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它是怎麼產生的?

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它是怎麼產生的?

"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它是怎麼產生的?

"意境"是中國畫審美的必要條件,是構成藝術美不可或缺重要因素。人們在審視中國畫的作品時,總是要把"意境"單獨提出來審查,"意境"是通過作品的"實景"帶給人們多次聯想的一種思維方向。

"意境"一詞的出現

最早提出"意境"一詞的是王昌齡的《詩格》,所謂詩格,就是詩的格式、體裁、風格、格調的意思。他提出了"物境、情境、意境"的美學思想,此後,王國維也在《人間詞話》中對意境進行了專門、系統的論述,可以說是為"意境"建立了一個標準。

在中國畫中,提出"意境"的,是北宋時期的郭熙、郭思父子,但他們當時只說到了"境界",並沒有明確的提到"意境"。他們在《林泉高致》中說到: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境界已熟,心手已應,方始縱橫中度,左右逢源。

這裡的意思是提倡畫家在作畫時,要把作品畫出詩意,只有如此,才能達到"縱橫中度,左右逢源"。

但是,在此之前,並不是人們沒有對中國畫中的"意"、"韻"等進行過研究和探討,只是用了其它的方式。唐代前後,人們就對畫中的骨法、形、神、勢、態等進行了比較研究,東晉時期的顧愷之就提出了中國畫"以形寫神"、南齊的謝赫也提出了"取之象外"的主張,並總結出了"六法"之說,把其中的氣韻放在首位。

中國畫中的"意境"?

"意境"是指人的感受與作品中共同形成的藝術境界,也就是說,一幅中國畫中所包含的創作者的思想感情、認知、態度等。"意"是情與理的統一,"境"是形與神的統一。而這兩種統一,就是情理、形神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最終表現為意境。

中國畫中的意境,也是創作者各種情感認知和技法水平的綜合表現,只有這二者合理科學地結合起來,才會是一幅佳作。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描述了"意境"作品的妙處:

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何者?觀今山川,地佔數百里,可游可居之處,十無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謂此佳處故也。故畫者當以此意造,而鑒者又當以此意窮之。此之謂不失其本意。

正如山水畫一樣,畫家所作意境要讓觀者有可游可居之處,如同這樣的感受,畫中的意境才是妙品。這才是中國畫的靈魂所表現出的意境之美。

明代畫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到:

范寬山水渾厚,有河朔氣象,瑞雪滿山,動有千里之遠。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態嚴凝,儼然三冬在目。

如果說郭氏父子是面對山水畫的創作來表達意境之美的表現手法的話,那麼,董其昌則是站在一個觀賞者的角度來認識中國畫。他對前人范寬的作品用了短短几句話,勾勒出了畫中的各種意境,帶給人無限遐想。

"意境"的實現方法

中國畫的意境可分為真景和情景。真景是指畫的本身,是由寫生得來的景,情景則是畫家在創作中運用筆墨和自己的情感認知而來,是一種對現實的加工和提煉,"意境"是以意為主,強調"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因此可以說,畫家在表現藝術境界的時候,則更多地會"嵌入"自己的藝術情感和思想境界。

明代畫家唐志契在《繪事微言》中說到:

凡畫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山便得環抱起伏之勢,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掛腳,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而落筆不生軟矣。

這就要求畫家在作畫前,要深入生活,了解一山之情,從而讓自己的性情與山之性情融為一體,只有這樣,才能得山的"環抱起伏之勢",讓作品的意境得以顯現。

"畫以意為主,意至而氣韻出焉"(明惲向)。中國畫中的意境上畫的靈魂,李可染說:"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現出來的境界。"意境在作品中的表現,可分為整體和局部的渲染手法。

明代畫家惲向對繪畫中 "意" 的表現進行了描述:

意或在全幅,或不在全幅,或一枝兩枝,或一重兩重,或一點兩點,或如人,或如禽,或如神仙賢狂簡之士,或如佛,或荒寒而瘦硬,或逶迤而倔強,或深闊而放肆。

這就說明中國畫的意境是一個局部的,或者說,畫中的意境可以通過某一個或幾個點來表現。但是,整體的意境只是相對於工筆畫而言的。

意境的表現也是有層次的。

無層次而有層次者佳,有層次而無層次者拙。

山之厚處即深處,水之靜處時即動時。林間陰影遠處營心,山外清光何從著筆?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

這是明代書畫家笪重光在他的《畫筌》中所說的一段話,這是講意境中"實景、真境和神境"的三個層面的構造方法。對於畫中的意境構造表現方法來說,應當按層次的遞進手法進行。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台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結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書法中的「巧妙」不是你所想的那個「巧妙」
掌握了這些書法學習的方法,臨摹《吊比干文》碑時就迎刃而解了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