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婧:學術編輯在學術傳播中的價值與職責
一直以來,學術編輯的身份定位都是基於其與學者的關係來討論,無論是高不可及的學術引領還是為人作嫁衣的職業焦慮,都體現了以學者為參照的二元對立視角。事實上,現實的學術編輯活動往往更為複雜,其處在由學者、機構、政府、基金等多元主體互動交織的學術場域中,若僅以學者為參照來實現學術編輯的身份認同,反而模糊了編輯作為學術分工存在的真正價值,也無助於我們在當下變動的環境中明確學術編輯的立身之本。因此,只有將學術編輯活動置於整個學術場域乃至更宏闊的社會格局中來考察,才能把握其存在的根本意義。
保持學術價值感知能力彰顯主體性
由於學者在學科背景、學術能力、認知偏好等方面存在差異,學術生產活動呈現縱向層次化、橫向圈子化的分布格局。同時,學者的知識創造活動遵循生命周期規律,都會經歷初創—發展—成熟—衰退的學術生涯,這意味著學術生產的中堅力量亦會隨著時間而完成代際更替。儘管學術生產的時空格局紛繁複雜,學術傳播媒介卻始終是先進學術生產力的展示平台。因為以發現與挖掘學術價值為專職的學術編輯,始終保持對學術前沿的執著與敏銳,重視學術生產中堅力量的崛起與創新。可以說,正是在學術編輯的職業堅持下,學術傳播始終擁有生機盎然的源頭活水。
擴展和深化學術交往是學術編輯的重要工作。隨著學術期刊評價成為影響學術資源流動的重要機制,學術期刊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了爭取和提升稿源質量,學術編輯除了維護和更新來稿系統外,更是積极參与各種學術論壇、研討會議、工作坊等學術活動,及時捕捉最有價值和最具學術潛力的研究成果。不過,與此同時也引發了某些短視和功利的交往行為,集中表現在對成名學者的過度依賴,收割既有學術發展成果,不僅增加了著名學者的科研壓力,無形中稀釋了每篇稿件的學術價值,也限制了新生代學者的發展空間,並不利於學術期刊的可持續發展。
與學者執著於某一領域的專業素養不同,在經年累月的文獻閱讀和積極主動的學術交流中,默會習得的學術價值感知能力,是學術編輯能夠擔當價值發現活動的重要保障。這種能力素養融文獻脈絡、知識結構、價值傾向、視野格局、思想理解能力於一體,具有專業共性亦有自身個性。只因學術編輯的價值感知活動常常處於緘默狀態,當前對此的討論或流於一般編輯活動的籠統歸納,或偷換為學術寫作的要領分析,無視學術編輯獨特價值認知活動的真正打開方式。
雖然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價值評判難以達成共識,但是研究對象的多樣化亦有規律可循。任何理論和思想都會經歷萌芽、發展、成熟、反思、沉寂、復活、創新等發展階段,不同階段具有相異的知識形態和價值期待,對於創新路徑的理解亦有不同。同時,學術成果涉及學科門類龐雜、研究範式多元,論文的類型亦有差別,不同研究形式其學術價值的評析依據亦會有所差別。因此,編輯的學術價值認識活動仍需更多細緻深化的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論證學術編輯的專業獨立性。
推動學術成果進入社會公共傳播系統
在早期的科學交流中,學者們主要通過面對面交談和書信往來建立學術聯繫。私人領域的交流方式因言說可及範圍有限,較少受到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對學術文本的規範亦不常見。學術期刊的誕生,不僅成就了更有效的學術交流平台,同時其自身亦發展為學術場域中的重要成員,從早期的傳播媒介逐漸成為依託學術共同體的學術認證機構。
學者之間的思想交流可以通過人際對話、小型研討、會議演講等多種傳播形式,從溝通的效率和意義來看,也許規模越小越有可能進入深度交談。但是,只有源源不斷的優秀學術成果進入公共精神領域,才有可能實現學術積累、傳承和發展。同時,現實的科研考核體制更是注重論文、專著、項目等顯性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亦是鼓勵學術成果的公開社會化傳播。
