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練習的精髓是什麼?Namaste告訴你
在瑜伽練習的時候我們經常做一個動作,聽過或者說過一句話——雙手合十,Namaste。這是被很多人忽視的地方,也是很多人不明白的地方。雙手合十的意義是什麼?Namaste又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到底想說什麼?別著急,看完了,說不定你的瑜伽習練會有突飛猛進的進展。
1
當雙手合十在胸前的時候,我們都會讓雙手相互拮抗一下。只這一下就代表了我們練習瑜伽的現狀。
有的人會讓雙手狠狠的互推,感覺用了渾身的力氣,這樣的人,在練習的時候會過分用力,導致身體非常緊張疲勞,而且容易受傷。生活中可能也很要強,希望所有事情都盡善盡美,但是往往得不償失。
有的人會讓雙手輕觸,像虛掩著的門一樣,這樣的人,在練習的時候很容易感覺辛苦,容易放棄;並且面對力量強的體式很容易逃避。生活中可能也想要得過且過,或者很容易「認命」。當然,以上所說只是一部分人的狀態。
雙手合十胸前,抵住心輪(心口窩)處,其實是在這裡用雙手提示我們的內心,讓我們開始向內看,從雙手合十開始。雙手的互推其實是感受對方的存在,並非推出一個勝負來。而感受到對方的存在,雙方可以共存的時候力是柔和且穩定的,這不就是瑜伽體式的練習原則嗎——找到「住(sthira)」與「樂(sukha)」。
「住」指的是穩定與警覺;「樂」指的是在某種姿勢里保持舒適的能力。雙手合十,互推,找到彼此的存在。此時就是穩定,舒適的狀態。
2
在瑜伽當中是存在非常合理的進退關係的。比如當你雙手互推的時候,你還能感受到什麼?僅僅是手的相互拮抗嗎?如果力用的對,會感覺到鎖骨向兩側延展,肩胛骨向脊柱的方向走。同樣的力在其他體式裡面也體現,在坐角式中,當大腿骨有力沉向地面的時候,骶骨自然會被推動向上提,如果沒有這種感覺,要不就是力沒有到位,要不就是方向沒有找對。
如果可以在體式當中去覺察身體因為自然的「拮抗」,而產生了「進退」,那麼瑜伽體式練習起來就不會那麼難了。
再舉個例子。太極中的借力打力,其實都是很簡單的力,但是卻可以四兩撥千斤,因為有進退,不是將對方用蠻力推走,而是感受到對方的存在,藉助對方的力,將自身的力加強。
3
而雙手合十之後,低頭的一聲「Namaste」,在印度,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內在最珍貴的神性佛性,向你內在至高無上的神性佛性頂禮致敬」。首先請大家不要看到「神性」,「佛性」就去想一些宗教性的東西。這裡是雙方全心全意尊重禮敬對方,當下彼此就是一體的,當下就是合一,沒有對立。
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相互道一聲「Namaste」,代表雙方之間的信任,通過這個精神中心相互交換。
瑜伽一開始是練身體,然後練覺知,其實覺知就是心的打開。你不在用眼睛去看,不再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去體會。內心的知足滿足,才會得到真正的平和喜樂。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事物都過於表面,表面的東西總是轉瞬即逝,非常短暫。比如網紅效應。而令你內心深處感覺開心愉快的事物才真的是持久的。
4
瑜伽的練習一開始我們都以為是練身體,其實從一開始就在練內心。艾揚格大師教過一個練習輪式有困難的學生,很多年的教與學,但始終沒有讓這個學生做過一次輪式,當艾揚格大師認為這個學生的身體可以練習了,就直接讓他做一個輪式,果然很順利的做起了輪式,也獲得了身體應有的伸展。
整個過程,這個學生一定無數次的疑惑,為什麼不讓他嘗試做一個輪式,而是不斷的重複練習基礎體式?他或許經歷了疑惑,不解,焦躁,放下執著,接納當下,最終獲得喜樂。
練習最重要的是保持覺知,而非知道這個體式做起來應該用什麼技巧,應該如何運用肌肉控制,做成什麼樣子算對的。這樣的練習體式就成了主角,自己成了配角,毫無意義。體式是服務身體的,切記不要本末倒置。
練習瑜伽10年 的人不少,但是真正練習瑜伽10年 的人就少了。檢驗瑜伽練習的成果如何,就看在生活中的覺知力如何了。
5
覺知力不僅僅指,去感受身體每個部位的伸展和拉長,而是能清晰知道身體每個部位在做什麼。記得看《蘇東坡》傳,蘇東坡是有練習瑜伽的,他每晚睡覺前都會和自己的身體「聊天」,詢問身體的每個部位,是否癢,是否疼,是否想在動一動,不癢,不疼,不想動就安靜的保持著……這樣從腳趾一直詢問到髮絲,詢問完之後就睡過去。
沒錯這就是瑜伽休息術。你能清晰身體每個部位都在做什麼,並且能專註在不同的部位上,那麼你的瑜伽就成了。但是在這之前,還需要不斷地,正確地練習。
現在,請雙手合十置於胸前,Namaste!
(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她年近40,身材完爆20歲:做女人,一定要對自己的身材負責
※內含《mother》舞韻編排
TAG:瑜伽檸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