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解讀攜程2019Q1財報:凈利潤同比增長超三倍,未來能否保住此增速?

解讀攜程2019Q1財報:凈利潤同比增長超三倍,未來能否保住此增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東時間5月22日盤後,攜程對外發布了它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新財報。根據財報來看,攜程在營收及凈利潤均超預期,受財報發布後的影響,攜程的股價一度上漲近5%。回顧攜程這幾個季度的財報來看,它在營收跟凈利潤方面還是繼續交了一份滿意的財報業績,這也說明攜程的業內競爭力仍然很有優勢。

作為互聯網領域的老牌企業,攜程在在線旅遊市場業務發展越發多元化,旗下陣營也是越來越龐大。只是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巨頭阿里的飛豬、以及美團都在瓜分攜程的交通跟酒店業務,這也讓攜程的業務營收面臨不小的挑戰。美股研究社通過解讀它的這份新財報,幫助外界了解攜程現有業務發展面臨的阻力。

攜程新財報營收超市場預期,受財報發布影響股價一度上漲近5%

作為國內在線旅遊行業的老大,攜程近幾年還是在不斷的讓它的業務版圖更加多元化,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都有目共睹。正是由於它的業務營收能力還是有一定競爭優勢,這也讓不少投資機構看好它在未來的發展。在發布這個季度財報前,攜程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凈營業收入年增長率約為18-23%。

根據攜程的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攜程凈營收為82億元人民幣,高於市場預期為80.64億元,對比去年同期67億元,同比增長22%;2019年第一季度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13億元人民幣,遠高於市場預期為5.09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為10.6億元,同比增長335%。盤後攜程股價一度上漲近5%,截止到發稿,漲幅為1.91%,股價報38.38美元。

對比上個季度的財報來看,攜程這次的營收跟凈利潤的表現還是較為理想。攜程網第四季度凈營收為76億元人民幣(約合11億美元)。在虧損方面,第四季度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2億元人民幣(約合1.76億美元)。

為何攜程在這個季度的財報業績增速不錯?

在美股研究社看來,得益於攜程核心業務住宿、交通、以及旅遊度假業務的高速增長,另外一大亮點在於攜程的國際業務佔總收入比重達到35%,可以說幾大業務都保持了理想的同比增速。

在用戶數據方面,目前攜程旗下所有品牌全球月活躍旅遊客戶數超兩億,35歲以下的用戶比例在過去5年里穩定保持在70%左右,年齡在29歲以下的年輕用戶佔比從30%增至將近50%。年輕用戶規模的增速不錯,這也推動了攜程整體業務的穩定發展。

在這個季度,攜程的酒店預訂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30億元,同比增長21%,比上一季度增長14%;交通票務營收為人民幣34億元,同比增長16%;旅遊度假業務營收為人民幣10億元,同比增長25%;公司旅遊業務營收為人民幣2.38億元,同比增長32%。

核心數據方面,攜程在第一季度線下門店商品總值(GMV)同比增長三位數;天巡的直接預訂業務繼續快速發展,在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上升約250%;這一季度國際業務收入約佔總收入的35%。在下季度指引方面,攜程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增長約16%至21%,市場預期為增長19.8%。

對於攜程來說,為了提高業務上的營收,在國內跟國外都有不少的動作,這也讓它的業務版圖更加龐大,只是在線旅遊行業仍然是個香餑餑,國內不少互聯網巨頭也是虎視眈眈。在新的挑戰中,攜程的業務發展會面臨哪些難題呢?

幾大因素將會左右它的股價走向

易觀智庫近日發布的《2019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年度綜合分析》顯示:2018年,中國旅遊業收入為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仍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對比過去五年,是增速最低的一年。報告分析,中國宏觀經濟放緩,但中國旅遊業已經換擋進入中高速增長期,旅遊業的綜合貢獻佔GDP的11.04%,對經濟有重要拉動作用。

旅遊行業的增速放緩,這也意味著在線旅遊平台的營收增長也會相應的受影響,作為頭部平台的攜程自然也將會面臨更大的營收挑戰。除了宏觀經濟的因素之外,攜程還將面臨哪些發展問題呢?