學術生產活動規模龐大且數量繁多,能進入學術傳播渠道的僅是冰山一角。同時,凝結著學者理性思考和價值選擇的個性化文本,只有經過學術編輯和評審體系的認證,才能轉化成社會性的精神勞動產品,進入公開的學術傳播渠道。作為學術信息傳播的把關人,學術編輯的選編權並不是個體意義上的權力。雖然編輯實踐外在體現為個體活動,但是編輯實際上處於組織性與個體性身份膠著並存的狀態。
編輯工作是在出版機構的組織安排下展開的個體行動,而學術期刊是出版行政管理系統的基礎環節。整個學術編輯隊伍制度化日常化運轉的意義在於動態維持一套文本規範,這套規範與學術文化、意識形態、社會環境、機構宗旨等方面的要求息息相關,它規定了什麼樣的學術文本能夠進入社會公共傳播系統,學術編輯只是在這套規範制約下能動的執行者。除了組織學術共同體內的評議與認證外,編輯實踐對於學術場域和社會精神領域更為關鍵的意義在於,為學術話語生產與文化制度規範提供協商互動的空間。所有學術論著都是以學者自覺探索為主導,在與審稿人和編輯的評審規範相互協商後的產物,或許這一最終文本抹去了個性的稜角,但確是最適宜公共傳播的版本。
圍繞學者需求實現信息服務的提檔升級
隨著研究隊伍的日益壯大,學術文獻數量呈迅猛增長態勢。媒介技術的發展亦為學者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大型資料庫、紙質媒體(學術論著、期刊、報紙)、網站與論壇、社交媒體等,都能夠為學者的科研工作提供文獻檢索、前沿資訊、研究方法等支持。但是當前以搜索工具為主的發現方式,只能根據字元相似進行文獻推送,相關的知識背景、可資借鑒的研究視角、理論和方法、材料數據等則需要學術編輯在語義理解基礎上的歸類推薦。因此,面對數字技術對學術環境的滲透,學術編輯的傳播工作需從原先紙本時代對學術文本的精選優化升級到圍繞學術研究進程為學者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上來。
面對撲面而來的新媒介、新應用,學術編輯被迫在工作內容上疊床架屋,不斷增加各種信息載體的操作技能,然而個體的技術素養和時間精力有限,不能精通所有的媒介形式,這種全面出擊的應對方案也無助於有效提升學術影響力。事實上,要實現學術編輯傳播工作的提檔升級,必須深入了解學者研究導向的信息需求特點,考察學者對各種學術媒介的使用偏好,在此基礎上方能利用多元化的媒介平台發布適配的學術信息。
資料庫是學者使用較多的信息來源。調查發現,學者搜索時最關注的並不是引用數據,而是研究議題的相關性以及研究者的情況。為了提高與學者需求相關文獻的可發現性,編輯要注意文獻關鍵詞和篇名的提煉與歸位,儘可能使得文獻重要內容進入與其相關的研究領域的搜索範圍。目前很多學術期刊都開設了微信公眾號來提高學術影響力,但大都是紙質期刊目錄或文章的遷移,並未注意到公眾號為學術期刊開闢的機遇窗口。學者在使用微信時,處於利用碎片化時間的淺閱讀狀態,對學界動態、研究方法、科研經驗等有助於提升學術研究能力的內容最感興趣。因此學術公眾號需要建立目標用戶畫像,在信息推送中更注重挖掘學術增長點、可資借鑒的理論文獻、示範意義的研究視角。
總之,在以科研考核體制、學術評價機製為核心動力的學術場域中,學術編輯與學者一樣都是積極的行動者,兩者在學術生產和傳播的不同環節中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術傳播是學術編輯主體性的體現,是貫穿學術編輯活動的核心要領與價值旨歸。面對傳播技術與學術環境的不斷變化,在履行學術傳播的使命上,學術編輯任重道遠,仍需上下求索。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
原標題:學術傳播:學術編輯的價值與職責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 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史苑學步》新書發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李正軍:五四運動成為新舊民主革命歷史轉折點的必然性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