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驚艷了整個初唐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驚艷了整個初唐

《詩境淺說續編》:「凡作邊詞,每言塞外春遲,而各人詩筆不同」。說的便是唐代邊塞詩的特點,即通過景物的對照,來突出邊塞春天的遲來。例如,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便是此類中的絕唱。而在初唐,有一位詩人張敬忠,也曾寫下「五原春色舊來遲, 二月垂楊未掛絲」的千古名句。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驚艷了整個初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張敬忠,是初唐一位不知名詩人,《全唐詩》僅存其詩二首。「五原春色舊來遲, 二月垂楊未掛絲」,便出自於他的《邊詞》。《邊詞》是張敬忠的一首著名的邊塞詩,體裁是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中,張敬忠便將邊塞荒涼的景色與長安暮春景色進行了對比,從而突出邊塞春天的遲來,表達了戍邊將士對長安的懷念之情。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驚艷了整個初唐

因為記載張敬忠生平事迹的史料很少,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只能根據《新唐書·張仁願傳》中的記載「中宗神龍三年(707年),張仁願任朔方軍總管時,曾奏用當時任監察御史的張敬忠分判軍事」。來推測它寫於張敬忠在朔方軍幕任職時所作。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張敬忠的這首《邊詞》: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驚艷了整個初唐

首句「五原春色舊來遲」,即五原的春天自古以來就姍姍來遲。「五原」,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新唐書·張仁願傳》中記載,張仁願任朔方總管時為防禦突厥而修築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便在五原西北。這裡地處邊塞,靠近嶺北沙漠,氣候嚴寒,景物荒涼,故春色也就姍姍來遲。這句詩也是總領全篇之句。

次句「二月垂楊未掛絲」,緊承首句句意,對邊塞春色的遲來進行了具體描繪。它的意思是說,仲春二月,這裡的垂楊還沒有吐葉掛絲。言下之意,便是此時在長安,已經是桃紅柳綠,一片春光爛漫。縱觀古代詩歌史,詩人總是在柳色中發現春意。如賀知章《詠柳》中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但在無邊的荒漠中,卻只有凜冽的寒風,所帶來的荒涼景色。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驚艷了整個初唐

最後兩句「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則是詩人正面通過五原與長安不同景物的對照,來突出邊塞春天的遲來。它的意思是說,如今這裡的河流剛開始解凍,長安城裡卻已是落花時節。「長安花落」,說明時令已是暮春。而暮春之時,荒涼的邊塞還未見春意,長安卻已是春事闌珊了。

此外,暮春在古典詩歌中,常蘊含傷時、惜眷的情懷。故這兩句詩的對照,不僅進一步突出了邊塞春天的遲來,還寓含了戍邊將士對長安的懷念之情。雖然有些許憂傷,但詩中並沒有戰爭的描寫,可見此時的邊塞應是寧靜和平的。這樣一來,荒寒中又有別樣的壯美。

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驚艷了整個初唐

《而庵說唐詩》記載:「此詩不用深巧,只將「春色遲」三字寫大意,而邊地之苦自見,尚不失盛唐步武」。可見張敬忠這首《邊詞》,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開盛唐風氣之先的。總的來說,它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驚艷了整個初唐。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蘇軾在畫上隨手題了一首詩,如今畫已失傳,詩卻成千古絕唱
唐代一位詩僧,寫下一首千古名作,將人性醜態寫到了極致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