1、 攜程在交通跟酒店業務上佔據一定競爭優勢,但美團跟飛豬仍然是不能小看的對手

根據攜程的財報來看,交通跟酒店業務仍然是它收入的重要支柱,這也是為何攜程在這兩個業務上投入不少。為了進一步拓展這兩個業務的營收,攜程不僅有攜程這個平台,它還花費巨資收購了去哪兒網以及戰略投資同程藝龍,壯大它的隊伍自然是能夠吸引到更多用戶選擇攜程系旗下的平台,這種投資買賣策略確實還是可行的,只是流量用戶的基礎還是會決定這些交通跟酒店業務的訂單量。

目前來看,美團跟飛豬在酒店跟交通業務上的投入是越來越大,這也讓攜程的這兩個業務面臨不小的營收壓力。不論是美團還是阿里旗下的飛豬,一方面它們場景資源豐富,平台上的各種服務幾乎是高頻的,同時這兩個平台積累的用戶基礎遠遠高於攜程,用戶選擇相應的場景需求還是更有選擇性。

目前美團酒店的市場份額已經趕超攜程,美團酒店的成功一方面源自於其用戶、市場的差異化定位,牢牢把握住了在線酒店預訂行業市場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美團的其他業務也對酒店業務發展起到了關鍵的協同作用。背靠阿里大生態的飛豬,它在交通跟酒店業務上的發展也會更加有優勢,會員上的互通能夠吸引到更多用戶,這方面也是攜程所欠缺的,在用戶流量越來越難獲取的前提下,攜程的用戶增長也很難。

2、 攜程積極進軍海外市場拓展更多業務營收,但海外市場與Booking的競爭也很激烈

攜程除了積極發展在國內的業務之外,這幾年也在積極的進軍海外市場。從2015年執行全球化戰略以來,攜程在票務、酒店、度假、目的地合作等業務細節上的加速非常明顯,而多渠道的海外業務布局都會帶來合力。攜程現在已經進入了國際市場,這個季度攜程國際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攀較快,升至35%。

當下,攜程的海外業務競爭也很激烈,其中Booking的實力跟影響力最大,雖說雙方有展開合作,但這層關係既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尤其是跟Bookingq旗下的機票度假套餐預訂的競爭最大,隨著攜程加大對於海外業務的重視,如何平衡這個競爭關係也很重要。對於攜程來說,如何更好的服務海外市場的用戶也面臨一定挑戰。

3、 攜程平台上屢屢發生的負面新聞難以避免,負面新聞太多影響用戶對它的口碑評價

作為國內知名的在線旅遊平台,攜程這麼多年的發展還是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但不得不說攜程因負面新聞頻頻發生,這其實也損害到了品牌整體的形象。用戶不論是訂出行的票務還是酒店預訂,其實個人信息都是很隱私的,對於攜程來說它也確確實實積累了不少用戶的大數據信息。如果說這些信息被攜程保護的好,沒有被濫用或者說泄露,其實還是沒有什麼過於擔憂的。

今年3月,有消費者在網站上爆出攜程大規模"殺熟"的現象,本來只是消費者準備購買機票,付賬時少勾選了一個選項,於是退回重新下單,結果卻顯示無票,並且價格還上漲了接近1500元,而這件事迅速爆發,引發了許多消費者的關注,也有很多消費者反映也曾遇到相同的情況。

除了大數據殺熟,捆綁銷售、用戶信息泄露等問題的發生其實都會影響到攜程的整體形象,但這種問題攜程還暫時無法從根本上去解決。

對於攜程來說,雖說業務營收繼續保持同比增長,但整體增速放緩也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是業務競爭太激烈,另一方面也說明攜程的實力還是有待提升。未來攜程是否能夠在新業務上帶來更多驚喜呢?

提高業務營收穩定股價至關重要

近期,研究機構Zacks將攜程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並將該公司目標價設定在33美元;盧森堡金融機構Bidask Club也將公司股票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攜程能夠受到投資機構的認可,這也說明它現在的業務發展還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未來攜程還能從哪些方面創造更大的增長空間呢?

攜程在海外市場的動作越發頻繁,4月26日,攜程集團宣布和Naspers達成協議,將發行新股,交換Naspers所持有的"印度的攜程"MakeMyTrip股票。從戰略布局來看,攜程的全球業務主要就由:Skyscanner和Trip.com這兩個平台。

與天巡接近70%客戶群集中在歐美市場的戰略重心不同,Trip.com目前主要面向亞太市場,覆蓋了人口基數更大,可開發程度更高的亞太市場。可以看出,攜程在海外市場的動作越來越頻繁,進軍的市場也是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外市場業務營收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除了海外市場之外,攜程的另一個重心也放在了下沉市場,這個市場的用戶需求其實仍然有不小的增長空間。攜程近幾年對低線城市的滲透速度顯著加快,從財報來看,其低線戰略取得了良好成績,在低線市場,攜程品牌的低星酒店間夜保持了好的同比增速。目前攜程品牌的門店數量已突破2000家,今年有望達到3000家,包括攜程、旅遊百事通、去哪兒三個品牌門店,門店數量將達8000多家。

對於攜程來說,未來如何提高業務營收仍然很重要,這也是拉攏投資者提高股價漲勢的重要指標。根據攜程目前的布局來看,不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市場,它都投入了不少成本來搶奪市場,未來能否創造新的營收美股研究社也會繼續關注。

【鈦媒體作者介紹: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註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超速行駛的基因編輯,終於有了「剎車」裝置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