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勞動者≠移民?借鑒德國移民失敗案例分析日本「移民」政策
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國際免稅店裡,資生堂售貨員、酒店售貨員、收銀員都是外國人。在銀座的蘋果專賣店提供服務的是也外國銷售員,在居酒屋、便利店、超市、迴轉壽司等地方,更是可以經常遇到講話奇怪、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根據外國勞動者調查,2008年日本約有49萬外籍勞動者,2017年達到了128萬人,並且外籍勞動者人數還在逐年增加。但有意思的是,日本所說的外國人主要是指「外籍勞動者」,而非「移民」。
據聯合國宣傳中心說法:雖然對國際移民還沒有正式的法律定義,但很多專家都認為,國際移民與移民理由及法律地位無關,他們只是改變了自己的原住國。移民的形式包括移民勞動者和外出打工等。
也就是說,如果將居住地變更為海外,並在變更地點定期居住的話,無論在當地工作還是在留學,都能被認定為「移民」。
而日本對「移民」的定義有不同見解。自民黨認為:「所謂『移民』是指在入境時即擁有永住權的人,以就業為目的僅有在留資格的人不屬於『移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小泉進次郎部會長對2018年10月自民黨厚生勞動部會總結的關於接受外國人的決議內容在法務部會議上進行
但是,堅持說「外籍勞動者不是移民」真的妥當嗎?這樣的做法會讓人覺得日本在重複戰後德國的歷史,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這樣做有些欠考慮。
德國現在正因移民和難民問題社會動蕩不安。2018年10月,默克爾首相率領的基督教民主?社會同盟(CDU?CSU)在南部拜恩州和西部黑森州的地方選舉中得票率大幅下降,默克爾首相宣布將於2021年退出政界。很顯然,難民政策的失敗對選舉的影響很大。接收移民和難民一直是德國民眾最關心的政治問題之一。
2015年難民危機以後,日本開始大肆報道有關德國接收外國人的新聞。也許有人會想「這樣的做法固然不錯,但一次性接收大量難民,一定會對本土社會產生巨大衝擊吧」。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知道這並非如此。因為德國接收外國人政策的失敗原因之一是「不承認外籍勞動者是移民」。加之德國戰後人口增長緩慢,戰死者眾多,隨著社會經濟增長德國陷入了人手不足的情況。人們為尋求縮短勞動時間和帶薪休假制度陷入權利鬥爭,因此德國開始接收「煤氣打工仔」的外國人。
外籍打工者(Gast)成為了德國的貴賓(Guest),臨時打工者(Arbeiter)成為了德國的工人(Worker),也可以將他們通俗地稱之為外國人助手。德國可以低價僱傭他們,他們既能拉動德國消費增長,又能做那些德國人不願意做的工作,用這些外國人來幹活真是非常的方便。
外籍工人說到底就是「一定期間到德國打工的人」,所以1960年代所有人的共識是「德國不是移民國家」。但是,許多外籍打工者號召更多的家人前來德國,並在當地結婚定居德國,這就與德國當初的想法有出入。
1973年開始德國政府停止接收外籍打工者,之後德國再次陷入人手不足的狀態,又開始重新接收這些外籍工人。2000年,德國總勞動力人口中外國人的比例為8.8%,總人口中有7.3%是外國人。
21世紀後不久,德國終於成為了一個「移民國家」。開始普及德語教育和德國社會、歷史等的市民教育,並且將講座授課義務化,以移民合併社會為目標,為移民能更好融入德國,政府開始正視這個所謂的「移民國家」。
2018年10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召開記者招待會
但是,現在開始正視這個問題顯然已經為時已晚。德國人和外籍人(有移民背景的人們)的收入差距和學歷差距逐漸擴大,語言和宗教等問題也堆積如山。
2015年德國接收了大批難民,造成德國社會混亂不堪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這只是一個契機。移民和非移民之間的問題,並不是2015年突然產生的,而是之前的種種原因才造成了今天的後果。
但有意思的是,德國在2018年10月對來自歐洲聯盟(EU)境外且擁有專業資格和德語能力的人制定了新的移民法。
根據瑞士國際商務教育研究機關IMD的「World Talent Ranking 2017」中數據顯示,在「對高素質外國人材具有吸引力的國家」排名,德國位居世界第16位(順便說一下,日本是51位,位於亞洲最末位),雖然德國已經接收了這麼多外國人,但還是需要制定新的法律來吸引高素質人才。
基於德國移民史,我們來反觀日本的移民問題。
日本社會目前處於嚴重人手不足的情況,以中小企業為中心的經濟泡沫時期勞動力出現不足,45%的企業中常用勞動力不足。因此,日本在「外籍勞動力不是移民」這個原則上不斷地接納外籍勞動者,這樣下去的話,日本恐怕就會成為第二個德國。
為了不重蹈與德國同樣的覆轍,將接收外籍勞動者作為移民政策這種做法是否值得日本政府嚴肅考慮?
