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抓住每一次選擇的機會,才能一直抱緊自由
從大學走向社會的過程里,無論幹什麼都有那麼多的選項,yes or no,A B 還是 C,把每一個自我淹沒在無邊無際的考量和不安里。那些選擇的重量會讓你懷疑,按下選擇的這隻手能承受它帶來的後果嗎?是不是應該保持默認,接受父母建議,過上別人幫你規劃的生活,才會過上更輕鬆一點的日子?但那樣的話,你自己又在哪裡?
「選擇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你要一直選來選去的?為什麼要在不同的鞋,不同的衣服,不同的傢具,不同的住處,不同的生活方式里選擇,選擇,選擇?為什麼你閉眼點擊下一步,為什麼不輕鬆地接受命運安排給你的默認選項?你每一步去精挑細選就是對的嗎?你又怎麼知道?」
我們和 「自如海燕計劃」 想一起幫你找到你自己的回答。我們走出辦公室,尋訪了一批在18歲到24歲的人生轉折期裡面臨選擇的年輕人,他們也許就是你身邊的同學或對桌新來的同事,他們的憂慮與困惑一點也不比你少,但他們都在無數可能中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姿態與方式 —— 希望你也能。
天色將晚,瀟瀟對著電腦在發獃,她已經申請了幾個美國的學校,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按照她和家人的計劃,一年,也許半年以後,她人生的下一個目的地就會在這幾個輸入框里產生。但她在這裡停住了,想了想,又加上了一個:冰島大學。
保存,提交。為她服務的留學中介的老師很快電話就打過來了,「你幹嘛突然要去選冰島?」
「冰島大學好申啊!」 瀟瀟輕鬆回答。
其實她是真的挺想去的,在中國傳媒大學讀大二的時候,她曾經去台灣做過交換生。都是島嶼,去過了一個熱帶的,她還想去一個北極圈旁的,哪怕那裡對於她是一片未知。搭上幾年功夫又怎樣呢?21歲的她不害怕做出選擇,遠在貴陽的父母對她的選擇一般只有提醒與建議,沒有 「你必須這樣」 的手。
瀟瀟
撥開操縱自己生活的手,無論那是習慣還是叫親情
一一卻不一樣,她的人生在烏魯木齊讀小學三年級時就被一隻看不見的大手撥了一把,「我們班是音樂班,每個人都要學習音樂,參加考級考試,如果不學音樂的話,就讓家長提出申請,學校會把你分到別的班去。」 班主任這樣說。
一一不想被分到別的班去,所以也沒有提出離開這個班的申請,於是她拿起了長笛,練了下去。
「音樂這東西真的靠天賦,有的人能把自己的情緒用音樂表現出來,我不能,練得再苦,上了台也完全不行。」
每個學期,一一這個班的同學都要走上學校的舞台,來一場彙報演出,這成為了她揮不去的夢魘。「我從小就不是個特別自信的人,人不自信怎麼能表演音樂呢?每次上場,我都只想快點下去,想快點下去就吹不出什麼感情,然後老師會說,你的表演完全沒有靈魂,下一場演出更緊張了。」
但她仍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 「音樂特長生」,即使她完全不認為這是自己的 「特長」。表演並沒有變得快樂,她中間想過放棄,但家人覺得:其他的孩子都沒放棄,為什麼你要放棄?你比別人差嗎?一一說不出反駁的話,只好把難過埋起來,繼續吹長笛,從小學三年級一直到了高二。
直到高考把這個選擇擺在了一一面前:如果不是音樂,那是什麼?大量的時間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文化課成了她的軟肋,但走上一條不是自己的路,更讓她不能接受。所以一一提出不再學習音樂,要離開烏魯木齊,出國讀書。
但看不見的大手又來了,上一次的手是學校意志,這一次的手是親情。
一一自己認為自己在烏魯木齊是 「沒有天賦的音樂生」
一一從小是爺爺奶奶帶大,她與兩位老人感情深厚,老一輩捨不得這個孫女:一個女孩子,畢業後在家附近找個工作,嫁一個有信仰的好人,這不是很好嗎?
