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美國「遊戲開箱法案」已提交參議院 多方當事人予以批評

美國「遊戲開箱法案」已提交參議院 多方當事人予以批評

當地時間 5 月 23 日,由密蘇里州參議員 Josh Hawley 提出的「遊戲開箱法案」正式提交美國參議院進行審議。目前,該法案的內容已經向美國社會公開。

美國「遊戲開箱法案」已提交參議院 多方當事人予以批評

據了解,Josh Hawley 提出該法案的目的在於規制某些遊戲中出現的付費微交易和開箱系統,進而避免兒童和青少年沉迷其中。他認為開箱系統的存在相當於在遊戲內部開設賭場。與此同時,Josh Hawley 的意見也得到了部分美國政客的支持。

但是也有不少人針對此項法案提出了反對意見。有外媒認為,遊戲開箱系統的定義應該是非常複雜的。如果將開箱系統僅僅定義為「可以增強產品的娛樂價值」,那麼相當多的遊戲都會符合這一條件。這種簡陋的規定會為規制對象的識別帶來難題。

美國「遊戲開箱法案」已提交參議院 多方當事人予以批評

同樣,「付費式勝利」(Pay-to-Win)的概念也相當模糊。如果採取「遊戲開箱法案」的規定,那麼一些常規的遊戲內容就會轉變成「付費式勝利」,例如《任天堂明星大亂斗 WiiU》中的貝優妮塔。貝優妮塔本身是一名付費可選角色,但她會為那些已購買玩家提供少許的競爭優勢。在「遊戲開箱法案」看來,這就是一種「付費式勝利」,但是這種認識顯然與玩家們的常識相悖。

美國「遊戲開箱法案」已提交參議院 多方當事人予以批評

此外「遊戲開箱法案」還存在著一個重大問題。該法案的主旨是避免讓孩子們沉迷於遊戲的微交易和開箱系統,但是哪些遊戲屬於適合孩子們遊玩的「兒童類遊戲」呢?法案對此並沒有給出明確規定,而是用大量的特徵性描述加以概括。

反對者指出,這種概括性規定會讓「兒童類遊戲」的範圍變得非常寬泛。任何一款遊戲只要稍加解釋,就能成為一款「兒童類遊戲」。與此同時,所謂的「兒童類遊戲」在概念上也沒有像 ESRB 那樣清晰的分類標準,這進一步凸顯了法案的粗糙性。

美國「遊戲開箱法案」已提交參議院 多方當事人予以批評

最後,美國娛樂軟體協會的首席執行官 Stanley Pierre-Louis 也對「遊戲開箱法案」發表了聲明。他認為,「遊戲開箱法案」本身就存在著缺陷和不準確之處。如果這項法案最終獲得通過,那麼它將對玩家群體和遊戲從業者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美國娛樂軟體協會呼籲各方加深共識,從家庭層面控制遊戲的不利影響,而不能用政府立法粗暴的解決這些問題。

來源:PCAGA/US Gam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時光VGtime 的精彩文章:

卡比咖啡館夏季主題菜單更新 清涼冷飲上線
《殺手 沉默刺客》《殺手 契約》加入Xbox向下兼容

TAG:遊戲時光VGtime |