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很絕美的一段語錄,將古代戰場氣氛渲染到極致,嘆為觀止!
描寫古戰場的詩很多,但余秋雨這段很絕美的語錄,這看似很普通的輕描淡寫,卻勾勒出一副古戰場前後的如詩如畫般畫卷,足見作者的文化內涵以及筆韻,讓人讀完了,還想重溫再讀一遍,就說明這段語錄寫的真不錯,很絕美。
這一段詩是是余秋雨沖著王維一首《渭城區》尋陽關後走出一個小縣城看到一片墳堆而聯想到這當年肯定是古戰場,所以才有了這一段古戰場描寫的語錄,將古代戰場氣氛渲染到極致,令人嘆為觀止!摘自余秋雨 《文化苦旅》中的一篇《陽關雪》其中的一段,文字如下:
這裡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髮,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余秋雨《文化苦旅》
征夫們的前因,常年背井離鄉,父母妻子兒子的思念,故鄉的訣別,將軍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一幕幕讓人身臨其境,讀來好似作者一般看到了這樣無奈的古戰場,最後又隨著作者筆鋒一轉,隨著一陣煙塵消逝而去。我們不妨隨著余秋雨的筆跡,再欣賞一番這段語錄的絕美之處。
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
出征前,馬蹄滾滾,沒有任何秩序,如雨一般亂湊,卻也不失一種自然聲之美,如雨的馬蹄噠噠噠,奔向戰場。而如雷的吶喊,正是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廝打在一起的喊殺聲,驚天地泣鬼神,更是家人們對自己兒子的期盼早些歸來的吶喊。而如注的熱血,正是為保衛家園,不容被踐踏。是男兒,就當為保衛家園而戰,去守衛邊疆。
中原慈母的白髮,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
家中的慈母對征戰沙場的兒子思念,這一等,便是等白了頭髮。所以說到這裡,無不想起現實中的我們背井離鄉打工,自己的父母怕也是一直盼望過年,因為只有過年,全家才能一起團聚。
而閨閣中的女子對征戰沙場的夫君思念。在古代婦女都是不能外出工作的,在家裡當主婦,料理家裡上下老少,也是不容易。還有湖湘的小孩晚上睡不著覺,估計也是想念自己的父親了,可憐更多小孩一生下來就沒有了父親,因為父親戰死疆場了。
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
走出故鄉,與親人們訣別,此去正如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等征夫們凱旋歸來之時,不知要等到何年,所以這一去,就像生死離別,從此陰陽兩隔一樣令人痛心,雖然不舍,但終是鼓勵征夫們為保衛家園為戰,去守衛邊疆,這是自豪的。
而將軍們,背井離鄉,這是痛苦的,是寂寞的,是誰逼的他們背井離鄉征戰,是敵人,他們唯有將一腔熱血灑上戰場,朝敵人怒吼,怒目,讓敵人膽寒。
而一場戰場下來,丟盔棄甲,滿堆屍骨,卻不管怎麼生靈塗炭,終是為了將軍旗插向遠方,不容任何人踐踏我們的家園。這是可歌可泣的。
而如今我們背井離鄉,是否可歌可泣呢?都是為了虛榮。為了能把家裡房子裝修得漂漂亮亮的,為了能賺錢討老婆,為了能在城市裡買房子買車,都是為這些。
所以說余秋雨很絕美的一段語錄,將古代戰場氣氛渲染到極致,嘆為觀止!
文/啟路/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很多人分手時,喜歡說陸小曼的這一句語錄,讀懂後,讓人心痛!
TAG:啟路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