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度不平衡的養老金,7個省為22個省養老

極度不平衡的養老金,7個省為22個省養老

作者 | 老船長

來源 | 米筐投資(mikuangtouzi) 已獲授權

最近,看了兩個綜藝節目,有點感觸,來跟大家嘮嘮。

一個是《忘不了餐廳》,黃渤當店長的餐廳,請了五位老年服務生,更特殊的是,五位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阿爾茲海默症(也稱老年痴呆症),節目就是講述這個「忘不了家族」間的溫暖故事。

看了一下豆瓣評分,高達9.4。口碑爆棚、賺盡眼淚的同時,也讓不少年輕觀眾開始討論阿爾茲海默症,以及未來必然面對的老齡化。

恰巧,一個月前開播的另一個節目《我們的師父》中,原本展現四位青年學藝的節目,觀眾的討論卻都集中在了牛犇老師住的老年公寓上。

牛犇老師獨居的老年公寓,有寬敞的餐廳、活動室,讓不少還在租房的北漂滬漂流下了羨慕的眼淚。

據介紹,這家老年公寓價格不菲,不同房型的年費最高8萬多一年,光是「卡費」就至少得花費50萬。

不少年輕人在還沒有實現車厘子自由的時候,又被養老院自由給予重重一擊。

而在這背後,更深層次的老齡化問題,已經開始凸顯出來。

01

人口全面老齡化

擺在最表面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老齡化。

國際上通行的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處於老齡化社會。

而中國早在1999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且老年人口數量及佔比一直不斷上升。截至2018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2.49億,佔總人口17.9%;65歲以上人口1.66億,佔總人口11.9%。

可怕的是,這個趨勢還不會減緩,預計到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34.9%,那時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從數據看,中國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而中國內部各省市的人口老齡化,形勢也不容樂觀。

從65歲以上人口數量來說,山東、江蘇、四川、河南四個省份都超過了1000萬人;但從65歲以上人口的佔比來說,遼寧、山東、上海、四川、重慶、江蘇六省佔比全部超過14%,已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2018年,遼寧的60歲以上人口已超1000萬,佔比高達23.9%,生育率下降、大量勞動年齡人口流失,使得其老齡化程度高居全國第一。

另外,浙江、安徽、黑龍江等11個省份,佔比也超過了10%,老齡化趨勢也值得警惕。

而廣西、寧夏、福建、廣東等9個省份佔比低於10%,老齡化程度尚可接受,最低的西藏,只有不到5%。

一個全面老齡化的中國,正呈現在我們眼前。

02

極度不平衡的養老金

老齡化之後,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養老金已經不夠用了。

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城鎮職工養老金累計結餘將在2017年達到峰值6.99萬億,然後開始下降,直到2035年耗盡,2028年結餘會首次出現負數,最終到2050年,當期結餘可能達到負11.28萬億元。

而在內部的警報早已拉響,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問題十分突出。比如2017年曝出的黑龍江養老金結餘為-232億,引來熱議。與此同時,廣東2018年的養老金結餘超過7000億。

於是在2018年,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出台,各省按比例上繳一部分資金,形成中央調劑基金,然後再分給各地,通俗來講就是養老金的「以富濟貧」。

上圖是今年財政部首次公布的中央調劑基金的收支情況。2019年中央調劑基金預算規模4844.6億元,但各省在其中的角色卻大相徑庭。

從2019年預算情況來看,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山東等7個省份是「貢獻」省份;遼寧、黑龍江、四川等22個地區(含兵團)則是「受益」省份。

7個貢獻省份,上繳額2822.3億元,佔全部上繳額的58%;7個省份合計貢獻了1220.6億,僅廣東一省就貢獻了超400億元。

撥繳持平的省份僅有雲南、貴州、西藏三個省份。

22個「受益」省份中,遼寧、黑龍江、四川、吉林、湖北受益的養老金最多,遼寧甚至超過了200億,東北三省全部入圍前五,顯然,東北的形勢更加嚴峻。

數據一出,「7個省為22個省養老」的說法甚囂塵上,但不平衡的現實,確實如此。

對那些收不抵支「受益」省份來說,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把養老金基數做大,畢竟這樣的地區之間調劑,只是權宜之計,不可能長久施行,不然那些貢獻省份的年輕人,意見會越來越大。

03

唯一的出路?

問題擺在這,怎麼解決?恐怕可供選擇的出路,並不多。

一個辦法是增加社保繳納金額,提升養老金繳納比例,但這是逆勢而行。

4月底,國務院剛剛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 ,從5月1日起進一步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目前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可降至16%。

在減稅降費的大背景下,這條路已被斬斷。

另一個辦法是號召廣大中青年多生孩子,提高生育率,從而保證未來有更多的勞動力年齡人群繳納社保。

但這又被現實啪啪打臉,生育率下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儘管去年多個地方出台鼓勵生育的政策,比如延長產假、生育補貼等等,但2018年中國新出生人口僅1523萬人,連續第二年下降;出生率10.94‰,是1949年以來歷史最低值。

即使是最能生的山東,生育率也開始大幅下滑。2018年出生率為13.26‰,比上一年下降了4‰,從2017年的全國第一下滑到了第六的位置。煙台、德州2018年上半年的出生人口,甚至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16%、22%。

假如全國一半的家庭都生下二胎,那麼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但結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尤其是生育意願的下降,讓這個辦法失去討論的可能性。

唯一的出路,也是最苦澀的辦法,只能是延遲退休。讓領取退休金的人群,再發揮幾年餘熱,養老金的錢袋子還能再多撐幾年。

日本在這方面早已走在了前面。就在前天(5月15日),日本政府又提出一項方針,為讓有意願者可工作到70歲,擬把確保工作機會規定為企業的努力義務。而日本現行法律規定,企業有義務通過廢除退休制、延遲退休年齡或引進繼續僱用制度,僱用有意願繼續工作者到65歲。

安倍政府甚至提出了實現「終身不退休社會」,以緩解勞動力不足以及穩定退休金制度。

中國目前的退休年齡,依然在50-60歲之間,在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的背景下,領取養老金的人數越來越多、領取時間越來越長,造成巨大的收支壓力。

但延遲退休這條路,談何容易。這個話題討論多年,民眾反對聲音不斷。

當你理解人口老齡化、養老日本化的客觀現實,真到了未來那一刻,或許只能選擇順從。

車厘子自由真的不算什麼,是時候擔心你的養老自由了。

感謝關注智谷趨勢(微信ID:zgtrend)。很多讀者還沒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如果覺得智谷做得不錯,記得點「在看」表示鼓勵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蘇州「限售5年」鎖死流動性,這裡的房價會跌嗎?
為什麼豬肉、水果、蔬菜都在漲價,餐桌上的通脹說來就來?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