「出國學習,那麼遠怎麼照顧到你?」 「走了以後,還會回來嗎?」
這次的一一沒有像三年級時那樣沉默地接受,她用了一個月說服了爺爺奶奶。兩人不願意接受,也接受了。
一一收拾行李,去了馬來西亞,她選擇了平面設計專業。那支從小學三年級起就不得不日日相伴的長笛,她扔在了烏魯木齊自己的房間里。
真正的選擇存在於你慣常的視野之外
瀟瀟等待著那些學校的 offer,忐忑,不知什麼時候結果會下來,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中介告訴她:不確定性很大,成績好也不一定會過,成績差也不一定不會過。
眼看著將要進入大四,寢室的室友都忙碌起來了,聚少離多,還有好幾個人離開了北京,瀟瀟也開始四處投簡歷,找實習工作。她給自己圈定的範圍是和 「市場營銷」 有關係的一切工作,只要在這個大範圍里,和她的廣告學院專業背景相關,其他條件都不限定。在做出最關鍵的選擇之前,她想更多地體驗下不同的生活。
先招她進去的是一個90年代起家的老牌大互聯網公司,她在新聞部門裡實習,參與了音樂頻道的建立,和 BlueNote Beijing、GO$H 等等音樂機構打交道,以實習生的身份磕下來了幾個別人沒磕下來的採訪和拍攝之後,她覺得挺有成就感的,但這些小小的成就,也意味著是時候換一個實習工作看看了。下一份工作是個國際的4A廣告公司,「大家都很厲害,很有辦法」,她在那裡學會了一套屬於專業人士的流程,但也發現了些廣告公司令人不適的地方:壓力太大、加班太多、薪水也不算高。學到了該學的東西之後,她也離開了。
離開了寫字樓,有一段時間她不想再去「上班」,但還是想體驗更多,於是她投了個簡歷 —— 去 moussy 的門店當了一個半月的全職導購,也算是和市場營銷有關。迫使自己離開了家人朋友築起的舒適溫層,瀟瀟覺得自己更貼近了一點生活表層之下的真相。
職場里的年輕人總是被詬病愛 「放棄」,但瀟瀟知道,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找到屬於她的路,她只能嘗試。她也有過焦灼的夜晚。
而一一從馬來西亞的大學畢業後,馬不停蹄地決定了自己的下一個目的地 —— 任何地方,除了新疆。做自主與自由的選擇是一種慣性,一旦開始,你就再也不會接受別人為你定好的套餐。
一一先去北京轉了一下,然後選擇了在上海落腳,入職一家初創公司,做市場助理和平面設計。因為是小公司,接觸到業務很廣,實踐性強。一年之後,她去應聘了一家大的廣告公司,任專職的平面設計師,客戶從「小而美」變成了大型餐飲品牌。
被問到 「喜歡嗎?」 一一思考了一會,「工作都是一樣的,但是學到了大品牌的流程,一個大型的春季新品推廣是怎麼完成的?以前完全想像不出來,全靠摸索,但現在就知道了。」
「爺爺奶奶沒有催你回新疆嗎?」
「怎麼會沒有呢,我曾經認真地想過,但上海和新疆太不一樣了。在第一家公司的時候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素食節、音樂節、瑜伽團體,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可是老家不會有這樣的活動,沒有任何展覽,不認識的人和人之間沒有橋樑去連接,你會覺得在那裡完全沒有事做,你只能呆在家裡。」
「我不是喜歡社交的人,但是每認識一個新的人,他都往往會給你打開一個通向新世界的大門。」 藉由這些大門串起的通道,從那家為大型品牌做設計的廣告公司離開後,一一覺得是時候了,她加入了朋友的工作室,從一名被僱傭的畢業生,成為了一個設計工作室的合伙人。
自由為了有選擇,而選擇是為了擁有自由
