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聞調查:點燃思想深處的「烽火」

新聞調查:點燃思想深處的「烽火」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柳剛?李蕾?王國銀?邵大濤

戰鬥可能就在下一秒打響,你準備好了嗎

去年,開訓第一天,武警新疆總隊某特戰支隊支隊長王剛從單杠翻下,穩穩落地的那一刻,圍觀的官兵中並沒有立刻響起掌聲……

一名年輕戰士坦言,當時有些被「驚呆」:已經46歲的王剛,能夠乾淨利落地完成單杠三至五練習,實屬不易。更讓官兵們感到震撼的是:支隊長並不需要證明自己——他是聞名武警部隊的「特戰王牌」、「八一勳章」獲得者,入伍25年來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2次……

那麼,王剛想要幹什麼?

在以前,開訓第一天,單位主官往往是提提要求、做做動員。可這次,46歲的支隊長用自己的行動給這群年輕的官兵傳遞了一個信號:「從今天起,我合格的課目,你們必須合格。」

「有敢上刀山的排頭,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率先垂範猶如一道無聲的命令,比有聲的命令更讓戰士信服。開訓的生動一課,讓年輕的官兵們對和平積弊有了更多反思——

多少次,訓練時滿足於湊齊人數,熬夠時間;

多少次,走過場、跑程序,精力放在「人不掉皮、車不掉漆」上;

多少次,打實彈也是為了應付考核、完成彈藥消耗,不放心的彈不打,不放心的人不上……

「其實,兵隨將轉,作為指揮員、帶兵人,我們最應該反思自己身上的『和平積弊』。」主題教育的一次討論中,王剛清醒地說,和平積弊是一支軍隊最大的腐蝕劑。沉溺在和平積弊中的指揮員則是一支部隊最大的「反拉力」。

指揮員的性格、作風、能力等,往往是部隊的一面旗幟。指揮員鑽訓研戰,部隊就會大興實戰化之風;指揮員身上沒有「和平做派」,部隊就不會有「和平套路」。正所謂:「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將不強力,則三軍失其職。」

一位老兵曾感慨道:「戰爭年代跟著能打仗的將軍,那是福氣。打勝仗、少流血,還能學到許多本事。」可以肯定,如果今天上戰場,官兵可以選擇的話,都會追隨能打勝仗的戰將,誰也不願意跟著那些身患「和平病」的指揮員。

「戰鬥可能就在下一秒打響,你準備好了嗎?」王剛說,「這一問,先不要問官兵,先問領導;先不要問基層,先問機關。」如今的軍事訓練,每周第一槍先從首長機關開打,軍事訓練考核先從首長機關開始,戰備訓練先看首長機關,在這個支隊已經成為習慣。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什捷緬科大將曾說過一句名言:「戰爭到來,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時期的將軍。」而對此,支隊黨委「一班人」想得更深:淘汰要在戰爭來臨之前,沒有打仗的本事,就不要佔著打仗的位子。

5月初,一場紅藍對抗「戰鬥」中,率隊出征的某機動大隊大隊長冉鵬程,讓對手吃了不少苦頭,更讓對手豎起了大拇指。

可誰能想到,這個讓對手佩服、獲上級肯定的優秀軍事主官,曾是一名政治工作幹部「標兵」,甚至曾兩次遞交轉業報告……

支隊領導告訴記者,儘管資歷、年齡不佔優勢,但英雄不問出處,支隊黨委選擇冉鵬程就是因為他真心練兵備戰、研訓研戰。

「賞一人而三軍樂,罰一人而三軍震。」支隊領導說,去年支隊88.3%的立功受獎指標,直接用於訓練獎勵。

有為就有位。如今,抓訓練謀打仗已成為這個支隊每一名官兵的自覺行動。

戰鬥打響的那一刻,你具備一招制敵的能力嗎

0.65秒,也就是人眨一次眼的時間。

0.65秒,也是某中隊小隊長朱偉從出槍到完成瞄準、射擊的用時。

在軍人的哲學和眼光里,這0.65秒,在戰場上意味著先機,甚至意味著勝與敗、生與死。

「0.65秒是如何練出來的?」記者問朱偉。

「兩年來每天1000次快速出槍練習,是我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這麼苦練是為了什麼?」

「我可不想戰場上敵人開槍比我快。」朱偉摸摸後腦勺說,我們支隊長最常說的話就是:在戰鬥中,哪怕慢了0.1秒也要付出血的代價。

「戰爭打響,誰會端著玩具槍上戰場?這樣的事恐怕不會有。因為戰場是真刀真槍的生死較量,玩假的會立時喪命。」支隊領導坦言,「但如果仗一時打不起來,會不會有人玩花的、弄虛的,這就很難說了。剖析一下這種現象,對清除和平積弊會有啟發。」

