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三代機已過千架,為什麼這款二代機服役50年,還沒有退役?

中國三代機已過千架,為什麼這款二代機服役50年,還沒有退役?

中國的戰機發展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更新換代的過程,現在我們已經研發出了殲20,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五代戰機的國家,可是回首這些年中國服役的戰機,有一款算得上是戰機中的「老兵」了,但是這麼多年,雖然它已經退役,可依然沒有停產,這款戰機就是殲7。殲-7戰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中期空軍的主力戰機,自1966年首架下線,前後共生產了40餘年,有超過4000架各種型號的殲-7陸續裝備空軍序列。

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仿製前蘇聯米格-21戰鬥機生產的噴氣式戰鬥機,幾十年來,殲 -7 已發展出20餘種型號,從70年代開始成為我空軍的主戰裝備之一,並一直延續至21世紀初 , 並出口多個國家。雖然近些年來進口的蘇-27、蘇-30和國產的殲-10、殲-11成為空軍主力,而殲-7系列戰鬥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性能好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仍能佔據著重要位置,估計今後還可服役若干年。

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殲7對我國是什麼?無論從難度還是從生產意義講,都不亞於現在的絲帶,沒有它的成功,怎麼會有現在的殲十殲二十?1999年,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發生錫亞琴冰川武裝衝突,巴基斯坦空軍曾派出中國製造的殲7P戰機迎擊印度的蘇30和幻影2000這些第三代戰機,通過地面雷達引導最終以靈活糾斗使對手拋掉炸彈抱頭鼠竄。

中國的三代機已過千架,可是殲7為什麼還在用?一方面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軍費、工廠的製造生產能力、飛行員的培訓等等,還不能把所有老舊飛機全部替換掉。而就殲7本身的性能來說,可以說經過了數次現代化改造,而且本身的飛行性能應該說還是不錯的,除了腿短的毛病,還是可以勝任國土防空任務的。

雖然說現在很多三代機都已經接近退役了,但是中國想要徹底將這些戰機替換下來肯定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武器裝備上需要做到高低搭配,一架殲-10購買8架的殲7,這就是殲7存在的原因。殲7就像一個退休的保安,雖然沒有太強的戰鬥力,但是依然可以為守護祖國的安全作出一定貢獻。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注重研製,小批量建造試運行,加快更新換代,以求儘快縮短差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參閱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打仗最不要命的5個國家,戰鬥民族第3,第一竟不是美國
日本宣布投降後,還在中國境內發起過一場戰爭,2000名蘇軍慘死

TAG:軍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