自由感和漂泊感像是一體兩面,互相纏繞。無論是學生、實習、入職、創業,你給二十幾歲的自己賦予什麼樣的角色,都逃不開居住的大問題。畢竟只有居住安定,你才能把漂泊變成自由。
瀟瀟找到第一個實習工作時,就搬出了大學寢室。那時她的大多數同學還覺得出去租房住是一件有點恐怖的事,瀟瀟卻只靠自己一個人做好了一切,看房,租房,搬家,裝飾,穿著拖鞋下樓買菜。同學陸續來瀟瀟租住的房子里玩,做飯吃,「我跟她們說,這事真特簡單,她們看我的生活狀態很好,沒多長時間,陸續都搬出來了。」
那間房的卧室朝南,從陽台可以看到月亮。瀟瀟喜歡北京下雨的時候,搬一把躺椅在陽台,聽著歌,聽著雨。那些時刻,她會覺得,長大也還不錯。
瀟瀟的兩隻貓,和她一起生活在租住的房子里
一一的上海生活要更顛簸流離些,她先住進一個快捷公寓,但通勤路程太遠,半年後搬進了靜安寺的老洋房,潮濕實在難受,就換到了旁邊的高層公寓,各項條件都不錯,就是貴,又搬進了一個老公房,面積太小、樓層太高,最後住到了古北。基本上把上海市區轉了個遍。
「是不是太矯情了?」 一一也會問自己,但每一次搬家,她都不麻煩別人,而是獨立完成所有事。「我總是想換一個環境,我在家裡生活了十八年,每天的事情都太集中於家庭了。出去後,周圍一切都是陌生的,要自己想如何向前邁出一步,這好像把我激活了,讓我再也不安於現狀。很多人不願意出來,可能家庭覺得你不行,可能朋友也不鼓勵你,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就是不可以,你也得自己想辦法 『可以』。所謂獨立,就是這麼一回事。」
兩個女孩從畢業到獨立生活的故事,就這樣一步步發生了。瀟瀟最終在今年春天拿到了幾個學校的 offer,但又經過了一番考量,她決定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讀市場營銷。而一一和她的合伙人,經歷了工作室搬遷的一系列煩心事以後,也找到了穩定的地址,準備再招兩位員工對接客戶,好讓她們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設計本身。
瀟瀟的家庭一直支持她,而一一發起了對自己過往人生的頑強反抗,最終,兩個女孩腳下都是一條用主見去選擇的道路。一直做選擇,難道不累嗎?我問了一一這個問題,為什麼要一直去 「別的地方」,那個 「別的地方」,對你來說是什麼?
「我就是覺得要不停地走,不停去刷新自己的眼界,要做個真正的設計師,不能打開電腦就以為你有全世界。」 一一說。
兩個女孩,兩種故事,相互不同又相互對仗,她們的故事在很多人身上發生過,也在18歲,20歲和22歲的自己身上發生過。從大學到工作,她們面臨過無數的選擇,又讓自己在這些選擇中存活,並變得更強大。自由、獨立、敢於選擇,本該是20歲的底色,無論家境出身如何影響起跑線、無論社會階層如何勾連板結,那就像是壞天氣,你總有與它相處的方式,而永遠不能改變的,是只屬於年輕人的精神力量,就像我們最後進行的對話:
「你覺得自由是為了什麼?」
「為了擁有選擇。」
「那選擇是為了什麼?」
「為了一直擁有自由。」
// Author:meemeow
三章的故事今天就都講完了,離開校園,踏入社會,選擇,是為了自由。VICE與自如「海燕計劃」一起,希望幫助畢業生降低踏入社會的門檻,並期待你能#一直敢選。
今年是自如「海燕計劃」第七年,在過去6年,該計劃已覆蓋1400所高校,惠及超60萬畢業生。畢業租房,關注自如#海燕計劃#。
※萬智牌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科學家已經蓋棺定論了
※研究發現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