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網民力挺華為:「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中國網民力挺華為:「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近日,美國政府發布針對華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引發全球輿論一片嘩然。很多人在問:華為能挺得住嗎?

5月21日,一篇2萬字的任正非採訪實錄在網路上迅速傳播,對這個疑問作出了回答。2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真出現美國晶元完全不能供應的情況,華為沒有困難,因為所有的高端晶元華為都可以自己製造。」

任正非的自信與底氣深深地感染了中國網民。在網媒新聞評論區,很多網友不約而同寫下這樣一句話:「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絕地反擊:不被別人「卡脖子」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名單上的企業或個人獲得美國技術需先獲得有關許可。隨後,美國媒體報道,美國谷歌公司暫停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合作,其他一些美國公司也開始停止對華為的零部件供應。

然而,讓美國意想不到的是,華為迅速啟用了備用方案。

5月17日開始,一封華為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信在網上熱傳。信中寫道:「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正如信中所說:「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元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在海思推出的一系列產品中,麒麟晶元最為外界所知,廣泛應用在華為智能手機產品上。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一篇名為《華為這一招,關鍵時刻頂大用》的文章稱,「為了這個以為永遠不會發生的假設,數千海思兒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這些研究成果獲見天日,讓華為不被「卡脖子」,能夠「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樑,奮力前行」,令人感佩,更發人思考。

央視新聞客戶端一篇評論指出,面對美國的極限絞殺,華為憑藉長期以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戰略遠見和奮鬥創新精神,打了一個漂亮的絕地反擊戰!

在各大網站、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的評論區,網友們力挺華為。「從最壞處著手,往最好處發展。有備無患,華為加油!」「支持華為,中華有為,共渡難關。」「華為挺住,加油!」「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5月20日,事情又有了新的進展。當天,美國商務部發布為期90天的「臨時通用許可」,推遲對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現有在美產品和服務所實施的交易禁令。很多人替華為鬆了一口氣,任正非卻說:「90天對我們沒有多大意義,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5月21日,任正非接受多家中國媒體採訪,回應了外界關切。

澎湃新聞在一篇題為《對話任正非兩萬字實錄:最重要的是要沉著,我們想朋友遍天下》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對於美國政客,任正非給出的回應是「他們可能低估了我們的力量」。

中國科技網的一篇文章還原了發布會現場的情形:現場展示了一張遍布彈孔的「爛飛機」照片,一架伊爾2飛機被打得像篩子卻依然堅持飛行,任正非表示這很像此時的華為,「邊緣部分像是翅膀,可能有洞,但在核心部分我們完全以自己為中心,而且是真的領先世界。」任正非說,「在最先進的領域不會有多少影響。至少5G不會影響,不僅不影響,別人兩三年也不會追上我們。」

這次採訪,也讓任正非絕地「圈粉」。

央視新聞客戶端評論說:「從任正非的臉上你依然看不出太多的焦慮,聽不到喋喋不休的抱怨」,「更讓人感慨的是任正非話語中的寬容和理性」,「華為的淡定並非是強裝笑顏,而是源於對最糟糕情況的預判和準備,源於『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的中華智慧。」

大量網友留言表示「被這個大氣的老頭『圈粉』了」。網友「夜光杯」說:「有氣場、有氣質、有氣節。」網友「清晨之心」說:「格局決定未來,華為有為。」網友「春風秋雨」說:「有實力才能有底氣。」

美國失策:「封殺令」不得人心

與華為不斷「圈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政府從宣布封鎖華為那一刻起,就受到了來自各方的批評。

5月17日,一篇題為《如此打壓中國企業,很不光彩!》的「新華時評」在各大新聞網站轉載。文章說,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今天,世界各國都在一條船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國企業之間也早已是競爭與合作相結合的「競合關係」,貿易戰沒有真正的贏家。就拿美國此次將中國企業華為及其附屬公司等列入限制清單來說,損失最大或是首當其衝受到損失的,有可能是美國企業。

央視新聞客戶端引用美國電信行業資深分析師羅傑·恩特納的話說:「華為每年購買110億美元的美國晶元,佔美國晶元出口額的20%以上,如果封鎖華為將嚴重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效益。」

5月21日,環球網轉載美國彭博社的一篇社評,題目是《特朗普攻擊華為是嚴重失策》。社評指出,這是個嚴重的錯誤,將華為趕盡殺絕的做法不僅有失妥當,而且極不明智。倘若這是談判策略,那麼這一決定更加失策。美方官員聲稱這和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無關,但看起來完全像是特朗普要把華為當成籌碼,正如他2018年對中興通訊所為。特朗普已經在他四處開花的貿易戰場上太過頻繁地動用國家安全審查手段。如此行事一方面會再開糟糕的先河,另一方面也幾乎會難以避免引火燒身,當前的僵局會更僵。

事實上,就連美國企業也並不支持美國政府的「封殺令」。

任正非告訴記者,前幾天半夜得知美國供應商努力備貨的情況,「我流淚了,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美國的企業還在和美國政府溝通審批這個事情。」

美國媒體認為,美國會在封殺華為這一事件上向盟友施壓。然而,盟友們卻紛紛表達了不同的立場。

新華社新媒體百家號發文稱,法國總統馬克龍16日在巴黎表示,法國在建設5G方面重視國家安全,但不會封鎖特定供應商。16日,德國聯邦網路管理局局長約亨·霍曼在該機構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反對將中國企業華為排除在德國的5G建設之外。新加坡外長維文表示,美國將中國視為「必須遏制的對手」是行不通的,超級大國之間應存在「建設性競爭」。英國人力資源公司職員露茜說,美國的行為只是為一己私利,格局太小,根本不是我們支持的全球化。

科技自立:奮鬥的企業有未來

「華為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這是任正非反覆強調的。

新華社客戶端列舉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華為有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120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6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和工程師,形成組合共同前進。

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報道稱,5月21日晚間,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華為自己的操作系統(OS)將可能面市。據余承東介紹,華為的操作系統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

5月22日,參考消息網援引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的報道稱,美國現在阻止華為使用谷歌安卓軟體,並想讓美國晶元製造商停止給華為供貨,這將進一步刺激中國人在技術上獨立自主的雄心。

此次華為遭遇「極限施壓」,再一次證明了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5月21日,新華網一篇名為《華為:三十功名 向死而生》的文章寫道:30餘年來,華為生於憂患。從一家一窮二白的初創企業,擴張、成長為全球行業領導者之一,背後凝聚著強大的意志與定力。這恰恰是中國經濟韌性強勁的縮影。無論外部風雲如何變幻,最重要的就是上下同欲做好自己的事情,堅持自主創新,堅持艱苦奮鬥。奮鬥的民族才有前途,奮鬥的個人才有前途,同樣,奮鬥的企業才有未來。

的確,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5月22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文稱,近日,國務院國資委一則點贊國企創新文章的微博,讓無數網友心潮澎湃。「從設計圖紙開始,造出了佔全球市場份額2/3的中國盾構機」「當年被超高壓卡住了脖子,但現在,我們連特高壓都搞定了」「石油勘探、開採、煉化、輸送都曾一度落後,領先是『干』出來的」……一項項落後、一次次封鎖,卻成就了一件件科技自立、創新自主的傳奇。(本報記者 潘旭濤)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5月24日 第 05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戰雲密布!美國航母抵達阿拉伯海 伊朗全面戒備
台媒:蔡英文為連任不擇手段 台灣已瀕臨失序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