街徹底美容、整容了一下。

去橫街,一個字「擠」,擠得你透不過氣來。街狹,五六米寬,攤子擺出店外,還有農民的提籃小賣,路面被佔了三分之一。自行車、助動車、拉貨車與黑壓壓的人群夾在一起,常動彈不得。現在,人還是多,路面整、平、潔了,攤位進店了,菜葉瓜皮果殼不見了,自然,路面顯得寬敞多了,人車扭在一起不可開交的亂相幾乎看不到了。常說,吃飯、購物環境也是一種享受,熱鬧之中整潔、有序,市井環境。

而今的橫街多了一種味道——市井味中的文化味。一里長街,幾乎家家門面上掛著匾牌,上書店名,黑底金字,中規中矩,是里弄書法家的傑作;店名可稱百花齊放,有直來直去的,張三李四豆製品店、胖子阿三牛肉店,也有鬱郁乎文哉挺有回味的,選幾個實名如老味道分店、老家豆腐、毛鬍子蔬菜、小馬果園、眼鏡蔬菜、茗香園,而蘇北禽蛋店、小山東水產、蘇北鹽滷豆腐、太倉養雞場草雞店(夫人直誇那裡的雞味道好),在自表著橫街萬商雲集、貨通四海的氣派。今年,最東頭開了一家菜秧果苗店,囊括了大多數蔬菜和瓜果,每種都是五塊三棵,兼售基肥,成為育苗基地的一個窗口。橫街增添了現代農業氣息。

顧客在橫街購買時令熱銷食品青糰子

橫街吸引人,是因為橫街的商品抓人:應有盡有,凡吃的,從各式蔬菜到雞鴨魚肉,從活殺的到冷凍的,從剛摘下的桃子、草莓到棗子、雜糧各類乾貨,這兒都可找到;本地的外地的互補,可以買到山東的番茄、茄子,可以買到本地的蘇州青、雞頭米;時鮮的會在這兒最早出現,青蠶豆從南吃到北,從嫩吃到老,一個月里,最貴時也就賣到一塊一斤,一天以萬斤計;蘇式老味,征儀青糰子、爆魚、糖藕、甪直醬菜,那可是正中的蘇州味道,清明時節,買青糰子得排隊;價格便宜,買菜的阿爹阿婆都說,橫街的菜最便宜,即便不說它是第一或獨個兒,也是最便宜「之一」。我親驗過,比其他地方便宜20%到50%,絕沒有市面上最貴的價。比如白魚是魚中上品,同是外地來的,橫街賣十塊到十二三塊一斤,相城要賣十五塊以上;家養的長江回魚,橫街六七塊一斤,相城十塊左右一斤;普通的鯿鯽魚、青草魚,便宜一兩塊一斤。

橫街的東西為什麼便宜?其中有什麼值得掂掂的?薄利多銷,自產自銷,攤位費低,是橫街「三訣」。「三訣」告訴我們,涉及日常生活的開門七件事,是天大的大事,薄利多銷應是個原則,不只是生意經,還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初心,即豐富百姓生活。社會收入是分層的,市場也是分層分檔次的,有美羅、泰華那樣的高端市場,有橫街、山塘那樣的市井市場,有介於中間的門類齊全的大型超市和各類專業市場,它們都有存在和繁榮的理由,磚兒瓦兒與山珍海味坐在一條板凳上,不能厚此薄彼。

蘇州人應有這樣的同感:即使不買東西,去橫街逛一逛、看一看,橫街會給你一種豐富感、充裕感、滿足感、幸福感,像吃了一席豐盛的大餐。是與曾經餓過肚子、曾經買塊豆腐還要憑票的經歷有關嗎?我想,應該是有關的。

多年前,常見到一位蘇州老領導,隔三岔五,佇足街邊,紋絲不動,兩眼盯著人流車流,眼神中布滿了欣喜。

無心可以插柳,享受需要有心。

(本文配圖均來自視覺中國,題圖:葑門橫街人氣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昨夜布穀》何處啼?改革開放親歷者中覓知音
上海為何不說「晚安」?NASA「星光地圖」里竟藏著魔都這樣的秘密…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