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的人,通常有「2慢2快」,哪怕佔一個,也說明你還算健康
如今的社會,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人的身體都大不如前。
所以,想長壽的人,或許並不會很多。
但是,想要健康生活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如果能既健康,又長壽,何樂而不為呢?
那麼,壽命長的人,都有哪些特徵呢?
壽命長的人,通常有「2慢2快」,哪怕佔一個,也說明你還算健康
2慢:
1、起床慢
人在睡覺時,血壓會較低,而早上醒來時,血壓就會上升。
尤其是高血壓患者,一定不要起床過猛。否則會導致血壓迅速上升,進而引起腦血管破裂等嚴重疾病!
建議:中老年人,或者患有高血壓的人群,早上醒來時,先躺5分鐘,再坐起來,靜坐5分鐘,然後慢慢下地行走。
2、吃飯慢
相關數據指出,狼吞虎咽,囫圇吞棗的人,與細嚼慢咽的人相比,更易患身體疾病!
吃飯放慢,細嚼慢咽,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有保護胃腸道的作用,有益於口腔健康,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預防肥胖等等。
而吃飯過快,會導致腸胃消化慢,消化不良;還很可能發生異物卡在食管或嗆入氣管,招致嚴重後果!
2快:
1、便得快
便得快,主要包括大便和小便排泄的通暢,沒有便秘或是尿頻、尿不盡的狀態,並且排泄之後,感覺良好。
如果排泄都很順暢的話,說明你的身體還不錯。
2、睡得快
睡得快,其實是一種優質的睡眠狀態。
即入睡時間短,沒有睡不著或是失眠的問題;
並且睡眠質量較好,睡醒後,頭腦清醒,精神飽滿,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想要壽命更長及,謹記:預防3種疾病!
一、肺部疾病
肺臟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肺部疾病,屬於呼吸系統疾病。
人到中年以後,很容易發生呼吸系統疾病。
比如,空氣的污染、吸煙、油煙等,都是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因素,嚴重還會導致人體缺氧,呼吸受影響。
措施:
1、多吃白
《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西方色白入肺,開竅於鼻,其味辛、病在皮毛……
也就是說,白色的食物,入肺經,多吃白色的食物,有養肺潤肺的功效。
百合:有潤肺止咳、養陰消熱、清心安神之用。對氣候乾燥,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銀耳:入肺、胃、腎三經,具有生津潤肺、滋陰養胃的作用。咳嗽痰多,陽虛畏寒者不宜食用。
荸薺:煮熟可作水果食用,具有清熱生津、化濕祛痰、涼血解毒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燥咽干、肺熱咳嗽等症。
2、常按穴
列缺穴:人體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每天用食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次2分鐘即可。
作用:經常按揉此穴,有通上徹下的作用,可以使人更加清醒,讓人有衝出霧霾,重見晴朗之感。
二、胃腸疾病
民,以食為天,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靠良好的胃腸功能。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大,胃腸的消化液流動開始下降,發生便秘的幾率便會增大。
所以,要想「長壽」,必先「腸壽」!
措施:
1、少久坐
經常久坐不動的人,腸胃蠕動會減弱,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會循環不暢,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適量的運動,每天堅持慢跑半小時即可。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抗病能力,還能減少胃腸病變的風險。
2、常按穴
天樞穴:是腹部的要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為左右對稱兩穴。
日常可用雙手的中指,點壓此穴。每日一次,每次3分鐘即可。
作用:起到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的作用。
三、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性患糖尿病的幾率,遠超女性2倍之多。
且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人群,60歲是發病高峰。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措施:
1、好睡眠
科學研究指出,與睡眠充足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出現胰島素抵抗的幾率會增加4.5倍。
因此可以說,睡眠不足,也是糖尿病的誘因之一!
所以,不論是否高血糖,日常都要保證充足睡眠,每晚11點前準時入睡。
2、降糖飲
黃花苗干桑茶:黃花苗、干桑葉
《神農本草經》中,將干桑葉稱為「神仙葉」,中醫將其作為治療消渴症(即現代醫學的糖尿病)應用於臨床。
國內外研究資料證實,干桑葉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鹼能抑製糖代謝過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進β細胞分析胰島素,從而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若將干桑葉和黃花苗進行搭配,製成黃花苗干桑茶,效果將大大提高。
這是因為,眾多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與炎症的關係十分密切。
而黃花苗中含有廣譜消炎成分,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廣泛應用於多系統炎症相關性疾病。
另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對餐後控制血糖有一定幫助。
3、常按穴
陽池穴:位於腕背橫紋中,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
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隻手的陽池穴,刺激此穴時,動作要慢,手法要輕柔。
作用:現代常用於治療糖尿病、前臂疼痛麻木、腕關節炎等。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45歲以後,有這5個特徵的人,恭喜你,身體健康易長壽!
※男人50歲後,面臨3道「壽命難關」,想要健康,堅持「四個一點」
TAG:一天一點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