對於「移民」這個詞很多日本國民會有所抵觸感,但是比起承認「移民國家」而引起的民眾反抗,不承認「移民」而使日本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移民國家,從而讓日本人和外國人對立起來則是更可怕後果。
原本,在日本工作的大多數人已經可以稱之為「移民」,即使認為他們不是移民,他們也有可能是定居日本的移民預備軍,所以僅僅反對「移民」這個詞也沒意義。
那麼,必要實施的移民政策到底是什麼呢?
2018年6月,走在德國柏林街上的阿拉伯人男女
首先,外國人的經濟穩定是不可缺少的。據德國聯邦僱傭廳統計,2016年德國人失業率為5.0%,外籍人失業率為14.6%。二者收入也有差距,2015年德國人與外國人的全職勞動者收入有21.5%的差距。在減少社會保障費方面,為了防止外國人在經濟上處於不利地位,有必要對這方面問題進行預防。
同時,很多國家已經報道過日本過勞死的新聞,如果日本繼續剝削壓榨外國勞動力,造成更多的外國人過勞死,那麼必將會對日本的國際形象造成不好的影響。
其次是教育問題。由於家庭第一語言不是德語,所以不會說德語的小學1年級學生不斷增加,現在德國教育水平一直下降令人擔憂。而語言上的障礙又與低學歷成正相關,學歷差距又進一步影響未來收入差距。
日本有很多高中、大學都是私立的,在昂貴的學雜費面前,很多家庭條件差的外國家庭孩子可能就會放棄升學,或是蜂擁到公立高中讀書。為了防止這樣問題的發生,日本政府不得不從長計議,考慮外籍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
還有宗教問題。日本對宗教比較寬容,但做禮拜,不使用牛肉和豬肉菜單的餐館等細節方面,還需要多多考量。在宗教方面,「入鄉隨俗」是不通用的。
這些都是接收外國人後可能發生的改變,當問題出現,相應的就需要針對問題出台一系列的對策。很多國家都是由於移民問題社會才開始動搖,所以說「不是移民國家就不需要採取銀民對策」這樣的觀點就太缺乏遠見了。
各個自治團體、學校、職場都在為社會整合而努力著,但現實中對本國人和外國人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日本已經開始接收移民,那麼負責移民接納政策的省廳至少需要建立一個像德國聯邦移民難民廳(BAMF)的公共機關。
討論「是否應該接收外籍勞動者」固然重要,但現階段的日本社會已經到了應該面對「移民」的階段了。不應該糾結「外國人是否是移民」這個文字遊戲,而更應該開始討論如何使日本人與接收的外國人共存共榮更為重要。
為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一方面,國內還有很多能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促進「家裡蹲」回歸社會,以及為病患、育嬰人士等提供就業支援。另一方面,政府為了吸引更多的外國高素質人才,規定了外籍勞動者可以擁有最短一年的永久居住權。與此同時,也應該考慮培養本國的高素質人才,如為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曆日本人提供優待和研究費等支援。
※G20峰會期間 日本最後的「花柳巷」——大阪飛田新地決定全面休業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