這個支隊的官兵在一次戰法研究中發現:外軍在近幾場戰爭中總結得出,戰術技能對於戰場生存的貢獻率不到30%,更重要的是具備敏銳的作戰意識。

「戰鬥打響的那一刻,你具備一招制敵的能力嗎?真正的戰鬥是體能、技能、心理素質的綜合較量,訓練場上的好成績不代表戰場上能打勝仗。」支隊長王剛道出自己的思考。

如何劃好訓練場和戰場之間的那個等號?體能強化日、魔鬼訓練周、野戰生存月,越野訓練設在沙漠、偵察訓練設在鬧市、攀登訓練設在懸崖……一次次打破訓練常規,一次次突破訓練極限,讓一茬茬特戰隊員鍛出了鋼鐵意志、打造了鋼筋鐵骨。

不可否認,時至今日,和平積弊的魅影,仍然在練兵場上若隱若現,必須引起足夠的警惕!軍委首長反覆強調,要從實戰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千萬不能讓戰備訓練成為花架子,不能讓演習演練流於形式,不能讓「能打仗、打勝仗」成為一句空話。正如抗倭名將戚繼光所痛斥的:「所習所學通是一個虛套,就操一千年便有何用?」

盤點近幾年的實戰化訓練,從支隊機關到基層官兵,感觸最深、做得最多的就是拿「和平積弊」開刀:以前強調手榴彈投擲要投得遠、投得准,卻往往忽視手榴彈的作戰運用;訓練時片面追求米數、環數和彈藥消耗量,訓練實效卻不太深究……

訓戰一體化,要靠考核來「橋接」。一名老兵意味深長地說:如果戰爭是大考,平時考核就是模擬考試。備考脫離實戰,那是「車跑偏了」,必須調整方向;組織考核倘若脫離實戰,好比「路修偏了」,禍害更甚。

採訪中,該支隊的群眾性練兵比武考核讓記者印象深刻:

比武開始前1分鐘,所有人都不知道:今天要考哪些人,考什麼,怎麼考?

那麼,誰知道?電腦——隨著滑鼠輕點,系統隨機抽點支隊全體官兵,隨機確定考核課目。

「考核是根『指揮棒』,機關考得真,基層訓得實。」支隊作訓科科長張貴新說。以前,考核時常出現標準不高、考得不嚴、打人情分、暗箱操作搞平衡……結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有戰鬥力不好」。

現在,該支隊構建起一整套精細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長短優劣一「考」瞭然,「少數尖子過招的擂台賽」變為「人人參與的團體賽」。

無獨有偶,一位在這個支隊剛剛參加完民主生活會的總隊首長,走進訓練場。現場隨機抽考48名官兵體能,全部優秀。抽考4個小隊射擊,全部良好以上。

臨走前,首長意味深長地對王剛說:「看到這些,我心裡才踏實了,知道你們的心思放在哪裡了。」

面對訓練的高風險,你做好流血犧牲的準備了嗎

眼瞅著特戰九中隊下士陳昊東,在高牆鋼絲滑行中失手摔下,中隊長周振心裡一揪。

痛!自己的戰友小臂骨折三截。苦!正是練兵好時節,出了這樣的變故如何向支隊首長解釋?中隊的訓練要不要暫緩?

拿著送醫轉診單,走進支隊長辦公室找王剛簽字,周振恨不能頭頂一個鋼盔。

「只要你們按大綱要求訓,照規範要領練,有時發生訓練傷是正常的。不要怕,只要任務需要,該怎麼訓就怎麼訓。」王剛一席話卸下了周振「頭頂的包袱」。

毋庸諱言,安全問題至今仍像一道「緊箍咒」,讓一些單位在訓練上縮手縮腳、畏首畏尾。周振坦言:擱以前,這事就「大」了,安全工作出問題,影響的是中隊整體考評排名。

諸如此類的做法,無非是為了防事故、保安全。然而,越消極保安全,往往越不安全。正如鄧小平同志一針見血指出的:「不苦練不僅不能提高本領,還會出事故。」被動地「保」,換來的充其量是表面的、暫時的「不出事」。一遇陌生環境、意外情況,事故概率只會上升不會下降;真等上了戰場,訓練的「欠賬」更是要用鮮血和生命來償還。

「面對訓練的高風險,你做好流血犧牲的準備了嗎?這個『準備』要靠黨委的擔當來支撐。」王剛袒露心聲,黨委領導解決好訓練與安全、政績與事故的關係,不以事故定乾坤、不搞一丑遮百俊,基層官兵才能真正擼起袖子抓主責、甩開膀子謀主業。

如今,這個支隊黨委對待訓練安全問題態度明確:一分為二地看待,不違背規律盲目蠻幹,也不以安全為由終止或取消險難課目訓練。

說來也巧,今天的周振「成了」昨天的陳昊東——

為了進一步提高「抓繩攀登」的成績,周振在全中隊官兵面前率先示範,為了讓大家看得更細緻,他一個大幅屈腿收腹,雙臂用力引體向上,不料卻因發力過猛導致右大臂脫臼。

不能帶著隊員一起練,周振只能打著石膏奔走在訓練場上。戰士們默默看在心裡,訓練中卻用上了十分的勁兒。

在第一季度按綱建隊考核中,特戰九中隊軍事訓練成績突出,綜合評定排名前三,中隊門側的流動紅旗格外耀眼。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裸眼3D:裝甲車「開出屏幕」啦,注意避讓!
青春有很多樣子,很慶幸我的青春有穿軍裝的樣子!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