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醫」華佗被殺,真的不是曹操的錯

「神醫」華佗被殺,真的不是曹操的錯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史載其:「遊學徐土,兼通數經。」先為當時的沛相、魏伏波將軍廣陵太守陳登之父陳珪舉孝廉,後來太尉黃琬亦曾徵召他,都因世道爭亂而未能就官。

華佗的醫術,歷來就是膾炙人口,他在東漢時便已經可以施用打開腹腔的外科手術,然後再使用針線縫合,和現代醫術如出一轍。

華佗在1800年前就可以進行脾臟摘除手術,足見其醫術之高明。而他所發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純中藥手術麻醉劑,功效神奇,可以使受術者在手術過程中竟如醉死,一無所知。

在《三國演義》中,講述了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為了突出曹操多疑的性格,華佗在為曹操治頭痛病的時候,提出要為曹操做開顱手術,曹操因此疑心大起,又聯繫起華佗為關羽療毒之事,便懷疑他要謀害自己,遂將其下獄治死。

其實,歷史上為關羽刮骨療毒的不是華佗,更不是因為要為曹操做開顱手術而不幸被殺的!

華佗的真正死因是在於他想做官從政!

華佗原本出身士人,遊學徐土,兼通數經,而後以醫術精湛而名聞天下。但在漢代,醫生是不入流的,在史書上歸入《方技傳》,絕無可能單列一傳。

因此,華佗對自己的醫生身份,一直是耿耿於懷深以為恥的。華佗的理想是走上仕途,然而在試圖走上仕途的過程中非但犯了一個大錯,而且還暴露了他道德上的缺陷,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當時的魏王曹操患有頭痛病,後來尤甚。華佗醫術高明,曹操遂「使佗專視」,華佗成為曹操的「御醫」。華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後,說:「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意思是這個病一時難以治好,需要假以時日方可。在為曹操治療的過程中,華佗便開始故意拖延進程,並又借口「當得家書,方欲暫還耳,乃歸家」,而到家以後,又假辭以妻子生病,數次逾期不歸。究其本意,乃是意圖要挾曹操,謀取官職。

曹操屢次手書招呼,又敕令郡縣發遣,而「佗恃能厭事,猶不上道」。曹操遂「大怒,使人往檢」,但是他還是小心地先求證了一下,沒有就此給華佗定罪:「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於是華佗謊言被揭穿,下獄。

在華佗下獄後,曹操手下的頭號謀臣荀彧為華佗求情,說:「佗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含宥之。」而曹操不從,並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對華佗的鄙薄之意已然溢於言表。

作為一個醫生,把為病人治病當作一個走上仕途的手段而故意拖延並以此為要挾,華佗此舉實在是有損醫德,曹操對他看不起,當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華佗死後,曹操頭風病雖然還是時時發作,但亦終不悔,並道:「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此話一針見血,道出了華佗的心思和華佗被殺的原因。可嘆華佗一代神醫,醫術固然一流,只是卻欲與一代雄傑的曹操玩弄權術,未免過於小瞧了曹操。

曹操唯一一次後悔殺華佗,是在他的愛子倉舒病重的時候,曾說「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對此子的愛惜之心可見一斑,難怪後來曹丕說如果倉舒在,他這個太子能不能當得上恐怕就很成問題了。

華佗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非但身死,還連帶著「麻沸散」和他精湛的外科手術就此失傳,著實令人扼腕嘆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智斗!17歲崇禎扳倒「九千歲」魏忠賢
40歲的蔣介石遭遇人生的第一次慘敗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