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江蘇師大在多樣課堂中鑄魂育人

江蘇師大在多樣課堂中鑄魂育人

■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經驗篇

「同學們,這就是當年支前民工用過的獨輪車,它見證了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時指出,淮海戰役就是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我們要好好回報人民,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初夏時節的淮海戰役紀念館,儼然成了江蘇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印少雲的課堂,他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之「中國的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專題的實境式課堂搬到了這裡。

從為了革命勝利捨身炸地堡的英雄,到深入敵營勸降一個團的「虎團長」,從用一根小竹竿見證革命歷程的支前功臣,到用半截棉袍與時間賽跑搶救傷員的支前民工,再到為了救戰友將生命定格在19歲的年輕通訊員……學生們在聆聽一個個紅色故事中、在參觀一件件實物和圖片中深切感受「聽黨指揮、依靠人民、團結協作、決戰決勝」的淮海戰役精神,如臨其境,如感其心。

「我們希望通過實境式課堂,讓課本知識變靈活、使思想理論變生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印少雲說。

在江蘇師大,這樣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打開方式還有很多。從革命紀念館到部隊營房、從企業廠礦到田間地頭,處處都是他們的課堂;在王傑部隊體會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生動實踐,在紅色企業徐工集團見證「工匠精神」的代代傳承,實境式課堂上,那些曾經看起來很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而鮮活。學生們得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呼吸泥土的芬芳,與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改革者、建設者對話,同偉大時代的脈搏同頻。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為切實改變高校思政課「一本教材教到底」的教學模式,江蘇師大從需求端出發、於供給側發力,圍繞徐州的地域歷史文化資源,深挖其中的育人成分,在專題化教學、實境式課堂、引領型實踐上不斷創新探索,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出高度、上出味道、上出效果,將思政課上的「知識點」和社會上的「實踐點」相結合,在螺旋上升中鑄魂育人。

江蘇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石海兵說,在此基礎上,學校還邀請學生參與到思政課教研室的集體備課中,傾聽他們的真實聲音,根據他們的意見反覆修改打磨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在教材基本觀點、學生困惑點、社會熱點中提煉問題並聯合攻關。

「學校將繼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著力強化大學生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責任認同和行為認同,把高校思政課上得更好,真正實現螺旋上升,培育更多擔當復興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江蘇師大黨委書記華桂宏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24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課堂如職場,上課如上崗」
博物館,另一個課堂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